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大联考 生物

2023-11-29 · U1 上传 · 6页 · 795.3 K

高三生物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肠粉是一种非常有名的广东传统食品。其外表面一般是米浆蒸熟后形成的粉皮,粉皮内加上鸡蛋、肉沫、蔬菜粒等裹成肠形,做熟后再淋上酱汁即可食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肠粉的原料全部采用天然食材,不含任何化学元素B.肠粉中富含糖类,糖类在细胞内的含量多于脂质C.鸡蛋营养价值很高,与其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有关D.肉类蔬菜种类多样,可为人体细胞提供不同的核酸2.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GC)能提高心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作为药物服用时,血浆中高浓度的GC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下丘脑受损伤可能会影响GC的分泌B.GC分泌增加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C.GC作为药物长期服用可使肾上腺皮质萎缩D.临床上经常将GC药物用于艾滋病的治疗3.蓝莓酒被称为“液体黄金”“口服化妆品”等。蓝莓酒工业化生产的大致流程如下:蓝莓→破碎→酶解→榨汁过滤→灭菌→主发酵→后发酵→分离提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蓝莓:花青素等成分存在于液泡中B.灭菌:杀灭杂菌为后续接种作准备C.主发酵:要随时检测微生物含量D.后发酵:生成酒精主要在此过程发生4.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人们发现了许多支持生物进化论的证据。下列不能作为该理论证据的是A.生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依靠能量作为动力来驱动进行B.蓝细菌的大亚基蛋白基因转入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中能够表达C.现代欧洲或亚洲血统的人类的基因组约有1%~4%来自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人D.人的上肢、猫的前肢、鲸的鳍和蝙蝠的翼骨骼的种类和排列顺序具有一致性5.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很多是在观察到现象后提出假说从而得到发展的。在有关细胞膜结构的科学探索过程中,下列属于事实而非假说的选项是A.通过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暗—亮一暗的结构实验,指出细胞膜由三层结构组成B.通过检测不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指出细胞膜由脂质组成C.通过提取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膜实验,指出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D.通过测量细胞和油一水界面的表而张力实验,指出组成细胞膜的成分还有蛋白质6.在我国江南的一片水稻田中生活着某种有害昆虫。为了解虫情,研究人员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该种群展开了调查,前后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该昆虫种群最可能遭遇到的事件为A.受寒潮侵袭B.遭杀虫剂消杀C.被天敌捕杀D.被性外激素诱杀7.向细胞内注射物质后,细胞膜上不会留下空洞。下列选项中与此现象体现原理相同的是A.在0.3g/mL蔗糖溶液中,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失水B.在菠菜的绿叶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时要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等C.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洋葱根尖细胞经解离、漂洗后用甲紫溶液染色D.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莴苣细胞中的光敏色素在受到光照射后会影响特定基因表达8.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经肝脏代谢转变为尿素,此过程发生障碍时,大量进入脑组织的氨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患者会出现昏迷、膝跳反射明显增强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患者昏迷时其交感神经仍然在参与调节生命活动B.患者能进食后,应该减少蛋白质类食品的摄入C.静脉输入抗利尿激素类药物,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水肿D.膝跳反射增强的原因可能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9.某校学生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系列利用酵母菌对面粉进行发酵的探究实验。他们准备了3种品牌的酵母菌(标记为a、b、c)和3种品牌的低筋面粉(标记为甲、乙、丙),其他条件都满足且合适。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将a分别与甲、乙、丙混合后操作,观察其发酵效果B.将a、b、c分别与甲、乙、丙混合后操作,观察其发酵效果C.在不同温度下将a与甲混合后操作,观察其发酵效果D.将a与甲混合不同时间后操作,观察其发酵效果10.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筛选目的菌种的标准是A.透明圈直径的值大B.菌落直径的值大C.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的值大D.菌落直径/透明圈直径的值大11.如果哺乳动物的血液中Ca2+的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Ca2+逆浓度梯度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时,伴随有载体蛋白的磷酸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呼吸抑制剂时,不会影响Ca2+的畸膜运输B.该Ca2+载体蛋白既有运输作用,又有催化作用C.当Ca2+载体蛋白磷酸化受阻时,静息电位差将增大D.当Ca2+载体蛋白磷酸化后,其空间构象未发生改变12.为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无籽相橘,研究者设计如下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可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过程②可用高Ca2+—高pH溶液处理C.过程③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三倍体植株为可产生无籽柑橘的新物种13.在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某植物CO₂吸收速率的影响如图。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A.在高光强下,M点右侧CO₂吸收速率降低的原因是光合酶活性下降B.在低光强下,CO₂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呼吸速率上升C.在图中的两个CP点处,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可能不同D.在图中的M点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14.