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4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23-12-04 · U1 上传 · 8页 · 528.6 K

重庆市高2024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23.12命审单位:重庆南开中学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在礼俗产生的先后问题上,虽然有学者坚持认为“礼生于俗”,即礼起源于上古社会的风俗习惯,不过礼俗同源共生已是学界更为普遍的共识。如果从礼俗的社会功用和文化意义来看,礼与俗更是具有同源共生、价值同构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基础。首先,礼俗同构体现于二者的价值同构、家国同构与文化同构。礼与俗的价值同构,最终归结为历史同行、文化同宗、信仰同理。其中,国家认同是“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思想基础。刘庆柱认为,从历史科学的时空角度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属于区域文化,也不同于特定时代、特定王朝或其他政体的历史文化,更不属于某个具体的“族属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一体”文化,其本质是国家文化。国家通过国民对“国家文化”的认同,保证了国家统一和国家历史文化延续。在所有文化认同中,国家文化认同是核心的、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认同。因为归根到底,国家是社会进步的结晶,是文明形态的表现。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民族的国家历史从未间断,而蕴含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则是“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社会思想,这是中华文明共同体维系大一统并不断得以强化的根本所在。比如宗族观念,既是源于中华大地并为不同族群所普遍认同的社会观念,也是“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而自古以来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帝王宗庙和民间宗祠的共存,则是宗族意识的重要载体。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帝王宗庙和民间宗祠可谓同根共源,具有强大的文化标识性和社会教化功能。从周礼中可以看出,周代的分封制、宗法制是其社会制度建构的政治基础,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帝王宗庙制度成为了政权传承的政治基础,而士族家庙制度成为了家族维系的情感纽带。经过历史变迁,帝王宗庙和民间宗祠的原始内涵已发生了不小改变,但其文化象征意义已然融为“家国同构”的恒久文化认同之中。张士闪在长期的华北乡村田野考察中发现:村民待人处事,其实是兼具礼与俗的两重规则,既讲究“按理(礼)说”,却也必须“来点俗的”,二者相加才是生活的全部。一个人言行是否妥当,社会交往是否得宜,在乡村舆论中常要归之于讲不讲理、懂不懂礼。在这类话语背后,隐然存在着一套礼俗逻辑与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公共机制。不管是“按理(礼)说”,还是“来点俗的”,都是以因循传统的名义,遵照现有社会秩序而为,体现出村民的礼俗同构观念,并在更深层的意义上与“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社会思想相通联。正如刘铁梁所言:“民族文化应该而且必须在社会生活层面有所表现,才能成为民族的生命。”事实上,在不同的社会层面上,礼俗始终是一种价值观念同构并存的状态,并无高低上下之分,“正因为礼与俗既有差异性,又有同一性,所以在历史的过程中,‘礼俗’才联结为一个专门词语,耦合成中国文化中一个特有的系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礼俗,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这一论述可谓深中肯綮。礼与俗在价值观念上始终是同构并存,都指向社会教化与家国认同,因此形成了中国文化独立的系统。