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一中2024届高三第1次联考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题,每题4分,共44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CBBDABCDAC1.D【解析】咖啡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大众消费型咖啡面向广大的消费市场,具有门店数量多、面向大众消费、价格相对较低的特点。主要消费对象为上班较为忙碌、追求效率的上班族,门店多选择在工作强度大、工作节奏快、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即中心商务区附近。故选D。2.C【解析】相较于其他两种服务策略的咖啡门店类型,潮流尝鲜型咖啡往往突出“潮流”与“口味新奇”的特点。A选项为大众消费型咖啡的主要消费群体。B选项体现的是高端咖啡的服务策略,对应小众精品型。潮流尝鲜的消费群体往往在较为闲暇的时段进行,主要集中在周末,D错。故选C。3.B【解析】骑楼的作用主要是遮阳挡雨。厦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A错;贸易活动会使当地的建筑风格受到影响,但形成某种建筑风格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该建筑形式是否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非主要原因,排除C;商住两用是骑楼的作用,并非形成这种建筑风格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B。4.B【解析】厦门从海岛发展为副省级城市需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共同作用。①厦门的市场不光在本地,而且地狭人稠也不利于城市发展;②天然良港为厦门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和贸易条件,但淤泥质海岸不利于海港发展;③海上贸易使厦门贸易活动活跃;④历史传承会带来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发展为副省级城市更要考虑的是经济影响和社会带动;⑤开放包容的投资环境会给厦门注入更多的经济活力;⑥侨胞的资金输入也会为厦门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故选B。5.D【解析】由于“小岛情节”阻碍和拖累厦门岛的发展,目前厦门岛内人口密度高,打破地域的限制才是厦门进一步发展最有力的措施。故选D。6.A【解析】结合图示的冰雹形成过程可知,冰雹的形成离不开充足的水汽、不断上升的强盛气流与下沉气流和重力作用的相互平衡。只有当上升与下沉往复发生时,雹体才能逐渐生长变大。上升气流是与下沉气流和重力作用进行力的对抗,即是所有冰雹孕育条件中较为苛刻的条件,故选A。7.B【解析】冰雹的形成离不开充足的水汽、不断上升的强盛气流与下沉气流和重力作用的相互平衡。夏季空气水汽充足,因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空气上下对流运动更加旺盛,利于冰雹的形成。故选B。8.C【解析】从冰雹形成过程示意图中可知,冰雹的形成与强烈的对流运动密切相关。强对流天气形成条件须相互叠加满足,较为苛刻,往往具有小范围、强度大、短时性、可预测性弱的特点。雹灾往往瞬时发生、短时消退,主要体现为雹体重力冲击的影响,且雹降落地表后很快融化,不易造成次生灾害。故选C。9.D【解析】根据图示信息,该地区亚热带物种丰富度自北向南递增,温带物种自北向南递减,位于亚热带物种与温带物种交融之处,可知该区位于我国南北分界。故选D。10.A【解析】由南向北亚热带物种减少,温带物种增加,气温变低、降水减少的水热条件变化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而对该区南北水热差异影响较大的是纬度和海拔。故选A。11.C【解析】读图可知,甲山地海拔高处的温带物种丰富度和总物种丰富度还很高,加之第9题提示该地区为秦巴山地,可推测林线海拔大致为1600米以上。故选C。二.非选择题(2题,共56分)36.(28分)【解析】本题以日本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为背景,主要考查人地和谐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动物蛋白主要来自海洋的原因。结合图文材料,主要从海陆面积(资源)分布不均、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陆表资源禀赋和人地矛盾等方面作答。(2)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海产品以鲜食冷食为主且口味清淡两个问题的原因。主要从海产品保险周期短、海产品品质、烹饪所需资源和口味分析。口味清淡还需从当地饮用水和饮食含盐度的地理背景去思考。(3)本题主要考查在特殊地理背景下对食物的处理工艺。应从当地饮食结构、食物加工保存条件、腌渍腊干的作用、农业区域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主要考查对当前国情下新的农业政策的适应性解读。“地产地消”如果同意可从“自产自销”模式的有利层面进行分析,如答反对,应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不适应的区位条件。参考答案:(1)岛国,四面临海,海域面积广阔;日本处寒暖流交汇处,鱼类饵料丰富,海产品丰盛;地狭人稠,加之山地地形为主,畜牧业较不发达。(每点2分,共6分)(2)鲜食冷食:运输距离短,品质新鲜;古时海洋受人类影响小,污染小;纬度高、水温较低,水产携带的病菌与寄生虫少;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本味;沿海地狭人稠,过度烹饪需消耗大量能源。(每点2分,共4分)口味清淡:沿海地区饮用水、食物等含盐度较高;食材新鲜,清淡饮食能体现食物本味。(每点2分,共4分)(3)中部地区动物蛋白来源少,须由沿海提供海产品;海产品上岸易变质,腌渍腊干利于海产品保存;腌渍腊干过程中能产生其他风味物质,口味更丰富;腌渍腊干可解决食物地域性、季节性不均的困扰。(每点2分,共6分)(4)(观点不得分,理由每点2分,共8分)赞同:减少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货物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价格;利于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减少农产品过度流通中产生的间接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直接拉动当地就业及经济发展;减少对外依赖性,保障社会稳定。不赞同:我国区域辽阔,各乡村环境差异大,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具有较强地域性,地产地消无法完全满足消费需求;各地农业发展条件不平衡,应扬长避短;地产地消不利于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发展;电子商务及配套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农产品流通成本降低。37.(28分)【解析】本题以陕北黄土丘陵地区为背景,主要考查黄土高原地区地形地貌及地质灾害,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突出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本题主要考查黄土强水敏性的原因。根据所学及材料信息,需要从黄土易受流水侵蚀的角度分析,主要从黄土质地、结构等方面作答。(2)本题主要考查陕北黄土丘陵地区多发地质灾害的地理背景,即成因分析。主要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和人类活动(植被破坏、工程建设等)两大角度分析。(3)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分布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根据左图信息进行分析,主要从分布范围、频次规律等空间特征总结。(4)本题主要考查水体在崩塌中的作用。主要根据右图信息及所学内容,从水对土体的含水率、土壤结构破坏、增加侧压力等方面分析。(5)本题主要考查溯源侵蚀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内容,从其对沟谷深度、高差的影响,具体对沟头、坡脚的作用等角度作答。参考答案:(1)黄土土质疏松,易受流水侵蚀;砂黄土粒,密度小、空隙大、胶结程度差;垂直节理发育,对流水的抵抗力弱。(每点2分,共4分)(2)该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强烈;梁峁遍布,地形坡度大,地表径流流速快;地表破碎,多碎屑物;开发历史较早,植被破坏或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加剧了地表结构的不稳定性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力等。(每点2分,共6分)(3)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地质灾害发生范围较广;频次分布不均,米脂到延安再到铜川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铜川为地质灾害高发区;其他地区地质灾害频次较低。(每点2分,共6分)(4)地表水经裂隙渗入土体,土壤含水率上升;因土壤强敏水性、遇水则溶,土体结构稳定性变差;随着裂隙灌入水量不断增加,孔隙水的侧压力增强,对土体破坏加剧,加速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坍塌的发生。(每点2分,共6分)(5)溯源侵蚀使得沟谷变宽变深,坡高增大、坡度变陡;沟头因溯源侵蚀而后退、因流水下蚀而后退抬高;坡脚因流水下蚀和掏蚀而变深等。(每点2分,共6分)
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中新课标高三一摸地理答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