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中新课标高三第四次一轮复习检测 语文

2023-12-04 · U1 上传 · 9页 · 645.4 K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11月28日9:00—11:30】昆明市第一中学郑重声明:严禁提前考试、发放及网络传播试卷,违反此规定者取消其联考资格,并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对于首位举报者,经核实奖励2000元。举报电话:0871—65325731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四次一轮复习检测语文试卷命题人: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赵露语文名师工作室审题人: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赵露语文名师工作室本试题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看春晚,最累的是手。”不仅要抢红包,更有不吐不快的拍砖或点赞。敲字、分享、转发……根本停不下来。难怪有人开玩笑说,如果给春晚加上弹幕,可能会覆盖整个荧屏,再没人能愉快地收看了。类似的海量点评,又何止是在春晚?新闻新片新鲜事,总会招来各种雪片般的跟帖,或是怒赞,或是痛贬;微博微信客户端,总有大量匠心独运的原创,或让人捧腹,或让人流泪。有的网友爱“写诗”,有的网友爱“转发”,有的网友爱“分享”……正是在这人声鼎沸的言论广场上,“新集体生活”形成了不同以往的媒介气质。不用往回走几十年,我们就能找到过去那种阡陌交通、老死不相往来的“大国寡民”遗迹。没错,唐诗宋词元曲是千年绝唱,但也只是千年绝唱,而不是合唱,绝大多数人被空间所隔离,直至终老,也难得声气相通。他们做梦也难以想象“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自然也不需要太花心思去构建话语规则、规范交流秩序。直到闯进网络这个居高自远的舞台,我们才蓦然发现,网络舆论场对我们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纾解情绪、体现价值、张扬个性的重要载体,成为影响生存发展的重要土壤。网络交流,不是在自家客厅里自说自话,需要尊重议事规则;公共空间,也不是锁在抽屉里的日记本,需要保持公共理性。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有言论就有边界,每个人有了这样的主体意识、媒介素养,才能呵护好我们共同的集体生活,让信息汪洋中的小船,不致被喧嚣的情绪颠覆或吞噬。有统计显示,生活在大城市的中国人,每天平均要查看100多次智能手机,吃饭、坐地铁、聚会、等候,大量空闲时间都被翻看公号、转发分享、讨论沟通所填满。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生活空间!发言与聆听、表达与思考,都足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媒介素养、培养主体意识,并不是要限制表达权利,也不是要泯灭说话个性,而是强调对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担负一份责任,对他人权利、公共秩序存有一份敬畏。这种责任与敬畏,体现了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的公共意识,也彰显着“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理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摘编自《涵养媒介素养,才有最美和声——迎接网上“新集体生活”》)材料二: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这意味着新时代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已将网络空间视为公民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场域,网络空间公民道德建设的问题已被提上日程。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介素养便作为新的概念进入理论研究的范畴。而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愈发密切。可以说,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截至2020年3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则在2019年就已达到93.1%。网络空间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成长的重要场域。青少年作为网络行为主体,能否在网上做到文明自律,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在复杂多变的网络中获得信息、理解信息、辨别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在网络使用中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即是否具备一定的网络媒介素养。由此而言,加强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促进青少年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技术的迭代发展带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网络与各行各业深入结合,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模式,促进了社会创新和经济发展等,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与此同时,网络空间的诸多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空间泛娱乐化与低俗化等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盛行,网络空间的道德建设刻不容缓。2020年7月,共青团江西省委宣传部、学校部联合组织开展了一项关于青少年网络空间道德现状的调查。相关情况如下表:表1青少年每日上网情况选项小计比例A.看新闻、浏览国内外最新资讯376118.02%B.玩游戏、聊天等娱乐1210558.01%C.学习332215.92%D.购物5602.68%E.其他11205.3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0868表2造成青少年网络空间道德行为失范的原因选项小计比例A.网络监管不到位1876589.93%B.相关法律欠缺1785685.57%C.青少年自律性差1760784.38%D.学校引导和教育缺失1533273.48%E.家庭原因1259960.38%F.其他4912.3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0866网络空间既是一个展示的舞台,也是一个潜在的漩涡,各种观念真假难辨、善恶难分,网络暴力、网络谣言、侵犯隐私等行为更是时有发生,令人深恶痛绝。“互联网+”时代,网络与各行各业各事深入结合,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现象频发,对青少年的影响愈加恶劣,增强青少年的网络媒介使用的规范意识迫在眉睫。