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2023-12-01 · U1 上传 · 5页 · 37.5 K

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A2、D【解析】1.约旦河的上游地区是以色列、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的交界处,该地区降水少,地表径流缺乏,对约旦河的淡水资源争夺明显,A正确;图中显示黎巴嫩北部和以色列地中海沿岸没有跨国境的河流,无跨国水冲突事件,B、C错误;死海南部虽为以色列和约旦交界处,但死海为咸水湖,无法提供淡水资源,水冲突不严重,D错误。故选A。【解析】2.只要自然环境不发生巨大变化,不管各国如何争水,当地淡水资源的总量是不会有大变化的,A错误;死海水的蒸发量和水争端没有关系,而且水争端会导致入湖水量会大幅减少,死海的蒸发量不是增多而是减少,B错误;争水与石油资源开发的直接关联不大,C错误;由于约旦河是死海的主要补给来源,此地是世界上争水最严重地区,上游争水严重,入湖水量会大幅减少,如果持续下去会产生死海湖面缩小并有可能枯竭的问题,D正确。故选D。3.D4.A【解析】3.读图可知,分散式布局分散,新建场馆少,排除A;内置集群式主要集中分布于城市主城区内,排除B;拓展集群式位于主城区外围,且集中分布,有助于带动主城区外围的土地开发,对城市土地开发带动作用最强,但带动作用不同,D正确,排除C。故选D。4.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内置集群模式分布于主城区内,主城区经济发达,用地成本较高,会影响场馆的建设规模,故选择内置集群模式场馆分布的亚运城市较少,A正确;杭州主城区外围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通达度较好,外围地区环境质量较好,排除BCD。故选A。【答案】5.A6.A【解析】【5题详解】在细质红层砂岩构造裂隙的基础上,经外力作用,岩体会形成鼓包,其上岩粒间的胶结物经过反复的吸水和脱水,岩粒间的胶结物破碎脱离,鼓包表面的龟裂纹将加宽加深,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6题详解】该地山体北侧多陡坡,岩性以红色砂岩为主,而龟裂地貌景观多见于裸露的陡坡上,而且山体西北高、东南低,说明西北坡的坡度更陡峭,植被覆盖率更低,因此该地龟裂地貌景观发育最明显的坡向是西北坡,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7.B8.A9.C【解析】【7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涎流冰是寒冷地区特有的水文地质现象,故主要分布在高纬度或者高海拔地区;结合图示可知,涎流冰是在边坡底部,地下水顺流而出,因气温较低而结冰的现象,故多出现在山前斜地或山谷,B正确;平原和平地,缺少边坡,不易形成涎流冰,AC错误;陡峻坡地上水流速度快,不易结冰,D错误。故选B。【8题详解】暖季,地表积雪融化,下渗补给地下水,为涎流冰的形成提供水源,A正确;不冻层吸收太阳辐射会使温度升高,不利于涎流冰形成,C错误;冷季气温低,积雪厚,积雪保温作用利于居间不冻层维持,BD错误。故选A。【9题详解】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年均温升高,加剧了多年冻土融化,释放出更多的地下水,为次年涎流冰提供充足的水源,有利于涎流冰面积的扩大,C正确;气温升高,有利于碳酸盐岩的风化,改变地下储水条件,但岩石风化速度慢,不是涎流冰扩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全球变暖,导致降水不稳定,降水量不一定增加,BD错误。故选C。【答案】10.B11.D【解析】【10题详解】读L县自西向东不同区域人口流动状况图,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从人口流动强度(有正有负)来看,乙为净流入且数值较大,丁为净流出且数值较大,根据人口流动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推知乙是主城区,丁是偏远山区;甲与乙有相似特征,但甲人口流动强度基本稳定,丙与丁有相似特征,但丙流出相对较少,推知甲是主城近郊区,丙是主城远郊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据上题判断可知,东部地区主要是偏远山区,自然灾害多,耕地面积小,农业收入有限,人口流出多,流入少,人口流动活跃度较大,D正确。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距城市远,旅游业不发达,教育医疗设施较落后,ABC错误。故选D。【答案】12.C13.C【解析】【12题详解】结合材料,通过影响岸坡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影响岸冰破坏作用,会导致冰—岸不连接现象。岸坡通过一定的方位和倾角吸收太阳辐射,从而使地面升温;岸坡与岸冰位置相连,地表升温,从而使得岸冰位置温度上升,冰块融化,导致冰—岸不连接现象。所以表示含章湖冰—岸不连接现象的热量传递过程是太阳辐射—岸坡—水体,C正确。故选C。【13题详解】含章湖位于辽宁,湖冰—岸不连接现象最明显时应为岸坡吸收太阳辐射最多的时候。含章湖位于北半球,岸坡朝向正南,吸收太阳辐射最多,结合材料,岸坡方位角应为0°,BD错误。含章湖位于40°N附近,冬季湖泊结冰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30°左右,所以当岸坡倾角为60°时,与太阳光线大致垂直,吸收更多太阳辐射,湖冰—岸不连接现象明显,A错误,C正确。