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2023-11-12 · U1 上传 · 13页 · 40.1 K

2023年秋季鄂东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中联高三语文试卷命题学校:黄冈中学审题学校:孝感高中考试时间:2023年11月1日上午0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乌梅30g、陈皮8g、薄荷8g、桑葚8g、山楂20g、甘草5g……这段时间,一服酸梅汤的中药饮方火出圈,成为风靡网络的“时尚养生方式”。可以现熬现喝,甚至还能根据个人体质调配药材,如此实惠、方便又好喝的中药茶饮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令广大网友感叹“原来打败奶茶店的居然是中药房”。在奶茶、汽水、咖啡等饮品研发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各种花式新品也令广大消费者应接不暇、褒贬不一。这种情况下,早就拥有极高国民度的酸梅汤又何以迅速“突出重围”、收获广泛好评?事实上,这恰恰反映出大众心底对国内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可。从客观角度讲,相较于市面上许多商业化产品可能含有的添加剂及食品安全风险,中药饮方具备药理学原理,材料安全透明,让人喝着放心,更能赢得消费者青睐。从现实反馈看,许多人品尝中药版酸梅汤后纷纷表示其“风味独特”“价格美丽”“健康养生”,完全凭实力打败市面上各种甜腻饮品,更“点亮”了传统配方的“当代优势”。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一服中药饮方之所以不必费心营销就能持续热卖,一定程度上还源于年轻群体对中医药文化的热情呼应和积极推广。如今,有更多年轻人愿意亲近中医药文化。面对底蕴深厚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他们更乐于主动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培养自身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向往和美好旨趣。无论是开方抓药还是记录感想,其实都是他们主动亲近、学习、理解、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其效果价值往往更胜于传统形式的科普与说教。在更大意义上讲,此次中药饮方的火热,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展现自身时代活力与价值的案例。这同样启发我们,要想更好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不妨让其更主动贴近当代人的工作生活,用中医药的文化魅力和真材实料吸引大众关注、感悟其中内涵。在这方面,已有不少中医借助网络,在社交平台上成为“网红”,以专业知识开展科普、讲述养生之道,收获各年龄群体的欢迎。中药版酸梅汤供不应求、掀起社交媒体热潮的事实更有力说明,这届年轻人有自己的方式把优秀传统文化“宠成时代顶流”。相信在广大公众的普遍热情、包容与探索中,中医药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展现自身底蕴、凭实力“出圈”,激发更大的时代魅力与光彩。(摘编自陈之珙《年轻人中意中药饮方,优秀传统文化时尚不减》)材料二: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诺奖,令公众重新审视土生土长的中医药。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但这个礼物却是“免费”的。尽管青蒿素是我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后注册批准的第一个新药,也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为数不多的创新药,但由于历史原因,青蒿素的知识产权被跨国药企所占有。幸运的是,诺贝尔奖承认了屠呦呦的首创性,认为她在青蒿素研究中具有无可争议的“三个第一”。40多年后,这项拯救上百万生命的成果,才被盖上了“中国印”。然而,中国创新的成果,不能总寄望由国际性的学术荣誉来认可;中国创新的资源,也不应常用“秘不示人”来保护。屠呦呦获诺奖,青蒿素进入大众视野,提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以有效措施,开发和保护中医药这一宝库?我们对中医药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还缺乏有效的开发和保护手段。以“汉防己”为例,这种防己科植物分布于中国南部,它的提取物汉防己碱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埃博拉病毒候选药物。