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细胞骨架蛋白氨基端发生甲基化能防止其被具有水解酶活性的蛋白酶体降解;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可抑制或增强基因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骨架蛋白氨基端发生甲基化,可避免被蛋白酶体识别B.甲基转移酶由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可能需要通过核孔C.体细胞中发生甲基化的组蛋白会通过表观遗传传递给下一代D.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结合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解】A、据题意可知,在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细胞骨架蛋白氨基端发生甲基化能防止其被具有水解酶活性的蛋白酶体降解,说明细胞骨架蛋白氨基端发生甲基化,可避免被蛋白酶体识别,A正确;B、染色体组蛋白存在于细胞核,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需要甲基转移酶的作用,甲基转移酶合成部位在核糖体,发挥作用在细胞核,由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可能需要通过核孔,B正确;C、体细胞中发生甲基化的组蛋白不会通过表观遗传传递给下一代,生殖细胞中的才会遗传,C错误;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结合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D正确。故选C。2.细胞外液的Na+、Cl-浓度高于细胞内液。当细胞内液的pH降低时,细胞膜上(Na+、HCO3-)/Cl-反向运载体和Na+/H+反向运载体活动增强,前者每次运输输入一个Na+和一个HCO3-,输出一个Cl-,后者每次运输输入一个Na+,输出一个H+,进而升高细胞内液的pH。当细胞内液的pH升高时,细胞膜上Cl-/HCO3-反向运载体活动增强,进而降低细胞内液的p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向运载体对不同物质的运输方向一定相反B.(Na+、HCO3-)/Cl-和Cl-/HCO3-反向运载体对Cl-的运输方式相同C.三种反向运载体共同调节了内环境的pH相对稳定D.三种反向运载体运输相关物质时均需要与之结合,且自身构象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被动运输是指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方式,不消耗能量,可以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为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方式,该过程消耗能量和借助载体蛋白。【详解】A、反向运载体对不同物质的运输方向不一定相反,如(Na+、HCO3-)/Cl-反向运载体,每次运输输入一个Na+和一个HCO3-,输出一个Cl-,A错误;B、(Na+、HCO3-)/Cl-和Cl-/HCO3-反向运载体对Cl-的运输方式不相同,前者为主动运输,后者为协助扩散,依靠的是自身的浓度梯度,B错误;C、由题意可知,三种反向运载体共同调节了细胞内液的pH相对稳定,C错误;D、载体蛋白每次转运物质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D正确。故选D。公众号:高中试卷君3.大部分龟类没有性染色体,其受精卵在较低温度下发育为雄性,在较高温度下发育为雌性;剑尾鱼在pH为7.2时全部发育成雄性,而pH为7.8时绝大多数发育成雌性;鳗鲰在高密度养殖时雄性个体占有较高比例。三类个体完成发育后,不再发生性别转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温度、酸碱度、种群密度等因素能影响细胞的分化,进而影响生物的个体发育B.性别被确定后不再发生变化,体现了细胞分化的稳定性和不可逆性C.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细胞的全能性往往会逐渐降低,但遗传物质通常不发生改变D.以上三种生物的性别由环境决定,细胞内不含有性染色体和与性别形成有关的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产生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与其从前的状态有所不同。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通过不同基因表达的开启或关闭,最终产生标志性蛋白质。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然而,在某些条件下,分化了的细胞也不稳定,其基因表达模式也可以发生可逆性变化,又回到其未分化状态,这一过程称为去分化。【详解】A、根据题意“大部分龟类没有性染色体,其受精卵在较低温度下发育为雄性,在较高温度下发育为雌性;剑尾鱼在pH为7.2时全部发育成雄性,而pH为7.8时绝大多数发育成雌性;鳗鲰在高密度养殖时雄性个体占有较高比例”,说明温度、酸碱度、种群密度等因素能影响细胞的分化,进而影响生物的个体发育,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三类个体完成发育后,不再发生性别转变,说明细胞分化具有稳定性和不可逆性,B正确;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不变,分化后细胞的功能更具体,分化程度提高,但细胞全能性往往会降低,C正确;D、性别也是一种表型,表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如剑尾鱼有性染色体和与性别形成有关的基因,但性别分化主要与环境中pH有关,D错误。故选D。4.利用Sanger法对未知序列DNA进行测序的原理如下:将含有适量待测单链DNA模板、引物、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DNA聚合酶等混合物分别加到4支试管中,每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1种足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在子链合成过程中,ddNTP可以与dNTP竞争核苷酸链延长位点,并终止DNA片段的延伸。最终分离4支试管中的所有子链片段,分泳道进行电泳,用放射自显影法显示后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X含有11个碱基,在所有单链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电泳速度最慢B.图中所测单链DNA片段中胸腺嘧啶数与鸟嘌呤数相等C.在含ddTTP的试管中含有2种子链DNA片段D.图中所测单链DNA模板的序列为5'-CTTGACGACGA-3'【答案】B【解析】【分析】PCR原理:在解旋酶作用下,打开DNA双链,每条DNA单链作为母链,以4中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自3'端延伸的。