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2023-12-11 · U1 上传 · 38页 · 2.3 M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试题分数: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在甘肃齐家文化的皇娘娘台遗址中发现有一座成人合葬墓,一男二女。男性在正中仰卧,左右两侧各有一女性,均为侧身曲肢,面向男性,卧于棺外。这一时期()A.人们开始大量使用陶器 B.氏族公社联合形成部落C.熟练掌握青铜铸造技术 D.仰韶文化处于发展高峰2.下图所示是出土的西周中晚期青铜器——格伯簋,其内底有铭文83字,记述格伯以三十亩土地交换佣生的四匹马,双方剖木为证,并在书记官吏的见证下确定了土地的界域,佣生遂作此簋以记录田产。该铭文反映出西周()A.分封制度推行受阻 B.青铜铸造水平较高C.井田制度受到冲击 D.文字向简约化发展3.关于六亲,历代的说法不一。按《左传》的说法,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按《老子》的说法,指父子、兄弟、夫妇;按《汉书》的说法,则指父母、兄弟、妻子。这些说法主要体现了()A.宗法文化的影响 B.儒学的划分标准 C.先秦的政治体制 D.秦汉的文明进程4.有学者在谈及秦统一的原因时指出:“在秦人的价值评价中,没有给道德伦理留下位置……内心修养或道德的自我反省,在这里是没有必要的,需要的是对自我以外实际世界的探求和自身物质需要的索取。所以人们关心的是生产、作战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而不注意仁义之兴废、礼乐之盛衰以及道德之完善。”该学者意在强调()A.秦人汲取了法家强权的思想 B.功利主义价值观念推动秦的统一C.秦朝的国家组织力较为强大 D.耕战思想利于强化专制集权统治5.下表为汉代部分大司马大将军(中朝官员核心)概况,据此可知两汉时期姓名人物简介卫青西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霍去病卫青的外甥、霍光同父异母的兄长霍光西汉宣帝第二皇后霍氏的父亲(废黜刘贺)王莽西汉平地皇后王娥的父亲何进东汉灵帝皇后何氏的哥哥(召董卓进洛阳)A.选官用官强调血缘关系 B.外戚政治具有两面性C.宦官势力仍被外威压制 D.中朝的设立威胁皇权6.贾思勰《齐民要术》的卷九中专门列有《炙法》篇,对胡人的烹饪方法“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烧饼就是把“羊肉二斤,葱白一合,豉汁及盐”熬熟,加入生发面饼中“炙之”,还有用“炙法”来制作家畜、家禽、水产类的记载。这些记载体现了()A.饮食习俗胡化成为主流 B.民族交往促进文化交融C.人口流动加快南方开发 D.政治改革推动习俗变迁7.《南史·沈庆之传》记载,沈庆之在常湖立园舍,“广开田园之业”,每指地语人曰:钱尽此来。西晋太子洗马江统愤然感叹道:“秦汉以来,风俗转薄,公侯之尊,莫不殖园圃之田,而收市井之利。”这集中体现了,当时()A.豪强地主干扰市场的发展 B.政府商业政策发生转变C.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 D.经济作物的种植蔚然成风8.唐朝末年的韦昭渡,属京兆韦氏,咸通进士。却被宦官田令孜讥讽为“在中书则开铺卖官,居翰林则借人把笔”;至于裴枢,出自“代袭冠冕”的河东著族闻喜裴氏,咸通进士。更只被军阀朱温及其心腹视为“衣冠宿望难制者。”材料表明士大夫群体()A.构成资质令人瞩目 B.来源兼具科举和门户特点C.对品第的维护和自矜 D.完全由新兴势力构成9.唐朝前期,财政完全由中央统收统支,各地的赋税收入要全部上缴中央,运送到京城或指定的国库,中央对地方的支出又要转运到各地。两税法实行后,属于地方的开支就地留在州县,只有上供的部分才被送往京城。这一转变()A.导致藩镇势力日益坐大 B.降低了政府对实物税的依赖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减轻民众的赋役负担10.《宗延英墓志铭》是在陕西省北部府谷县发现的一方北宋晚期商人墓志。志文记载了宗延英家族因从军迁徙于府谷,四代人由兵而农、而吏、而商的频繁转变。据此推断,宗廷英家族()A.见证了宋朝的兴衰历史变迁 B.经商活动与边境贸易相关联C.推动了北方丝绸之路的兴盛 D.深受朝廷崇文抑武政策影响11.如图所示为河北出土的南宋时期定窑等瓷器地点数量变化情况。考古学者还在曾经的南宋境内的一些地点发现了多种金代瓷器,如湖北麻城上马石村宋墓中有陕西耀州瓷和河北磁州瓷等出土;出土金代瓷器的地点还伴随出土了青白釉、(浙江)龙泉窑等南方烧制的瓷器。这可用于印证()A.政局动荡影响北方制瓷业的发展 B.南北对峙下物质文化交流密切C.北方制瓷业水平逐步超过南方 D.定窑瓷器成为南方墓葬首要选择12.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公卿各保其家,忠义岂有不立?忠义既立,朝廷之本岂有不固?则事无不治,”这表明张载主张()A.建立世族制度 B.运用宗法治理社会 C.推崇道德理性 D.重视世俗社会教化13.蒙古帝国于中统元年(1260年)设立燕京行省,总领汉地政务,1262年该行省并入中书省。忽必烈设十路隶属中书省的宣抚司,由中书省官员出任其长官,于是复有行省的设置,先后有了西夏中兴、北京等行省。这时的行省多是为统一指挥军队作战而设的。可见,这一时期行省的特征是()A.职权明确、军事控制 B.中央外派、遇事而设C.分权制衡、效率甚高 D.强干弱枝、羁縻地方14.明初洪武年间,天下文职官吏数目不过5480名,武职官数在国初也不过为28000员。世宗嘉靖朝时,有大臣上书指出:“本朝自成化五年,武职已逾八万。合文职,盖十余万。”至武宗正德年间,文官24683员,武官100000员。明代官僚系统不断扩张的原因是()A.专制制度不断走向强化 B.官僚机构的持续扩大C.国家监察体制日趋严密 D.边境防御压力不断加强15.有学者说:“清康熙朝开海贸易并设立江、浙、闽、粤四大海关,仅仅是恢复‘闽粤边海生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并征收海关税以益于“闽粤兵饷”,所以清朝制定以限制为基本特征的对外贸易法律就成为必然。”该学者意在强调清朝()A.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一致性 B.抑商政策因时局变迁而调整C.限制了外贸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D.商人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16.有学者研究清代中英贸易时发现,1752年到1800年之间,有1.05亿银元流入中国,而1808年到1856年之间,则有3.84亿银元反向流动。以下选项符合材料的是A.中国传统手工业具有竞争力 B.民族资本主义在不断成长C.工业革命导致银元反向流动 D.中国与美洲贸易联系加强17.1854年,英商谈到当时中英贸易时说:“如果进口业务(将英货运销中国口岸)继续同近期一样……我们的贸易逆差将达三四百万英镑。这项赤字需要通过进口银锭弥补。”