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高中教学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解析

2023-11-12 · U1 上传 · 21页 · 1.2 M

2023—2024学年度(上)四校联考第一次调研考试高三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出现简单质朴的“龙”的形象至今,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一直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观察图1、图2,可以看出图1红山文化遗址图2甲骨文“龙”出土的C形玉龙A.玉器崇拜的统一性 B.民族文化的多源性C.文字书写的传承性 D.中华文明的延续性2.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始皇帝并吞六国之后,进而废置各国的王室和封建贵族,并由秦国的官僚处理政事,这项激烈的措施使得这些牺牲者感到难以忍受之苦,这些强硬作风使他们因敏锐地感受到失去独立而更加难以忍受。”由此可知,秦二世而亡()A.在于凝聚力的缺失 B.统治者的残暴是主因C.源于统治疆域扩大 D.由治理举措过激而致3.贾谊《论积贮书》指出:“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贾谊的观点旨在强调()A.粮食安全于国之重要 B.汉初国力衰微的事实C.实行农商皆本的急迫 D.国家四方皆敌之困境4.东汉末年,汉灵帝采纳宗室刘焉的建议,任用宗室、重臣出任州牧,使之成为一州军政长吏、郡太守的上级,州也逐渐演变成了行政区。此措施()A.是对郡县制的彻底否定 B.埋下了地方割据隐患C.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 D.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战火连绵,政局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是()A.政权并立与文化停滞 B.开放包容与对外交流C.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6.科举制度“是对门阀制度的一种否定,是对文官政治的强化,是传统中国将帝制政权向中下层知识分子开放的重要方式”。这说明,科举制()A.消除了门阀政治残余 B.弱化了皇权专制统治C.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D.强化了崇文抑武政策7.金朝初年实行带有氏族残余的贯族会议制度。金熙宗即位后进行了改革,在中央设置三省六部制,将原女真、辽和宋的官职依照新制统一换授,实行封国制度,规定百官的仪制与服色,史称“天眷新制”。据此可知,“天眷新制”()A.促使金朝步入文明时代 B.利于少数民族封建化C.旨在消除贵族制度残余 D.实现了金朝长治久安8.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当时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的机构是()A.北庭都护府 B.宣政院 C.宣慰司 D.理藩院9.宋代盛行论财婚姻,商人“榜下捉婿”成为一种婚姻文化,这一现象遭到士大夫的批评。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这反映了当时()A.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显著提升 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观念冲突C.门第族望不再是婚姻的要求 D.科举改革导致社会阶层流动10.图为辽宁北票十六国时期北燕重臣冯素弗墓出土鸭形玻璃注,其工艺属于罗马吹制技术。据考证,此时期我国虽已掌握加工玻璃的技艺,但尚不具备制作如此复杂的玻璃工艺制作技术。该文物能够佐证当时()A.丝绸之路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B.东北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C.玻璃制品应用于普通民众生活 D.统治者不断推动民族交融11.明末清初,广东南海、顺德等县兴起了“废稻树桑”“废田筑塘”的热潮,或将“果基鱼塘”改为“桑基鱼塘”,到清代中叶,形成了“田地一千数百余顷”的专业化桑蚕区。这一现象()A.导致了清代粮食危机 B.冲击了传统自然经济C.源于玉米的广泛种植 D.促进了对外贸易繁荣12.现存最早的密折是康熙朝的。康熙帝创立密折是希望通过暗中指定少数亲信,不时把地方上的所见所闻秘密进行汇报,以及时了解地方民情、掌握地方大员动态的一种尝试和探索,而拥有秘密奏事权的局限于康熙帝的亲信官员。据此可知,密折制()A.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B.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C.是中央管辖地方的最有效途径 D.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1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中‘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其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小变仍亡”的主要原因是()A.未能创建近代民族企业 B.未能改变封建专制统治C.学习西方近代民主政治 D.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兴起14.1933年毛泽东在《长岗乡调查》中提到长岗乡人民生活水平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人民群众有肉吃,有衣穿;赣西南(特委)刘士奇的报告中也提到,苏维埃区域的农民在经济上摆脱了以前被剥削的局面,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带领人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B.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5.如图所示为上海画家鲁少飞于1937年年底创作的一幅漫画《制日寇死命的华北游击战》,描绘了中国士兵骑着战马勇敢冲锋砍杀日寇的景象。该作品反映了当时()A.日军速战速决企图破产 B.敌后战场备受社会的关注C.百团大战取得显著成效 D.中国人民强烈的抗争愿望16.抗战期间,《义勇军进行曲》逐渐成为“最流行抗战歌曲”。在1948年“反美运动”期间,中国民众将曲谱重新填词,改作《反美帝扶日进行曲》。随后国民政府出台“禁止广播不良歌曲”清单,《义勇军进行曲》名列其中。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现破裂 B.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C.国民党重视人民群众的要求 D.政府主导歌曲传唱程度二、非选择题17.“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严格来说,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要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分了。