然而,这项成果并不姓“中”,是美国和德国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中药提取物如此,中药复方境况也让人担心。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洋中药”纷纷在我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中医药竟成了国外企业的摇钱树。比如,不少国人去日本不仅抢购马桶盖,还会扫货汉方药。这就源于日本对《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等古籍中所载古汉方的开发。尽管屠呦呦称,阅读了2000多本中医古籍才找到青蒿素的提取办法,但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寻找创新药,这种“笨”办法仍不啻为一条捷径。西方传统筛选新药方法如同大海捞针,一些发达国家因而凭借技术优势,大力发掘世界各地的传统药物。如果我们捧着金饭碗,却既不愿花笨功夫,也缺乏新手段,拿不出几个像样的一类新药,还得花高价进口原研药,这实在让人汗颜。中医药属于国人的原创知识,可惜的是,因为保护不当,成了“无主公地”,被疯狂攫取无偿开发。另一方面,流传于民间的中医偏方、验方,受相关政策的制约,应用空间越来越小;一些验方秘不外传,也只能老死山林、悄然泯灭。中医药的开发利用,不只是加盖“防盗水印”,撑开法律“保护伞”,让中医药姓“中”,为人类健康造福,刻不容缓。(摘编自《如何为中医药盖上“中国印”》)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药版酸梅汤风行,不仅折射出当代人追求养生的理念,也展现出中医药文化的丰厚底蕴。B.与商业化产品含有添加剂不同,中药版酸梅汤用料上安全透明,大大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C.尽管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对于传统中医药这一宝库的开发和保护任重而道远。D.科技助力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是发展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向。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药版酸梅汤的凭实力“出圈”,说明利用中医药饮方培养人们对优秀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成为一种可能。B.中药版酸梅汤的热卖,说明中医药文化始终坚守的健康养生理念与实践经验与当下的时代节奏和大众需求相契合。C.不少“洋中药”在我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说明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药品管理法案方面存在着不小的漏洞。D.屠呦呦在阅读了两千多本中医古籍之后才找到青蒿素的提取办法,折射出我国在发掘新药品的技术方面存在不足。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大众心底对国内中医药传统文化关注与认可”观点的一项是()A.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已经建成中医馆达四万余家。B.不少中国游客前往日本旅游,它们不仅疯狂地扫货马桶盖、药妆等,还会扫货日本随处可见的汉方药。C.“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自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以来,目前参观游客人数已超过50余万人。D.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其显著的临床疗效成为抗疫“中国方法”的重要体现。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屠呦呦在《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写道:“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在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刻,我从传统中医文献中获得新的灵感与启示。”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谈谈屠呦呦的这段言论对开发和保护中医药这一宝库有何启示。(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山兄弟卞毓方天生一个小可怜。貌似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但头顶光光,一毛不生。眼皮奔拉,遮住瞳仁,仅仅露出一条缝,乡人形容是用芦柴篾子划的。个头矮小,六七岁了,看上去只有三四岁,走路倒蛮快,落地无声,穿檐过屋如风,状如小老鼠。