这一状况()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动因 D.促进传统手工业的繁荣18.1862年,马克思在《中国记事》中指出:“在中国这块活的化石上,就开始闹革命了。这种现象本身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因为在东方各国,我们经常看到社会基础不动而夺取到政治上层建筑的人物和种族不断更迭的情形。”由此可知,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正义性 B.带有浓厚的旧式农民起义特征C.客观上抵制了列强对华侵略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19.洋务运动早期军用制造业“所需钢、铁、木、煤各项工料,均来自外国”,洋务派认为“且恐不可常恃”“与其购自外洋,不若采自中土”“1874年(同治十三年)海防议起……(光绪元年)上谕直隶磁州、福建台湾试办开采煤铁以济军需”。到了洋务运动中期,大多数民用企业实行独立核算,“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洋务民用企业的这一变化()A.使中国产业结构发生巨变 B.源于中国海防危机加剧C.加速传统经济的解体进程 D.得益于政府的政策调整20.下图是洋商在上海《申报》投放的西方军械广告总量统计图,由此可推知,当时()A.早期现代化尝试效果显现 B.国家权力向地方转移C.新政改革中新军建设缓慢 D.边疆危机渐趋于缓和21.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同时他又强调:“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由此可知,孙中山()A.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认为革命的根本是推翻封建专制C.明确提出国家的前途是实现民族统一 D.指出民族问题的本质是政权问题22.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虽然每次战败后均与侵略者签订了割地、赔款、开放商埠或允许在华建厂等丧权辱国条约,但就其主要倾向来讲,仍是“仇外”“排夷”的。然而,自《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对外国的侵略就再也不抵抗了。这一变化()A.催生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出现 B.加速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使列强侵华经济方式发生了转变 D.使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日益合流23.建军初期,南昌起义部队实行了政治指导员制度……一切工作以争取军事胜利为主要目标。1927年9月,“三湾改编”正式建立了党代表制度。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肯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1930年10月,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突出强调“红军中只允许党在政治上之唯一领导”。这一过程表明()A.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制度化 B.党在斗争中日益成熟C.军队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 D.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4.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统一革命理论肃清政治斗争之意识案》,为使“民族斗争意识消灭政治斗争意识”,决议制定了多项宣传“民族统一阵线”的措施。国民党的这一提案旨在()A.与共产党争夺抗战领导权 B.消除国共两党的政治分歧C.塑造政府积极抗战的形象 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5.1937年12月,“满铁”调查部编印的《华北农业开发方案》预计,通过充实的灌溉设备,可使山东地区麦产增收30%;同年年底,日本内阁通过“华北经济开发方针”,提出要发展“农业的改善、治水及利水、造林、合作社等事业”。上述措施出台的历史背景是()A.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被挫败 B.全民族抗战进入相持阶段C.八路军在华北开辟大量根据地 D.汪精卫集团建立傀儡政权26.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推行统一累进税制,以“有钱出钱,钱多多出,钱少少出”为基本原则。如表是该边区1942—1944年累进税率的变化情况。这说明统一累进税的()年份1942年1943年1944年税率16.96%10.50%12.75%A.壮大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C.适应了民族革命形势的需要 D.推动了减租减息政策顺利实施27.齐锡生在谈1945年年底到1947年年初马歇尔到华调停国共之争时说,马歇尔“认为国共只是在争一些小事情。一旦美国人对中国领袖们晓以大义,后者必定会接受美国的真知灼见。岂知蒋介石和毛泽东都不按照他的开导行事,这使他大为失望,铩羽而归”。由此可见,齐锡生()A.反对美国插手中国的内政 B.指出了美国对华外交狂妄自大C.赞赏中国领导人独立自主 D.揭露了美国“扶蒋反共”本质28.如图取材于1946年8月一幅名为《献地》的漫画,漫画中文字为“开明地主自动献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该漫画从侧面反映出()A.加租加息政策受到了地主欢迎 B.农业合作化运动如火如荼C解放区营造土地改革社会氛围 D.工农专政政权已初步建立29.下面所示的文献内容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相关“Thecontentsofthedocumentsshownarerelatedtotheactivitie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Accordingtothis,thecontentofthisdocumentisoutofthehea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用普选方式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执行其职权;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据此可知,该文献内容出自()A.《新民主主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