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2023-11-13 · U1 上传 · 7页 · 29.6 K

绝密★使用前本溪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一)高三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四大题,23小题,共7页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知行合一”作为阳明心学的思想核心,进一步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强调了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的重要性,对后世进步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影响深远。明清时期思想家王夫之从唯物论角度阐发知行合一,主张“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孙中山结合中国革命需要,提出了“知难行易”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行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同志则进一步发展了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思想,坚持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反复强调“知行合一”,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号召我们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投身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阳明心学的“知行”思想主要有三层涵义: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体两面。“知”和“行”的实现过程互为表里,不可偏废。其次,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实践,即真正的“知”必须付诸实行,要在事上磨炼、在实学中求知。再次,以知促行,为善去恶,对善恶有高度自觉,在道德上防微杜渐。“知”与“行”,实际上就是认识与实践的问题,要从科学的角度加深对知、行的认识。知知:即认识再认识,反映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行行:即实践再实践,在认识的指导下,遵循其特有的逻辑,推动实践活动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知与行两者相互作用,辩证统一。具体来看,一方面是知行,即认识指导实践,确保方向与目标的正确性;反之是行知,即实践决定认识,检验理论与制度的正确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能正确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反之,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知行合一”遵循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知与行,高度统一,同心同体,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知行合一,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以天为则,以民为本,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思想,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之伺的协调统一关系。“天人合一”的精髓,体现为一种物我之间的通汇贯通,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价值观,是客观环境与人的生存、人的心态、人的力量相互包容、相互协调的一种平衡。“知行合一”重在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具有思想与行动、心性与修为、意愿与实践的高度一致性。这与中华人文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高度契合,同时,也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高度一致。毫无疑问,阳明心学的思想核心,在于知行合一。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项实践活动,高度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学做结合、知行合一的精神指引。我们倡导“知行合一”思想,强调的是建立在传统哲学理论基础上,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核心是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实际国情的深厚土壤,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这既是对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科学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摘编自王离湘《要正确理解“知行合一”思想的科学内涵》)材料二:“知行合一”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口诀,叫做“事上磨”。《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和弟子的一段对话。弟子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碰到事,不怕事,这颗心要到事上去磨炼,就像一把兵刃,要在磨刀石上磨炼才能锋利一样。王阳明被朝廷任命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上任第一天,“蓦有乡民千数拥入县门,号呼动地,一时不辨所言,大意欲求宽贷”。原来乡民们鸣冤,是因为庐陵这个地方不生产葛布,却要缴纳繁重的葛布税。王阳明表态:既然朝廷派我来庐陵县做父母官,如果确有不平、不是之处,我一定为大家做主。他立刻召集县府有关人员开会,了解到这葛布税并非国家应收的税种,而是宦官搜刮民财的一种恶劣手段。于是,他宣布,免去今年的葛布税。手下人都吓坏了:这得要担多大的责任与风险?王阳明给上级政府写了封信,言之凿凿,陈明利弊,既不卑不亢晓之以理,又不动声色摆出态度,最后以人情动之,面对奸宦,软硬兼施,竟然就这么轻松圆满地把事情解决了。知行合一,事上磨炼。首先是具备调查、洞悉全局的能力,然后就是敢于担当,碰到事不怕事,而且敢于迎难而上。神奇的是,他越是迎难而上,越是敢于担当,后来他遇到的困难越是迎刃而解。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力量,强大的“知行合一”的智慧。(摘编自《王阳明:知行合一,事上磨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夫之主张“行可兼知”,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均受到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影响。B.毛泽东提出的“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是对“知行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C.当下倡导的“知行合一”思想,是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对科学实践观的丰富、发展。D.王阳明认为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在实学中求知,显然把“行”放在比“知”更重要的地位之上。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体现了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认同与发展。B.“知行合一”的思想内涵与中华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高度契合。C.知知即认识再认识,行行即实践再实践,这说明认识过程和实践活动都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D.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知”与“行”,就是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3.下列选项,不能支撑“知行合一”观点的一项是(   )A.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B.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C.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D.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4.我们从“知行合一”的思想中能汲取怎样的智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两则材料都论述了“知行合一”,论述的侧重点和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巴尔扎克葬词雨果各位先生:①方才入土的人是属于那些有公众悲痛送殡的人。在我们今天,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不是统治人物,而是思维人物。一位思维人物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动。今天,人民哀悼的,是死了有天才的人;国家哀悼的,是死了有天才的人。②各位先生,巴尔扎克的名字将打入我们的时代,给未来留下光辉的路线。③巴尔扎克先生参与了19世纪以来在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一代,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④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他的理智是壮丽的、颖特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全部书仅仅形成了一本书:一本有生命的、有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化走动、来去,带着我说不清楚的、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慌与恐怖的感觉。一部了不起的书,他取名喜剧,其实就是取名历史也无不可。⑤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就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的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到目的地,抓住了现代社会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恶习,解剖热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与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天赋的自由而强壮的本性,由于理智在我们的时代所具有的特权,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了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心胸爽朗,摆脱开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研究,不像莫里哀,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起憎世之心。⑥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高大而又坚固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名声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大人物给自己安装基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⑦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希望再看一眼祖国,就像一个人出远门之前,要吻抱一下自己的亲娘一样。⑧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⑨唉!这强有力的、永不疲倦的工作者,这哲学家,这思想家,这诗人,这天才,在我们中间过着暴风雨的生活,充满了斗争、争吵、战斗,一切伟大人物在每一个时代遭逢的生活。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纷争与仇恨。他在同一天步入了光荣,也步入了坟墓。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在一起,熠熠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⑩你们站在这里,有没有羡慕他的心思?⑪各位先生,面对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些重大打击吧。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了,我就不疲倦地再说一遍吧。不!不是夜晚,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空虚,而是永生!你们中间有谁嫌我这话不对吗?这样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面对着某些显赫的死者,人更清清楚楚地感到这种理智的神圣命运,走过大地为了受难、为了洗净自己。大家把这种理智叫作人,还彼此说:那些生时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是灵魂!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一切虚构都消失了”是指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创作的结束;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而不是“虚构”的小说。B.第④段中“其实就是取名历史也无不可”,这里作者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比喻成一部历史著作,这句话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作品的浪漫主义精神。C.第⑥段“伟大人物给自己安装基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这句话的意思是巴尔扎克在思想和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他的创作给自己奠定了历史地位。”D.第⑧段中“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这里用诗化的语言,写出了巴尔扎克生命不长,作品却多,是对巴尔扎克的崇高评价。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的概括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样,都表达了沉痛悼念之情,对死者的伟大贡献,做出了崇高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对他们的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深远影响,做了深刻的阐发。B.作者把巴尔扎克与莫里哀和卢梭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巴尔扎克的成就与声誉远在二人之上,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比其他两位作家更有个性。C.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比喻句,使文章的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震撼力。D.这篇葬词语言质朴,如大河奔流,饱含着哲理的思考,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8.第⑤段“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请分析句中“揪”字的使用效果。9.请赏析⑪段划线句的语言特色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一)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益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蝎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选自《谏太宗十思疏》)(二)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