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3-11-13 · U1 上传 · 14页 · 192.1 K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9月)月考历史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王旭东在《先秦史研究》中写道:“在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希腊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基于这种差异性的物产种类的多样性,使得从事不同生产经营的各原始部落之间,很早就发展起频繁的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又促进了社会分化,并最终迅速地'炸毁'了血缘纽带。奴隶制国家采取以契约性的互补关系为纽带的古典民主政治制度,作为综合多种利益与整合政治秩序的制度手段。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商品经济导致西方奴隶制国家产生 B.商品经济导致西方越过血缘政治C.地理环境产生了古典民主政治制度 D.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性文明的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基于这种差异性的物产种类的多样性,使得从事不同生产经营的各原始部落之间,很早就发展起频繁的商品交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反映了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性文明的形成,D项正确;西方奴隶制国家产生原因多元,排除A项;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2.《5000年文明启示录》中指出,一些人高高在上,使唤农民耕种收获、上缴余粮,供给士兵、祭司、工匠、船员、驼队、矿工、伐木工,及其他从事专业技艺的人员。随着这些人数量渐增,技艺日精,一个我们称之为“文明”的社会由此形成。材料表明()A.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联系 B.社会分工推动了文明起源C.武力扩张促进文明的发展 D.帝国统治扩大文明的范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古代史(世界)。据材料“使唤农民耕种收获、上缴余粮,士兵、祭司、工匠、船员、驼队、矿工、伐木工,及其他从事专业技艺的人员……”,可知原始农耕的发展,供养了不同专业技艺的人员,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文明出现了,说明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了文明起源,B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人类文明的分散与联系的状况,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武力扩张对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无法得出帝国统治对文明的影响,排除CD项。故选B项。3.下图是世界七大古文明示意图。这反映出早期人类文明()A.大致兴起于同一历史时期 B.区域涵盖世界各大洲C发展程度受制于地理因素 D.独立发展且自成体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世界古代史。据图示可以看出受地理环境和历史的限制,古代人类文明呈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具有多元特征,D项正确;早期人类文明兴起的时间并不相同,排除A项;据图示,早期人类文明,并没有涵盖世界各大洲,排除B项;地理因素是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4.考古发掘表明,位于西亚巴勒斯坦的耶利哥遗址原是一处猎人村,到公元前7000—6000年间发展成为一村镇遗址,其中有圆形竖穴居室、用雕琢规整石块垒的城墙和望楼等。最能解释这一变化的应该是()A.地理因素决定文明发展 B.农业革命改变人类生活方式C.人口增加推动村镇建设 D.西亚是人类文明的最早起源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西亚时期。据材料“位于西亚巴勒斯坦的耶利哥遗址原是一处猎人村,到公元前7000—6000年间发展成为一村镇遗址”,可以看出从猎人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村镇,兴建一些用于定居的建筑,得益于原始农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B项正确;地理因素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A项;猎人村发展为村镇,无法得出人口数量的变化,排除C项;西亚应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排除D项。故选B项。5.下图所示历史事件()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欧亚非三洲。根据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东征路线以及帝国范围(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C项正确;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排除A项;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大,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排除B项;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与材料中的事件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A.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 B.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 D.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空间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根据材料可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除了可以列举事实,还可以援引谚语,而谚语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的短语,能够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非洲传统法庭上可以援引谚语,体现了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A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诉讼当事人可以援引谚语,并没有强调谚语是立法的基础,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公正的程序,且司法实践中更应重视证据,而材料强调在诉讼时援引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法律的进步,排除C项;遵循先例指的是在以前判决中的法律原则对以后同类案件有约束力,援引谚语不等于遵循先例,排除D项。故选A项。7.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阅读下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区域名称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中美洲玛雅文明公元前4世纪前后兴起,3-15世纪兴盛,15世纪中期衰落。