再看礼俗同构的核心价值取向与文化表征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以“礼”为核心的教化性文化。“礼”是由礼义、礼仪、礼器等所建构的,具有规范性、同一性,是社会政治和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中国传统社会又是以“俗”为实践特征的人情社会,俗具有约定性、保守性,渗透于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潜在意识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礼有国礼和家礼之分。国礼是对礼的法治化,而家礼则是对礼的乡化与俗化。“礼义”一词,作为一种观念,在先秦思想史上即有丰富表达,是从天地万物之始这一视角出发,而对人的道德属性的明确规定。《周易·序卦传》中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种层级递进式的逻辑关系,是对当时主导性社会意识形态的精炼概括,而以道德伦理为最高原则。与礼俗相关的文化,在国家层面体现为法治理念和法制性规范,即所谓的“礼制”或“礼乐文化”;在传统乡村社会中,则主要体现出一种道德观念和民间礼仪。从社会实践意义上看,二者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在社会治理中的约定性和控制性作用也是一致的,不仅都试图凝聚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而且努力建构共同的意识形态。因此,要想真正认识礼俗的核心价值理念,就必须透过各种纷繁复杂的礼俗事象予以把握,进而把握礼俗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规律。与此同时,礼俗始终处于与同一社会形态中其他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意识等的联系之中,并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我们必须用普遍联系、动态发展的视角来体认礼俗。但无论在哪一种社会形态中,礼俗互动的最终指向都应是“礼成俗化”,因为礼的理想状态是“俗化”,而俗的理想状态则是“礼成”。(摘编自韩若冰《礼俗同构与礼俗互动传统的当代价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俗同源共生”是基于礼俗的社会功用和文化意义角度而言的,体现在价值、家国、文化三方面的同构上。B.对多元一体的国家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认同,它保证了国家统一和国家历史文化延续。C.中国传统社会中帝王宗庙和民间宗祠这两大宗族意识的重要载体,在宗族观念和社会功能上没有区别。D.因为中国文化是一个拥有独具特色的社会礼俗的特有系统,所以“礼”“俗”既有差异性,又有同一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基于礼俗同构的观点,从“礼俗同构的体现”和“礼俗同构的核心价值取向与文化表征体系”两个角度展开论述。B.文章将“礼”与“俗”对举,在国家层面与民间层面,对礼俗同构与礼俗互动传统做了具体而深入地阐释。C.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周易·序卦传》,意在论证以道德伦理为最高原则的国礼体现了自上而下的统领关系。D.研究礼与俗,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发展规律;也需要辨证思维,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直接体现礼俗的“家国同构”观的一项是(3分)A.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礼记》)B.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吴兢《贞观政要》)C.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D.礼失而求诸野。(班固《汉书·艺文志》)4.请结合文章最后两段的内容,给“国礼”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5.文中张士闪认为:“村民待人处事,其实是兼具礼与俗的两重规则。”请简要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雪沈从文天气变到出人的意外。晚上同叔远分别时,还约到明早同到去看栎树林里捕野狸机关。把身子钻到新的山花絮里呼呼的睡去。