衣服嘛,衫不像衫,裤不像裤,是他娘捡邻家孩子穿剩的破烂。老家是阜宁陈良,三岁时,也就是1953年,随父母搬来合德。都说这是新兴的镇子,有奔头,有发展,没承想四岁那年,父亲患食管癌病逝,撇下他和十二岁的哥哥、三十出头的娘。政府济弱扶倾,每月无偿划拨五斤白砂糖,供小山的娘制成糖球销售,赚点糊口钱,哥哥四处打小工。他稍微长大点,便每天挎个竹篮,上街捡煤渣,捡烟头。早饭是没得吃的,中饭、晚饭有一顿没一顿地凑合着。“小山,你来。”西邻大妈叫他。他嗖嗖地跑过来了,他知道准有好事。“今天煮鱼,帮我上街买五分钱糖色酱。听清,三分钱酱,两分钱糖色。”大妈递过来一角钱。那多出来的五分,就是跑腿费了。小山的娘去码头洗衣服,西邻大妈随即跟过来,洗青菜、萝卜、山芋,临了,总会往小山娘的洗衣盆里塞点儿杂七杂八的东西。小山捡的煤渣,一斤卖二分钱,捡的烟头,剥出烟丝,晒干,一包卖五毛钱。他常把煤渣分给西邻大妈,烟丝分给西邻老爹,不要钱。后来,娘改嫁。再后来,他与娘随继父下放陈洋镇开洋村。临走那天,向西邻告别,细细的眼角噙着豆大的泪珠。这是我童年的往事。西邻大妈是我的母亲,西邻老爹是我的祖父。记得祖父曾把小山叫过来,在纸上写下他的名字“刘古山”,一字一字地教他认,末了叮嘱:“记住了小山,你的名字,就是你的脸面。”过了一年,我也离开合德,北上京城求学。从此尘海茫茫,音断信绝,然内心深处,始终晃动着那个羸形垢面的“小可怜”。小山后来怎样了?后来,他还有后来吗?“后来”来了,癸卯三月返乡,一天晚上,我和从前的邻居张长庚兄弟小聚,提起刘古山,长庚说,他已搬回合德,就住在我家后边。我拉了长庚,冒雨前去寻找。二层小楼,临街。敲门,无人应。街坊大嫂热情,帮忙拨打他的手机,终于接通电话,下楼开门。我先发制人,一把拉住他的手,问:“你还认得我吗?”他愣了一下,定睛,左瞧,右瞧,惊呼:“卞三哥!卞毓方!”笑容和热泪霎时涌出,他是,我也是。屈指算来,这一别,整整一个甲子。他能认出我,证明我变化不大。我却无论如何也认不出他。你怎么看,都看不出他是昔日那个“小可怜”。灯光下,他如霜的白发,宽阔的前额,轩昂的鼻梁,方挺的下巴,衬上酡红的脸庞,透出一股神气、福气。坐定,环顾室内,这是一家汽车出租公司,装潢考究,四壁挂满了锦旗。我顾不上寒暄,单刀直入,问:“古山兄弟,看来你后福不浅,你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三哥,不瞒你说,刚到农村那会儿,苦哇!”古山讲,“娘和我,属于弱劳力,干一天活儿,工分值很低。过年,连块豆腐也买不起。亏得古才哥哥从合德带来两斤茨热,勉强过个春节。”“你是如何转运的?”我问。“人家怕苦,我偏找苦。我人瘦,但身子结棍;我块头小,但脑瓜聪明。第二年,我专挑重活、难活,别人不干的,我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伙儿评我为劳动积极分子。”劳动,这是实打实,硬碰硬。看不出他精头细爪,骨瘦如柴,竟有金刚之魄,罗汉之魂。赞!“学习‘老三篇’——《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我没念过书,不识字,但记性好,人家读,我听,三篇文章,听几遍,就背上了。我又加背了一篇《反对自由主义》。村里轰动,树我为典型,我成了市里的学习标兵,后来又加入村里的文娱宣传队。”“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听你谈话,肚里已有些墨水。”我满怀兴味,“你是怎样摘掉文盲帽子的?”“我能背,自然就会照着‘老三篇’一字一字认。‘老三篇’认完了,再认《反对自由主义》。四篇认全了,文化就有了基础。”高,这是“曲终收拨当心画”,这最后的一“画”落在了文化。“当到市里标兵,领导培养我入党,让我抓队里生产,抓财务管理。我不懂账务,就跟县里一位专业会计学习借贷记账法。后来村里考会计,一百分的卷子,实践部分占四十分,借贷部分占六十分,几位老会计拿了前面四十分,我拿了后面六十分,我得了第一,当了总账会计。”总账会计,这是真本事!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今话则要说“穷不过二代”。古山十八岁结婚,妻子是老家陈良人。岳母嫌他眼睛小,他就去医院动了手术,改变了因不良发育而被掩盖的明眸,开始睁大眼睛看世界。生两子,随时代的节拍,出息成了商界精英,一个在盐城,一个在合德。孙辈有四,大孙子本科毕业后去国外读硕士,两个孙女,都已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最小的孙子在读初中。如今,老两口退休无事,在镇上帮二儿子照应门市。曾经,看“山”是“山”;如今,看“山”不是“山”;站远一步,站高一步,看“山”又是“山”。(摘自《光明日报》2023年9月8日,有删减)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的描写,不仅刻画出古山兄弟骨瘦精干的特点,也交代了他年少时的偃蹇困顿。B.古山兄弟把煤渣和烟丝分给西邻大妈和西邻老爹,体现了邻里友睦和古山兄弟知恩图报。C.拉着长庚冒雨前去寻找古山兄弟,体现了“我”急切地想知道古山兄弟后福不浅的原因。D.看到古山兄弟儿孙满堂,事业有成,平淡无华的言语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