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3-11-15 · U1 上传 · 6页 · 1.1 M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三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人:朴贤哲第I卷(选择题试题满分:100分校对人:朱悦滢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农作物以粟、黍为主,春种秋收,时人分一年为春、秋两季。西周春秋之间,随着冬种秋收的小麦种植逐渐推广,春夏秋冬“四时”观念逐渐形成,“以时序政”“依时行政”也逐步成为统治集团的共识。这反映出A.天人合一理念历史渊源深厚B.传统历法体系趋于完备C.农耕文明赋予中华文化底色D.农业生产实现精耕细作2.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昭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至长安,召开盐铁会议,讨论是否罢盐铁官营、酒类专卖,以及要不要抗击匈奴等问题。以桑弘羊为首代表政府一方,贤良文学代表民间人士,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据此可知A.重农抑商传统面临重大调整B.时局变动引发政策反思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加剧D.独尊儒术政策成效有限3.以下为唐贞观元年十道(左图)到开元二十一年十五道(右图)的变化。据此可知A.基层治理体系愈加完备B.经济重心提升区域地位C.国家监察地方力度加大D.政局变动影响政区规划4.(宋代)岳州知州指出:“(农民)自来兼作商旅……欲出榜招召,务令疾速归业。如贪恋作商,不肯回归,其田权许人请射(承佃耕种)”宋高宗采纳户部意见:“商人田产,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难(不应)许人请射。”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商品经济的发展C.租佃制度不新发展D.海外贸易的繁荣5.明清之际,江南地区棉纺织业中从轧棉到织布,一般都以家庭经营为主,但棉布织成之后,农家小户虽可以自己染布,但质量无法保证。踹布是棉布染色之后的最后一道工序,也非普通农家二三劳力可以操作。于是染色便由染坊和踹坊来完成。这一现象反映出A.手工业的专业化程度加深B.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C.纺织业首先出现手工工场D.农村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打;亦6.下图为洋务运动时期某画报介绍西人制作的气球,名为《气球破敌图》。对此图理解准确的是今有西人里那制成新式气球一具,能栽八千五百磅之重,升放空中,每点钟(小时)行二十五米,各国敬制造此球为行营之用,水陆之兵可以废;况配大炮于球中,居高击下,凡铁桥、轮舰、炮台、火药库、电报局及水陆兵弁,皆不可恃。此气球之善A.中西结合成为近代绘画新潮流B.政府积极推动西学的传播C.如实描述了新式气球的先进性D.利于启蒙国人的科学意识7.下图为根据“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全文检索数据库”统计词频制作而成的“维新”“变法”“改良”“改革”“革命”使用次数曲线图。据此可知,该时期A.立宪运动拥有较强社会基础B.民主共和思潮成为社会主流c.立宪派逐步转向了革命阵营D.推动社会变革成为普遍共识8.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所有各种反对农民运动的议论,都必须迅速矫正……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毛泽东意在强调A.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B.坚持党对农村革命运动的领导权C.发动土地革命夺取政权的紧迫性D.农民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9.下表为1952—1956年全国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变化。其中,③和④分别代表的是经济成分①②③④⑤1952年1.50.719.171.86.91956年53.47.332.27.1A.国营经济、个体经济B.国营经济、民族资本主义C.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D.合作社经济、外资经济10.基辛格在1973年给尼克松的汇报中写道,只要华盛顿谨慎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它将继续向我们支付红利:缓和亚洲的紧张状态,促进与莫斯科的关系。美国在保持与中国的高层接触和建交谈判的同时加紧推行对苏缓和政策。对基辛格的汇报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中美两国建交步伐在不断加决B.中美苏构成了相互制衡的局面C.中美外交关系受到苏联因素影响D.美国试图结束与苏联的长期冷战11.下图是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脉络,它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文明A.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B.相互交流中吸收融合C.各地区发展速度一致D.呈现多元共生的特征12.据英格兰王室保存的卷档和庄园账目显示:谷物、牲畜和其他商品的价格在1180~1220年间增加了1~2倍,1220年以后仍继续上升。这反映出中世纪后期英格兰A.价格革命推动物价上涨B.封建经济的商业化C.农业收入占据优势地位D.资本主义萌芽诞生13.在16世纪的100年中,西班牙只有25年的和平时期,在17世纪的100年里也仅有21年是和平时期,其余时间都忙于各种战争;葡萄牙则在1589年与西班牙的战争中被兼并,直到1640年才复国。战争给西、葡带来的深远影响是A.世俗王权受到教权压制B.早期资本原始积累不足C.拉美殖民统治体系崩溃D.殖民强国地位走向衰落14.1793年2月,法国颁布的《权利宣言》,承认国家有责任担负基础教育和公共救济的费用,在法律上明确了教育和济贫是国家应负的义务,为法国国家福利制度提供了依据。这反映出A.法国大革命推动政府职能发展B.拿破仑的统治维护了工人阶级利益C.近代法国福利制度的基本形成D.大革命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5.下表所示为19世纪英国传记作家笔下的工匠精神描绘。