人还梦到狸子兔子对我作揖,心情非常的愉快。因为是最新习惯,头是为棉被蒙着,不知到天亮已多久,待到为一个人摇着醒来时,掀开被看,已经满房光辉了。叔远就站在我面前笑。因为是纸窗,我还不知道外面情形,以为是有了大黄太阳,时候太晏了,看狸子去不成了,就懊丧我醒来得太晚,又怪叔远不早催我醒。“我刚从老屋过来,院中的雪总有五六寸,瓦上全成了白颜色,你还不知吗?”“落雪?”“给你打开窗子看,”叔远就到窗边去,把两扇窗子打开,“还在大落特落呢,会要有一尺,真有趣极了。”叔远以为我怕冷,旋即又把窗关上。我说不,落了雪,天气倒并不很冷。于是就尽它开着。雪是落得怪热闹,像一些大小不等的蝶蛾在飞,并且打着旋。房中矮脚火盆中的炭火炽爆着火星,叔远在那盆边钩下身子用火箸尽搅。“我想我得起来了。”“不,早得很。今天我们的机关必全已埋葬在雪里,不中用,不去看了。呆会儿,我们到外踏雪去。”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下了雪不成,那我们见到玛加尔先生他捕狐不就正是在雪中么?”“那是书上的事情,并且是俄国。我的天,你为了想捉一匹狸子,也许昨天晚上就曾做过那个可怜玛加尔捉狐的梦了!”听到叔远的话我有些忸怩起来。我还不曾见过活的狸子在木下挣扎情形。只是从那本书上,我的确明明白白梦过多次狐狸亮亮的眼睛在林中闪烁的模样了。叔远在炭盆的热灰里煨了一大捧栗子,我说得先漱漱口,再吃这东西。“真是城里人呵,”叔远是因为我习惯洗脸以后才吃东西揶揄我,“我告你,乡巴佬有些地方也很好受用的,若不是我娘说今天要为你炒鹌鹑吃,在这时节我们还可以拿猪肠到火上来烤吃呢。”“那以后我简直无从再能取笑乡下人了。这里太享福。”我想我这个冬天,真过一个好运的年了。一竹筒栗子,我们不知不觉就已吃完了。望到窗边雪还是不止。叔远突然说他要出去一会,接着我耳朵听到他的脚步踏在雪里沙沙的声音渐远去了。我侧面睡下,望到那窗外雪片的飘扬。等一会,叔远还不来。雪是像落得更大。听到比邻人家妇人开门对雪惊诧的声音,又听到屋后树枝积雪卸下的声音,又听到远远的鸡叫。火盆中新加的白炭,为其他的炽炭所炙着,剥剥爆着响,像是在催我,我决定要起床了。然而听到远远院子的那端,有着板鞋踏雪的声音,益近到我住的这房子。掀开帘子是一个女人,叔远的母亲。我笑了,赶忙要起床,这老伯娘就用手止住。老人一进房,就用手去弹那蓝布包头上的雪。到这老伯娘把手来炭盆边交互捏着烘着时,我们适间所吃的粟子,剥到地下盆边的栗壳,已为老太太见到了。老太太笑。我记起叔远说的,娘是不准拿东西到早上吃,担心这时叔远不知道他娘在此,恰巧这时高高兴兴捧了一堆果子从外面进来,又无从起来止住叔远,就很急。叔远的娘似乎看出我的神气了,就微笑解释似的说:“我告了他今天早饭我们炒辣子鹌鹑不准多吃别的零东西,这孩子又骗我!栗子吃熟的还不要紧,不过像我们老人吃多了就不成。”我答应她的话是:“不,我并不想吃。”我一面在心中划算,“今天吃早饭我若不再多吃两碗来表明我栗子吃得并不多,真是不配在此受人款待了。”听到院中有人踹雪的声音,我断定这真是叔远了,老太也听到,就从窗口望出去。“又不怕冷呀。你瞧手都冻红了,还不开烤烘!”叔远即刻负着一身雪片进房了,我因他妈望别处,就怒目示意,告他栗子事已为老人发觉。叔远装作不在意那样,走近炉边去,说:“娘,我先还以为挂在那檐下的棕袋里栗子不干,谁知甜极了。”“你是又忘娘的话,同从文吃烧栗子了。”“并不多,只几颗儿。”娘望到地下那一些空壳,听到“几颗儿”的话,就不信任似的抿嘴笑。我也不得不笑了。叔远坐在火边反复烤着那些肿成小胡萝卜似的手指,娘就怜惜十分为纳到自己暖和的掌中捏着。叔远一到他娘的面前,至少就小了五岁。我是非得起床不可了。叔远说是为到东院去叫人送洗脸水,他娘就说让她过去顺便叫声,娘于是走了。我站到床上,一面扣衣一面说,“我问你,你拿的粑同腊肉?”叔远把头摇,知道是母亲已告了我。然而又狡猾的笑。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怎么?还有什么罢?”我看叔远那身上,必定还有赃。“瞧,”果不出所料,叔远从抱兜里把雪枣坯子抓出七八条,“小有所获,君,仍然可以!”接着叔远说是只怪娘为人太好。所以有些地方真相是不应当的顽皮。“还说!你真不孝!”洗脸水还不见来,我们二人又把放在灰里捞好的东西平分吃完了。一九二七年十月作(有删改)文本二:沈从文写的是下层社会人的日常生命状况,他探寻的是关于人的最为根本意义上的爱、真、美,他的小说具备生命力。他说他的作品是建一个希腊小庙。他通过对淳朴的爱恋的风土人情的描摹,营造了一个特殊精神空间,这个精神空间与作者所身处的特性空间形成强烈对照,这精神空间就是“希腊小庙”。(节选自贾平凹《沈从文的文学》)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我”和叔远争论能否在雪地里捕捉狸子,叔远说“那是书上的事情,并且是俄国”,可见他是个爱读书的乡下人。B.叔远娘不让叔远早上吃零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