城市建筑宏伟,陶器制作精美,数学和天文历法先进。阿兹特克文明14世纪兴起,16世纪初达到鼎盛。农业经济发达,都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南美洲印加文明12-13世纪兴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达到鼎盛。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道路系统发达。A.美洲文明具有多源共生的特点 B.中南美洲产生了世界最早的文明C.美洲文明都有完善的国家治理 D.自然环境决定美洲文明的独特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3-15世纪兴盛……14世纪兴起,16世纪初达到鼎盛……12-13世纪兴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达到鼎盛”可知,中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以及南美洲的印加文明共同构成了美洲文明,在一定时期,这些文明同时存在,可以得出美洲文明多源共生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南美洲产生了世界最早的文明,排除B项;美洲文明都有完善的国家治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自然环境决定美洲文明的独特性,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8.如表是11-15世纪欧洲兴起的大学数量及地域分布。推动这一时期大学兴起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地区意大利法国英国苏格兰西班牙葡萄牙德意志匈牙利大学数量201823131163A.全球航路的开辟 B.城市经济的发展C.宗教改革的扩展 D.近代科学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15世纪。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1—15世纪欧洲兴起的大学主要分布在西南欧地区,这些地方商品经济发展,城市逐渐兴起,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所以这一时期大学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始于15世纪末,排除A项;11—15世纪,宗教改革还没有兴起,排除C项;近代科学的兴起得益于大学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B项。9.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学习《全球航路的开辟》时搜集的部分材料,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材料内容描述材料出处①仰析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②“城乡间、地区间、国家间、贸易区间、东西方间的商品流通、交换、物资交流都比较广泛、频繁,而且品种多、数量大、价值高。”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③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中亚的局面变得非常混乱,1340年以后,北部的商路实际上已堵塞。此后,大部分产品汇集到那时以前受控于穆斯林商人的南部的海路,顺海路运往各地。……尽管有蒙古帝国衰落和奥斯曼帝国兴起的诸多干扰,但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A.①对揭示哥伦布进行大航海冒险的动机极具价值,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B.①是一手史料,②③是二手史料,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一定高于二手史料C.③与教材观点冲突,需通过其他史料进行辨析,一步求证历史的真相D.①②③便于我们运用多重证据互证、多角度考近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原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所著的《航海日记》属于一手史料,所以①是一手史料;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都属于二手史料,所以②、③都是二手史料。史料考证,最重要的是相互佐证,不能通过是几手史料就直接确定它的可信度,所以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不一定高于二手史料,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航海日记》对揭示哥伦布进行大航海冒险的动机极具价值,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尽管有蒙古帝国衰落和奥斯曼帝国兴起的诸多干扰,但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与教材观点冲突,需通过其他史料进行辨析,一步求证历史的真相,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①②③便于我们运用多重证据互证、多角度考近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原因,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0.1556-1665年是西班牙政治、神学、法律、经济、地理、古典文学等各种著作频出的时代;英国诗人哈勒姆评论说:“菲利普二世治下的西班牙,在学术上远超出伊丽莎白统治下的英国。”这表明当时()A.启蒙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B.西班牙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海外扩张开阔了学者研究视野 D.西欧浪漫主义流派开始盛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西班牙走上大规模殖民扩张的道路,人们视野开阔,为文化发展创造条件,所以西班牙政治、神学、法律、经济、地理、古典文学等各种著作频出,C项正确;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地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当时西班牙是封建国家,将掠夺所得财富用于维持官僚机构和对外战争,同时贵族、商人将大量钱财用于购买进口商品,其资本主义并未迅速发展,排除B项;18世纪晚期西欧浪漫主义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1.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许多思想家都受到中国的影响,如:达·芬奇所画的《蒙娜丽莎》的背景被认为是中国的山水画;薄伽丘的《十日谈》里也有关于契丹的故事;近代欧洲实验科学的鼻祖——培根也在书中多处描绘中国,是最早提出中国“三大发明”传入并推动欧洲发展的西方人。这可以用来佐证()A.古代中西方交流推动了西方文化的发展 B.中国“三大发明”奠定欧洲近代文明的基础C.培根促进了东西方早期文明的对接 D.中国文化刺激西方探索东方的欲望【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主要反映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许多思想家都受到中国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