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参考答案1.【答案】 D【解析】 开幕式当天是秋分日,各地都是昼长12小时,海口港当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0度,北京时间16时为当地时间15∶20,当地时间15时的太阳高度为35°(12时—15时—18时;太阳高度70°—35°—0°),当地时间15∶20太阳高度可以计算为70/6(6-3.33)=31°。其他三个港口分别约为16.7°、20°、23.7°。2.【答案】 A【解析】 闭幕式之后太阳直射南半球,杭州日出东南,且昼长变短,日出方位东偏南角度变大。3.【答案】 B【解析】 空间演变分析主要用地理信息系统,面状探测多用遥感技术。4.【答案】 D【解析】 早期生产力落后,选址河谷阶地地势高,既靠近水源,又抵御洪水,引水灌溉困难,选D。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引水灌溉,更适宜人类耕种,受洪水威胁大,排除A和C;两者放牧差异小,排除B。5.【答案】 C【解析】 “三山夹两谷”的“口袋”状地貌,利于接收大西洋的暖湿气流,降水丰沛,河流众多,使其成为新疆最湿润的地区,使得遗址变迁受水的影响相对较小,选C正确。新疆大部分地处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是最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河流上游人口数量剧增,扩大垦殖和屯田,上中游地区耗水严重,下游河流断流,用水困难,原有的农田、居住地被迫废弃,只能沿河溯游而上,寻找便于灌溉和饮水的新居住地及农作区,形成干旱迁移模式,不是因为洪水,排除A;战争等人文因素可以使干旱区的遗址、绿洲消失,但不会使同一条河流的遗址向中上游迁移,排除B;依据材料伊犁河谷遗址迁移模式主要受独特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形成,人文因素不是主要因素,排除D。6.【答案】 C【解析】 据图高级住宅区靠近滇池、世博园,居住自然和人文环境好;靠近北教场等优质教育区域;收入和消费水平会影响高级住宅区分布;市中心和郊区新城皆有高收入区分布,考虑办公便利性较少,市中心与郊区人口密度差异大,考虑人口密度小。7.【答案】 D【解析】 由于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的制度因素驱动,自身优越位置吸引优质要素导入,进而吸引高收入人口迁入是昆明主城区高收入人口集聚区的形成机制,可总结为“新城绅士化”现象,D正确。高收入人口比例最高在三环和新城区域,主要在外圈层,但市中心也有分散分布,各圈层人口比例分布差异较大,A和C错误;传统市中心仍然有高收入区,并且新城高收入人口邻近市中心区域,B错误。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第 1页(共4页){#{QQABIQoEogCoABAAABhCQQXKCkCQkACCAAoOhFAAIAAAABFABAA=}书8.【答案】A【解析】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古代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相一致,农业季节生产规律是人文因素;昼夜长短变化是其气候变化的一部分,地球自转不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9.【答案】 D【解析】 二十四节气适用性变化的表现是与原来的气候不一致,随着气候变暖,导致中国北方暑天天数增多,寒天减少。气候变暖是原因,不是具体表现。10.【答案】 B【解析】 北方由暖干变暖湿,是微生物繁殖和生长增多,受到更加频繁的生物侵蚀和化学腐蚀,B正确。气候变暖湿,风力侵蚀会减弱,空气质量变好,A错误;气候暖湿日温差变小,温差风化和崩解减弱,C错误;气候暖湿日温差变小,冻融作用减弱,D错误。11.【答案】 B【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失和老龄化等问题。为此,中国政府自1984年起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提出鼓励耕地流转,促进耕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在国家顶层设计支持下耕地流转规模也日益扩大,地形因素非主要原因。12.【答案】 A【解析】 耕地净收益的变化主要受种植业成本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种植业成本快速上涨主要是由非农工资上涨导致农业劳动力成本增加引起的,农户会依据家庭生计资源禀赋重新配置劳动力与耕地资源,将部分已无利可图的地块通过耕地流转市场转出甚至无偿转给需要扩大经营规模的农户或者直接撂荒,A正确。据图所知,零租金流转比例大体呈西高东低的空间态势;耕地流转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态势;高交易成本可能会加剧零租金流转。故不选BCD。13.【答案】 B【解析】 短期无利可图的山区耕地可以零租金流转,减少撂荒,B正确。耕地流转对耕地数量没有影响,A错误;山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薄弱地带,零租金流转多是短期流转,流入人不会对其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若耕地零租金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可能会增加耕地过度开发导致耕地质量下降,阻碍现代生产要素的进入,对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配置产生不利影响,CD错误。14.【答案】 D【解析】 南方红壤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为典型植被类型。15.