近缘种动物常因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而种间竞争。为研究亲缘关系较远的啮齿动物和蚂蚁之间是否也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研究者调查了5种啮齿动物与7种蚂蚁采食的种子,统计各种大小不同的种子所占的比例(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位分化是啮齿动物和蚂蚁共存的必要条件B.应选择有共同活动区域的啮齿动物和蚂蚁调查C.啮齿动物与蚂蚁之间可能存在种间竞争关系D.据图判断啮齿动物与蚂蚁间存在捕食关系15.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处理和暴露抗原信息,并作用于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再激活信号分子(Si和S2),从而激发辅助性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下图是DC细胞参与免疫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辅助性T细胞所呈递的抗原信息最终能被浆细胞识别B.S1和S2激活后可能会促使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只有上面示意图展示的途径还不足以激活B细胞发生反应D.DC细胞数量下降会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下降16.202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针对新冠感染的mRNA疫苗的开发成为可能。通过掺入修饰的核苷(特别是修饰的尿苷),有助于抑制合成mRNA的免疫应答,从而降低疫苗的毒性并能改善基因的翻译水平,合成更多的蛋白质。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一种mRNA疫苗可以编码出多种抗原,有助于针对变异的肿瘤细胞B.mRNA疫苗可引发免疫反应,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组分C.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后,会被翻译成病原体的蛋白质D.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原有RNA不被排斥,可能与其碱基被修饰有关二、非选择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12分)不同发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会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下表是某种作物A在不同时期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有关数据。其中“缺水”用T表示,“适宜水分”用T₂表示。(光补偿点: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₂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₂等量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时的光照强度。)分析表格,回答下列问题:(1)作物A生长最旺盛的阶段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开花期与成熟期相比,水分的作用是________,更有利于作物A积累有机物。(2)苗期和开花期水分缺乏时,光饱和点会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进而影响了光合作用效率。(3)农作物不能长时间被水淹,否则根部会腐烂,原因是________。(4)“适宜水分”所指的浇水量因植物种类、发育期不同而不同。在上面研究的基础上,请以作物B为实验材料,提出一个科学问题:________。18.(12分)自然界中存在一类称为“单向异交不亲和”的玉来,该性状由G/g控制,其中G决定单向异交不亲和。该性状的进传机制是“含有G的卵细胞不能与g的花粉结合受精,其余配子间结合方式均正常”。玉米籽粒颜色紫色和黄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研究人员选择纯种紫粒单向异交不亲和品系与正常纯种黄粒品系进行杂交,F₁均为紫粒,F₁进行自交获得F₂。(1)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2)为了让亲本正常杂交,黄粒品系应作为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3)F₁产生的可接受g花粉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F₂中纯种育性正常黄粒的比例是________。(4)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一个育性恢复基因M导入F₁中,发现M能够使籽粒的紫色变浅成为浅紫色;只有将M导入G所在的染色体上才可以使其育性恢复正常。现在利用F₁作母本进行测交实验,探究M基因导入的位置。请预测部分情况下的测交结果:①若M导入G所在的染色体上,则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②若M的导入破坏了A基因序列,则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19.(12分)瘤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1)癌细胞具有无限________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________(填“免疫防御”、“免疫监视”或“免疫自稳”)作用将其清除。(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______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②iPSC刺激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以胞吐方式分泌出浆细胞,试述胞吐的特点: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③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而MEF的差异明显,说明________。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细胞免疫。(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下图中选择A或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①②③④处依次为__________。(4)依据上述材料请提出iPSC的一项用途:__________。20.(12分)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小型植食性哺乳动物,其挖洞造丘、啃食牧草行为可能引起草地退化。科研人员利用仿生无人机模拟高原鼠兔的捕食者,研究捕食风险对某草地不同种群密度高原鼠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1)高原鼠兔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2)该研究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研究人员认为高密度的高原鼠兔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捕食风险带来的繁殖抑制,依据是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有捕食风险条件下,低密度区高原鼠兔往往采取减少采食时间、适当增加警戒以及洞内躲避时间的策略。对低密度区植被生物量调查发现,与无处理组相比,无人机组的植被生物量增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