故选C。【答案】14.A15.B16.B【解析】【14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湖泊总体呈快速扩张趋势,部分湖泊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可知,湖泊水位上升,但是水位增加不同,形成水系重组,结合图中湖泊之间水流流向可知,甲湖湖水流向乙湖,甲湖湖泊水位增加较多,形成外溢,因此甲湖对应为①,乙湖湖水又流向丙湖,因此丙湖湖水水位上涨且与甲湖变化趋势类似,因此丙湖对应为②;乙湖位于甲湖和丙湖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湖泊变化较小,因此乙湖对应为③,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水系重组主要原因在于气候暖湿化,重组后甲湖流向乙湖,主要原因在于甲湖海拔较高,气候暖湿化后,甲湖补给增多,湖泊水位上升,形成外溢,甲湖流域面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湖水位变化较小,湖盆容积变化小,D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湖和丙湖水位变化趋势相近,因此重组后甲湖变化较大,影响丙湖水位,重组前后乙湖对丙湖影响相差不大,因此重组前乙湖流向丙湖,甲湖未流向乙湖,A错误,B正确;故选B。【16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湖和丙湖水位明显上升,水量增加,盐度降低,乙湖重组前后均有湖水流出,盐度不会发生明显变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答案】(1)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为山地);地势起伏大,沟谷众多。(任答两点即可,共4分)(2)台风势力强,带来充足水汽,降雨强度大;地处迎风坡,台风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爬升易形成地形雨;门头沟西部地势高,为山地,大量暖湿水汽受阻挡停留时间长。(任答两点即可,共4分)(3)乙处(2分)理由:乙地位于河流下游,上游沟谷众多,汇水区域大;山区地势起伏大,汇水速度快;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乙地城镇集中,人口多。(任答三点即可,本题共8分)18、【答案】(1)纬度较高,降雪量大,冰川多;山地地形,坡度较大,冰川作用力强。(4分)(2)该地区在内力作用下,形成断裂带;断裂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在多次冰川侵蚀作用下﹐形成湖盆;冰川堆积物累积,堵塞河道,冰川融水汇入而形成湖泊。(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19、【答案】(1)河床底部没有坚硬的基岩,河床沉积物较松软。a侧可能为凸岸,a侧沉积物硬度较大,a侧为河流左岸。(答对一种可能即可,共2分)(读图可知,此处河床底部没有坚硬基岩,而是沉积物,物质较松软。读图可知,最后时段a侧沉积物较多,可能的原因有a侧为河流凸岸,流速较慢,沉积物沉积较多,或者a侧为河流左岸(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左岸为堆积岸),以沉积为主,沉积物较多,也可能是a侧沉积物硬度较大,不容易被侵蚀,剩余较多。)(2)降水强度大,河水流量峰值大,水位越高,河水流速越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河床较深,P值越大。上游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作用弱,河水流量峰值大,水位高,P值增大。(每一个角度2分,共4分)(3)Ⅰ时段,河水流量变大,带来大量泥沙,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河床抬升。Ⅱ时段,河水流量进一步变大,流速加快,以流水侵蚀作用为,河床加深。Ⅲ时段,河水流量变小,含沙量较大,流速减慢,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河床抬升。(每一个时段2分,共6分)20、【答案】(1)地理位置偏僻,对外联系不便;地势起伏大,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出低,人均收入低。(2)陇南市水、能源、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进行产业扶贫;位置偏僻,与外界交流不便,可通过完善信息网络,开展电商扶贫,促进特色产品外销;部分地区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难以在当地脱贫,可通过易地搬迁改善生存环境,实现脱贫;境内山高林密,地貌景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可进行旅游扶贫。(3)脱贫农户积极参加省内、省外务工,拓宽增收渠道;进行创业,加大对旅游业等的参与力度;在农业条件优越地区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规模,拓宽销售渠道。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