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 生物解析

2023-11-12 · U1 上传 · 29页 · 1.3 M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初学调研测试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香瓜鲜嫩多汁,爽甜适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 )A.香瓜鲜嫩多汁,爽甜适口,是因其细胞化合物中糖含量最多B.Mg是构成香瓜叶片叶绿素的微量元素之一,与光合作用有关C.香瓜叶片内的大量元素N不参与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D.香瓜的遗传物质就是DNA【答案】D【解析】【分析】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详解】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B、Mg是构成香瓜叶片叶绿素的大量元素,B错误;C、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酶含有N元素,所以香瓜叶片内的大量元素N参与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C错误;D、香瓜为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为DNA,D正确。故选D。2.生物体内参与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可由单体聚合而成,构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和连接键以及检测生物大分子的试剂等信息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单体连接键生物大分子检测试剂或染色剂葡萄糖—①—②③蛋白质④⑤—核酸⑥A.①可以是淀粉或糖原B.②是氨基酸,③是肽键,⑤是4种脱氧核苷酸C.②和⑤都含有C、H、O、N元素D.④可以是双缩脲试剂,⑥可以是甲基绿和派洛宁混合染色剂【答案】B【解析】【分析】在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详解】A、由葡萄糖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是多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多糖,故①可以是淀粉或糖原,A正确;B、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连接,故②是氨基酸,③是肽键;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核酸包括DNA和RNA,其中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故⑤是8种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B错误;C、②是氨基酸,⑤是核苷酸,都含有C、H、O、N元素,C正确;D、蛋白质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故④可以是双缩脲试剂,甲基绿和派洛宁混合染色剂可以检测DNA和RNA,故⑥可以是甲基绿和派洛宁混合染色剂,D正确。 故选B。3.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骨架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B.核仁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组分,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醋酸菌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D.内质网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答案】C【解析】【分析】内质网主要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详解】A、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若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A正确;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其成分主要有DNA、RNA和蛋白质等,B正确;C、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增殖方式是二分裂,而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增殖方式之一,C错误;D、内质网是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单层膜的膜性管道系统,与蛋白的合成、加工及运输有关,D正确。故选C。4.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0~0.6mol/L)的蔗糖溶液处理了一批黄瓜条,按照蔗糖溶液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7组,一定时间后测定黄瓜条的质量变化,处理数据后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叙述错误的是( )注:黄瓜条的质量变化百分比(%)=黄瓜条质量变化/黄瓜条初始质量×100%A.实验后,第1~7组黄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升高B.本实验所用的黄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在0.4~0.5mol/L之间C.实验后,第1~7组黄瓜细胞的吸水能力依次降低D.该实验中涉及的半透膜指的是原生质层而不是细胞膜【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详解】A、黄瓜条的质量变化百分比大于0,细胞吸水,黄瓜条的质量变化百分比小于0,细胞失水,第1、2、3、4和5组黄瓜吸水,细胞液浓度减小,且吸水量依次减少,故实验后,第1~5组的细胞液浓度依次升高,6组和7组黄瓜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且失水量依次增加,故实验后,第6组~7组的细胞液浓度依次升高,且都高于前5组,因此,实验后,第1~7组黄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升高,A正确;B、蔗糖溶液浓度为0.4mol/L时,黄瓜细胞吸水,蔗糖溶液浓度为0.5mol/L,黄瓜细胞失水,其细胞液浓度在0.4~0.5mol/L之间个某个浓度,既不失水也不吸水,B正确;C、实验后,若第6组和第7组细胞(都失水)没有死亡,由于第1~7组黄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升高,所以吸水能力依次升高,C错误;D、该实验中涉及的半透膜指的是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而不是细胞膜,D正确。故选C。5.下图1为酶的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示意图,多酚氧化酶(PPO)催化酚形成黑色素是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引起果蔬褐变的主要原因。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PPO活性的大小,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并对各组酚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1模型推测,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降低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B.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与高温抑制酶活性的机理相同,都与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有关C.图2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而PPO的初始量、pH等属于无关变量D.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时,应在40~50℃间设置多个温度梯度进行实验【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底物的竞争力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即底物浓度的增加能缓解竞争性抑制剂对酶的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即使增加底物浓度也不会改变酶促反应速率。