【详解】A、图中X含有11个脱氧核苷酸,在所有单链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电泳速度最慢,A错误;B、图中显示的子链中含有A和C的数目均为3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测,所测单链DNA片段中胸腺嘧啶数与鸟嘌呤数相等,均为3个,B正确;C、在含ddTTP的试管中可能含有3种子链DNA片段,包括完整的子链长度,C错误;D、图中所测单链DNA模板的序列为5'-GAACTGCTGCT-3',D错误。故选B。5.基因A、B、C、D、E、F是位于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位置很近的六个显性基因,通过人工诱导显性纯合体的2号染色体某一部分的结构缺失,获得了四种缺失突变体,四种突变体分别与aabbccddeeff个体杂交,突变体1的子代表现为a、c、f三种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突变体2的子代表现为b、c、f三种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突变体3的子代表现为a、d、e、f四种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突变体4的子代表现为的d、e两种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据此推测这6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为()A.BCFAED B.DEBFCA C.CAFEDB D.ACFBDE【答案】A【解析】【分析】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显性基因位置很接近时,染色体缺失会导致相邻基因缺失,从而使子代个体可表现出隐性性状。【详解】已知基因A、B、C、D、E、F是位于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位置很近的六个显性基因,通过人工诱导显性纯合体的2号染色体某一部分的结构缺失,获得了四种缺失突变体,四种突变体分别与aabbccddeeff个体杂交,突变体1测交子代表现a、c、f三种隐性性状,说明突变体1中A、C和F这3个基因缺失,即可推测A、C和F这3个基因相邻;突变体2测交的子代表现b、c、f三种隐性性状,说明B、C和F这3个基因缺失,即B、C和F这3个基因相邻;同理突变体3测交子代表现为a、d、e、f四种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说明A、D、E和F四个基因相邻;突变体4测交子代表现为的d、e两种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说明D和E相邻,综上分析,可判断这6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是BCFAED,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鸽子(ZW型性别决定)的眼色与虹膜中色素的产生和分布有关,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色素的分布,a基因导致色素不能分布到虹膜上而使虹膜表现出其内血管的颜色;B、b基因与色素的产生有关。选育两个纯合红眼品系甲和乙做如下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相关基因不位于W染色体上且无突变和致死发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杂交组合一中的F2褐色眼雄性个体中杂合体占1/3C.两个杂交组合F1中雄性基因型相同D.杂交组合二中F2红色眼雌雄个体杂交,后代红色眼鸽子占23/25【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中杂交一种褐眼∶红眼=9∶7,为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相关性状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杂交组合一和二表现为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应该有一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详解】A、图中杂交一种褐眼∶红眼=9∶7,为9∶3∶3∶1的变式,说明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A基因控制色素的分布,其突变基因a导致色素不能分布到虹膜中,而使虹膜表现出其内血管的红色,B、b基因与色素的产生有关,结合题意可知,当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褐色,其余为红色,且亲本均表现为红色,据此可推测,杂交一中亲本基因型是AAZbW和aaZBZB,子一代是AaZBW、AaZBZb,则F2褐色眼雄性个体产生的比例为3/4×1/2=3/8,F2纯合褐色眼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1/4=1/16,可见F2褐色眼雄性个体中杂合体占(3/8-1/16)/(3/8)=5/6,B错误;C、杂交一中亲本基因型是AAZbW和aaZBZB,子一代是AaZBW、AaZBZb,组合二中亲本基因型是AAZbZb和aaZBW,子一代基因型是AaZbW(雌性红色),AaZBZb(雄性褐色),可见,两个杂交组合F1中雄性的基因型相同,C正确;D、组合二中亲本基因型是AAZbZb和aaZBW,子一代基因型是AaZbW、AaZBZb,F2红色眼雄个体的基因型为1AAZbZb、2AaZbZb、1aaZbZb、1aaZBZb,该群体中精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Zb∶aZb∶aZB=4∶5∶1,F2红色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1aaZBW、1aaZbW、1AAZbW、2AaZbW,该群体中卵细胞的种类和比例为AZb∶AW∶aZb∶aW∶aZB=2∶2∶2∶3∶1,则这些红眼个体杂交,产生的褐色眼个体的比例为1/10×4/10+1/10×2/10+1/10×2/10=8/100,则后代红色眼鸽子占1-8/100=23/25,D正确。故选B。7.研究表明,抑郁症与某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有关。单胺氧化酶是该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药物M是一种抗抑郁药物,可抑制单胺氧化酶的作用。下列推断一定正确的是()A.该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突触前膜面积变大及突触后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大B.抑郁症患者体内单氨氧化酶的活性比正常人的高C.药物M可促进该单胺类神经递质合成和释放D.药物M可通过增加突触间隙中该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发挥作用【答案】D【解析】公众号:高中试卷君【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