——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五代时期,政治上有两大祸患:一是心腹之患,即禁兵;二是肢体之患,即藩镇。……为解决“肢体之患”,宋初名相赵普献上了“三大纲领”即“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纲领实施后,“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张其凡《中国大通史宋》(1)阅读材料一,写出“封建的统一”所指的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秦朝中央与地方政治制度“大变动”的相关史实。(2)阅读材料二,指出宋初“制其钱谷”具体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宋初“三大纲领”实施的影响。18.历史上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经历等存在争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史》是清代官修正火,自顺治二年(1645年)开始编纂到乾隆四年(1739年)最后定稿,历时94年。《明火》中关于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整理如下次数出发时间返回时间第一次永乐三年(1405)永乐五年(1407)第二次永乐六年(1408)永乐九年(1411)第三次永乐十年(1412)永乐十三年(1415)第四次永乐十四年(1416)永乐十七年(1419)第五次永乐十九年(1421)永乐二十年(1422)第六次永乐二十年(1422)第七次宣德五年(1430)材料二1930年,在福建长乐县城南山发现《天妃灵应之记》碑(注:天妃即妈祖)。该碑立于宣德六年(1431年),碑文记述了郑和奉命率领舟师出使西洋的情况。碑文摘要如下第一次永乐三年,统领舟师,至古里(在今印度西南部)等国。时海寇陈祖义聚众三佛齐国(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劫掠番商,亦来犯我舟师,即有神兵阴助,一鼓而殄灭之,至五年回。第二次永乐五年,统领舟师,往爪哇、古里、柯枝(在今印度西南部)暹罗(今泰国)等国。王各以珍宝、珍禽、异兽贡献,至七年回。第三次永乐七年,统领舟师,往前各国,道经锡兰山国,其主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赖神显应知觉,遂生擒其王,至九年归献,寻蒙恩宥,俾归本国。第四次永乐十一年,统领舟师,往忽鲁谟斯(在今伊朗东南)等国。其苏门答刺国(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有伪王苏干刺寇侵本国,其王安奴里阿比丁遣使赴闾陈诉……生擒伪王,至十三年归献。第五次永乐十五年,统舟师往西域。……(各国)或遣王男,或遗王叔、王弟,贵捧金叶表文朝贡。第六次永乐十九年,统领舟师,遣忽鲁谟斯等国使臣久侍京师者,悉还本国,其各国王益修职贡,视前有加。第七次宣德六年,仍统舟师,往诸番国,开读赏赐。驻泊兹(长乐)港,等候朔风开洋。思昔数次,皆仗神明助佑之功,如是勒记于石。(1)关于郑和下西洋时间的不同记述,你认为哪则材料可信度更高,为什么?(2)试对《天妃灵应之记》碑的历史价值作出说明。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结合材料,以“铁路·缩影”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广州成为我国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世界级的商港,其贸易范围之广、商业发展之盛、经济作用之重,大大超过前代。北宋时期西夏崛起导致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宋政府规定“由广州路入朝……不得于西蕃出入”。雍熙四年(987年),宋太宗派遣内侍持救书和金帛“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宋代广州,子城为三城核心,官街区以经略安抚使司为中心,居于北部,朝南而治;而番禺县署和许多官员住宅却安排在东城,将交通便捷、位置优越的大片南部子城区域让位于商业区。西城因商业而兴,是主要的商业区和蕃商居住区。宋代广州形成了内外八港、城外三豪、城内六脉的水系格局,基本确立了广州港口城市的空间形态。广州的商业街市依托于大大小小的水道,形成以东豪、西豪和南豪为骨架,以珠三角细密水网为毛细血管的分布形态。随着对外贸易和海洋开发的日趋活跃,海神崇拜越来越流行,广州的真武大帝信仰、普陀山的观音信仰、湄洲岛的天后信仰,都是在宋朝兴起和盛行的。广州的地理区位宋代广州城市格局——摘编自孙振亚《商业贸易影响下宋代广州城市风貌特征》材料二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广州城市的近代化也在这一阶段全面展开。据不完全统计,仅机器制造、火柴、橡胶、机器修理、纺织针织几个门类,1914—1921年间新办的企业就有20多家。1898年中国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广州开设分行。民国建立后,城乡分治和实行地方议会政治的呼声更加强烈,政府层面的酝酿筹划也一直在进行之中。到20年代初,州已有各类新式学校270所,据不完全统计,“民国初年,仅广州市就有书局约102家”1918年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后,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更加重视,决定实施近代广州第一个大的市政建设工程。与此同时,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在城市中的活动和影响力也明显增强,这一时期出现的众多新式社团、政党、学会、研究会、讲习所之类的组织,基本上都是他们的活跃之地。——摘编自赵春晨《晚清民国时期广州城市近代化略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广州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商业贸易对广州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广州城市的近代化的表现。(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认识。 2023—2024学年度(上)四校联考第一次调研考试高三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出现简单质朴的“龙”的形象至今,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一直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观察图1、图2,可以看出图1红山文化遗址图2甲骨文的“龙”出土的C形玉龙A.玉器崇拜的统一性 B.民族文化的多源性C.文字书写的传承性 D.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出现简单质朴的“龙”的形象,后来甲古文中也出现“龙”字,逐渐演化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