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此外,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网络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必要内容且体系完备,但网络道德建设直到2019年才被正式提出,目前还处于积极探索阶段。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除了青少年努力提高网络媒介素养之外,更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摘编自张雪黎、丁艺龙《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青少年道德建设》)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集体生活”依托网络空间,让人享有脱离现实社会的平等与自由,人们参与度高,交流性强,生活空间得以拓展。B.“人人都有麦克风”指在网络交流中,人们有发表自己言论的权利,大家在互联网上声气相通,不被现实空间阻隔。C.“网络媒介素养”关乎未成年人的文明自律,它包含但不仅限于在网络中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D.“网络空间道德建设”需要人们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构建话语规则、规范交流秩序。它的缺失,将影响公民的媒介素养。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模式改变了“互联网+”时代,促进了社会的创新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B.从造成青少年网络空间道德行为失范原因的数据占比看,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效的网络监管和完善的法律规范,也需要提高青少年的自律性。C.调查显示,青少年每日上网时间的58.01%消耗在“玩游戏、聊天等娱乐”项目上,表明网络空间已经呈现出泛娱乐化的趋势。D.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已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青少年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应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入手。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就事论理,有鲜明的导向性,旨在涵养人们在新集体生活中的媒介素养,引导读者共同创造和谐共生的网络舆论新环境。B.材料一将曾经只能个人绝唱的时代与如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进行对比,凸显了当下集体生活的新特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C.材料二行文有序,论证严谨。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关系引出论题,之后点明青少年是网络行为的主体。D.材料二引用科学可靠的调查报告及真实可信的数据等道理论据,使文章的论证更有说服力,论述更深入。4.两则材料都针对现实问题明确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但语言特色各异,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5.请结合材料一、二的内容,谈谈青少年如何在“自媒体时代”涵养网络媒介素养。(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静虚村记贾平凹①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的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近,就更其为难了。②前年初,租赁了农家民房借以栖身。③村子南九里是城北门楼,西五里是火车西站,东七里是火车东站,北去二十里地,又是一片工厂,素称城外之郭。奇怪台风中心反倒平静一样,现代建筑之间,偏就空出这块乡里农舍来。④常有友人来家吃茶,一来就要住下,一住下就要发一通讨论,或者说这里是一首古老的民歌,或者说这里是一口出了鲜水的枯井,或者说这里是一件出土的文物,如宋代的青瓷,质朴,浑拙,典雅。⑤村子并不大,屋舍仄仄斜斜,也不规矩,像一个公园,又比公园来得自然,只是没花,被高高低低绿树、庄稼包围。在城里,高楼大厦看得多了,也便腻了,陡然到了这里,便活泼泼地觉得新鲜。先是那树,差不多没了独立形象,枝叶交错,像一层浓重的绿云,被无数的树桩撑着。走近去,绿里才见村子,又尽被一道土墙围了,土有立身,并不苫瓦,却完好无缺,生了一层厚厚的绿苔,像是庄稼人剃头以后新生的青发。⑥拢共两条巷道,其实连在一起,是个“U”形。屋舍相对,门对着门,窗对着窗;一家鸡叫,家家鸡都叫,单声儿持续半个时辰;巷头家养一条狗,巷尾家养一条狗,贼便不能进来。几乎都是茅屋,并不是人家寒酸,茅屋是他们的讲究:冬天暖,夏天凉,又不怕被地震震了去。从东往西,从西往东,茅屋撑得最高的,人字形搭得最起的,要算是我的家了。⑦村人十分厚诚,几乎近于傻昧,过路行人,问起事来,有问必答,比比画画了一通,还要领到村口指点一番。接人待客,吃饭总要吃得剩下,喝酒总要喝得昏醉,才觉得惬意。衣着朴素,都是农民打扮,眉眼却极清楚。当然改变了吃浆水酸菜,顿顿油锅煎炒,但没有坐在桌前用餐的习惯,一律集在巷中,就地而蹲。端了碗出来,却蹲不下,站着吃的,只有我一家,其实也只有我一人。⑧我家里不栽花,村里也很少有花。曾经栽过多次,总是枯死,或是萎缩。一老汉笑着说:村里女儿们多啊,瞧你也带来两个!这话说得有理。是花嫉妒她们的颜色,还是她们羞得它们无容?但女儿们果然多,个个有桃花水色。巷道里,总见她们三五成群,一溜儿排开,横着往前走,一句什么没盐没醋的话,也会惹得她们笑上半天。我家来后,又都到我家来,这个帮妻剪个窗花,那个为小女染染指甲。什么花都不长,偏偏就长这种染指甲的花。⑨啥树都有,最多的,要数槐树。从巷东到巷西,三搂粗的十七棵,盆口粗的家家都有,皮已发皱,有的如绳索匝缠,有的如渠沟排列,有的扭了几扭,根却委屈得隆出地面。槐花开时,一片嫩白,家家都做槐花蒸饭。没有一棵树是属于我家的,但我要吃槐花,可以到每一棵树上去采。虽然不敢说我的槐树上有三个喜鹊窠、四个喜鹊窠,但我的茅屋梁上燕子窝却出奇地有了三个。春天一暖和燕子就来,初冬逼近才去,从不撒下粪来,也不见在屋里落一根羽毛,从此倒少了蚊子。⑩最妙的是巷中一眼井,水是甜的,生喝比熟喝味长。水抽上来,聚成一个池,一抖一抖地,随巷流向村外,凉气就沁了全村。村人最爱干净,见天有人洗衣。巷道的上空,即茅屋顶与顶间,拉起一道一道铁丝,挂满了花衣彩布。最艳的,最小的,要数我家:艳者是妻子衣,小者是女儿裙。吃水也是在那井里的,需天天去担。但宁可天天去担这水,不愿去拧那自来水。吃了半年,妻子小女头发愈是发黑,肤色愈是白皙,我也自觉心脾清爽,看书作文有了精神、灵性了。当年眼羡城里楼房,如今想来,大可不必了。那么高的楼,人住进去,如鸟悬窠,上不着天,下不踏地,可⑪怜怜掬得一抔黄土,插几株花草,自以为风光宜人了。殊不知农夫有农夫得天独厚之处。我不是农夫,却也有一庭土院,闲时开垦耕耘,种些白菜青葱。菜收获了,鲜者自吃,败者喂鸡,鸡有来杭、花豹、翻毛、疙瘩,每日里收蛋三个五个。夜里看书,常常有蝴蝶从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