【答案】 C【解析】 南方地区降雨量大、降雨集中,坡地红壤疏松抗蚀性差,是该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植被覆盖度高低直接影响水土流失程度,人工幼林因为树龄短,其树冠覆盖度比成熟林低,对降低雨滴动能作用有限,并非覆盖层低的缘故。因而需要在林下种植植被增加植被覆盖度。16.【答案】 A【解析】 马尾松林林下草本缺乏,增加植被覆盖度,能够快速形成过滤带、削弱雨滴动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抗蚀性、增加土壤入渗、促进水分下渗、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径流率、降低侵蚀率。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第 2页(共4页){#{QQABIQoEogCoABAAABhCQQXKCkCQkACCAAoOhFAAIAAAABFABAA=}17.【答案】(22分)(1)长三角各不同城镇化地区河网密度与水面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高度城镇化和低度城镇化的河网密度下降幅度较大(或中度城镇化的河网密度下降幅度较小);高度城镇化和中度城镇化的水面率下降幅度较大(或低度城镇化的水面率下降幅度较小);1960—1980年间中度城镇化地区的河网密度增加,高度城镇化地区的水面率增加。(整体下降2分、局部比较任答一点得2分、特殊点描述2分;共6分)(2)1960—1980年,因为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增加,基于农田灌溉需要,开挖大量干支渠;围湖造田;疏浚河道。80年代之前,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善,汛期洪水可能冲刷出新的河道。(人为原因为主,答对二点得4分,自然原因得2分,共6分)(3)(河道)宽窄、(河床)深浅、(河道)曲直、流程、(流域)水系形态等。(每点1分,任答四点即可,共4分,可酌情给分)(4)减轻城市内涝;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改善水质状况,减轻水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18.【答案】 (14分)(1)缩短地区间通行时间、降低通行成本、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加强区域间经济文化联系、降低信息沟通成本,促进中心区技术、资金、信息扩散(扩散效应);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重塑经济空间格局;促进生产要素向中心地区集聚,抑制外围地区经济发展,扩大不平衡(虹吸效应)。(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2)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政策支持;先进的高铁技术;国土辽阔;人口众多;高铁运输需求大等。(每点1分,任答四点即可,共4分)(3)高铁开通利于吸引外地投资和产业转移,带动关联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单一和资源的依赖;高铁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便于接受中心城市知识溢出,推动创新和产业升级;也有利于人口集聚,人才汇集。(每点2分,任答二点即可,共4分;投资集聚、技术创新和人口集聚等三个方面,酌情给分)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第 3页(共4页){#{QQABIQoEogCoABAAABhCQQXKCkCQkACCAAoOhFAAIAAAABFABAA=}19.【答案】(16分)(1)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且主要热源,天山山体高大,地面辐射效应显著;天山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内部同海拔高度大气的过程中,被经过大气吸收较多,热量大为减弱;山体内部气候较为干燥降水少,进一步减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了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的热量。(必须基于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每点2分,共4分,酌情给分)(2)天山北侧为坡地地形,山坡处冷空气下沉迫使谷底暖空气抬升,下冷上暖,形成逆温现象;冬季寒潮和冷空气活动频繁,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逆温现象;深居内陆,降水少,冬季多晴天,空气湿度低,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形成逆温现象。(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3)冬半年地面气温低,垂直方向上温差小,气温垂直递减率低于夏半年;冬半年天山存在广泛而普遍的逆温现象,导致气温垂直递减率低于夏半年;冬半年空气对流活动比夏季弱,导致气温垂直递减率低于夏半年;冬半年天山降水多于夏半年,降水过程中水汽上升凝结散热,使得垂直方向上温差变小,导致气温垂直递减率降低。(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第 4页(共4页){#{QQABIQoEogCoABAAABhCQQXKCkCQkACCAAoOhFAAIAAAABFABAA=}#}
安徽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实验班12月大联考地理答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