据此可知,当时传记作家要素内容传记的模式思想基础个人主义杰出工匠的个人传记价值取向创新对发明家型工匠的重视工作方法实践、实验叙述工匠通过反复探索完成发明工作态度勤奋、毅力讲述工匠克服困难完成发明的故事A.客观记录了英国社会发展状况B.深受工业社会价值观的影响C.致力于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D.同情工人阶级的不公正境遇16.自1961年成立以来,不结盟运动高度重视对世界经济形势的评估工作。评估工作由无制度安排、缺乏系统性到制度化建立研究和情报系统,注重点由初期宏观上世界经济不平等发展到后来微观上的涉及发展中国家的方方面面重点关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的经济压难。这一变化旨在A.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B.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C.提升第三世界国际话语权D.凸显不结盟的非集团特色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当铺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只是那时还处在萌芽时期。典当业到了宋代,由唐代的专营与兼营并立,逐渐向专营发展、正式成为了一种行业。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杭城风俗……且如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巾装着,皆有等差。……质库(当铺)掌事,襄巾着皂衫角带。”《澹庵集》中记录到:四川僧人宝觉图迟大师在修茸寺院后,“又以钱二十万为所谓长生钱”……由此可见,在宋代官办和民办当铺已经颜为发达的情况下,寺院的当铺经营活动也十分活跃。在宋代,能到当铺进行抵押的物品,除一般的金银珠玉外,有时甚至包括奴婢、牛马等,劳动人民也以生活用品作抵押,并出现以谷物抵押换钱的“谷典”。——摘编自《中国古代金融与商业》材料二北京典当业,乃旧式商店之典型,为各业冠,惟自逊清末叶迄今,典当业日趋衰落……按光绪庚子以前,统计北京当业共210余家,迨民国元年壬子兵变以后,则一落为170余家,……目下全市仅存有87家……考其衰落原因,可分为数端……光绪二十三年,户部以当商取利较厚,税额犹轻,因奏准自是年起,每年当税每家自五两增至五十两。迨民国三年,财政部以典当为大宗营业,又有厘订当税,加重征收之举、较昔加倍。……北京典当,率以十八个月为满期,盖当物在未满期以前,典当又不能自由处分也……典当期满,货物积压至5、6月,向来值在数千元者,今值数百元而已。……故时至今日,典当业实有从速改善之必要。—摘编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北京典当业之概况》(1940年7月)(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典当业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典当业为何衰落。(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把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改革政策。“指示”明确指出:“在广大群众要求下,我党应坚决拥护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万万数千万人口的解放区解决了土地问题,就会大大巩固解放区,并大大推动全国人民走向国家民主化。”——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材料二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进行。”——摘编自宇剑《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改革扬帆(1976—198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转变,并分析其影响。(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一个因素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6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与宋元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相对积极的政策相比,人口更多、瘟疫更为频繁的明清时期变得日渐消极了。瘟疫的救疗在技术上要比饥寒的赈济复杂得多,在当时的社会医疗条件下,官方实际上难以全面担负起复杂的疫病防治责任。与之相反,日渐兴起的民间社会力量,特别是其中的乡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疫病救疗活动,对维护瘟疫中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代江南平均每年有2.44县次发生瘟疫,但在《清实录》中却鲜有反映。疫情无法“上达天听”,匿灾不报、粉饰太平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摘编自余新忠《明清以来的疫病应对与历史省思》材料二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了覆盖城市(省、市、县)、农村(县、乡、村)的医疗预防保健三级网,使全体人民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成为可能。我国实行计划免疫制度,使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降低,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等重大疾病得到了控制,职业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摘编自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报告(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日渐消极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6分)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铁路·缩影”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