【详解】A、图1所示,酶的活性中心有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降低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A错误;B、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其机理与高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似,B正确;C、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酶的种类,而PPO的初始量、pH等属于无关变量,C错误;D、根据图2结果可知,只研究了20—50℃范围内的酶活性,由于高于50℃的酶活性未知,故若要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时,应在30—50℃间设置多个温度梯度进行实验,并在大于50℃也进行梯度温度的实验,D错误;故选B。6.在NaCl胁迫下,植物细胞中的H2O2增多,并通过调节相应膜蛋白的功能提高耐盐能力(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1提供活化能,催化O2的生成反应B.蛋白质2被H2O2激活后,与Ca2+结合使Ca2+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C.蛋白质3运出Na+不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D.缺氧条件下,细胞呼吸速率下降,细胞耐盐能力降低【答案】D【解析】【分析】四种常考的“膜蛋白”及其功能区分:(1)糖蛋白:信号分子(如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2)转运蛋白:协助跨膜运输(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3)具催化作用的酶:如好氧型细菌其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可存在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用于主动运输等)。(4)识别蛋白: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如精卵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等)。【详解】A、蛋白质1为酶,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B、蛋白质2为Ca2+通道蛋白,通道蛋白不会与Ca2+结合,B错误;C、蛋白质3运出Na+需要消耗能量,由H+浓度差提供,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D、缺氧条件下,细胞呼吸速率下降,产生的ATP减少,最终影响钠离子的运出,细胞耐盐能力降低,D正确。故选D。7.为探究十字花科植物羽衣甘蓝的叶片中所含色素种类,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色素分离实验:将其叶片色素提取液在滤纸上进行点样,先置于用石油醚、丙酮和苯配制成的层析液中层析分离,然后再置于蒸馏水中进行层析,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1、2、3、4、5代表不同类型的色素。分析错误的是( )A.色素1、2、3、4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色素5易溶于水B.色素1、2、3、4可能分布在叶绿体中,色素5可能存在于液泡中C.色素1和2主要吸收蓝紫光,色素3和4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D.色素1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色素4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答案】D【解析】【分析】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率快,反之则慢。【详解】AB、1、2、3、4在层析液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推测是光合色素,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分布在叶绿体中;根据在蒸馏水中的层析结果说明,色素5可以溶解在蒸馏水中,推测其可能是存在于植物液泡中的色素,色素5易溶于水,AB正确;C、色素1、2、3、4是光合色素,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1和2即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色素3和4即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C正确;A、根据层析的结果,色素1距离起点最远,说明色素1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而色素4距离起点最近,说明色素4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D错误。故选D。8.某研究小组将一部分酵母菌细胞破碎形成匀浆并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细胞溶胶和线粒体,然后与完整的酵母菌一起分别装入①~⑥试管中,各试管加入不同的物质并控制反应条件,观察各试管反应情况,具体如下表所示。之后,以小鼠肝脏细胞为材料,按相同方法重复上述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类别细胞溶胶线粒体酵母菌①②③④⑤⑥葡萄糖—+—+++丙酮酸+—+———氧气+—+—+—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A.根据试管②④⑥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B.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④⑥C.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①⑤D.用小鼠肝脏细胞重复实验,能得到与酵母菌实验相同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分别为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两个阶段都发生细胞溶胶中。【详解】A、②试管在细胞溶胶中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④试管在线粒体中不能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⑥试管在酵母菌(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均具有)中能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故根据试管②④⑥的实验结果,能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正确;B、酒精是无氧条件下,在细胞溶胶中产生,②试管中进行了无氧呼吸,能够产生酒精和CO2;④试管在线粒体中不能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⑥中酵母菌利用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故会产生酒精的是②⑥,B错误;C、有氧条件下,在线粒体中产生CO2和H2O,①试管在细胞溶胶中不能利用丙酮酸进行有氧呼吸,不会产生CO2和H2O;③试管在线粒体中能利用丙酮酸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会产生水和CO2;⑤试管在酵母菌(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均具有)中能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CO2,因此,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③⑤,C错误;D、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而小鼠肝脏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用小鼠肝脏细胞重复实验,不能得到与酵母菌实验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