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24届高三年级TOP二十名校调研考试四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需要指出的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在丝绸还未成为主要贸易商品之前的远古时期就已存在。草原之路与绿洲之路的出现正是这种交流存在的具体表现,它们可谓是丝绸之路的前身。草原之路通常是指始于中国北方,经蒙古高原逾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进入中亚北部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到达多瑙河流域的通道。这是古代游牧民族经常迁徙往来的通道。绿洲之路是指位于草原之路南部,由分布于大片沙漠、戈壁之中的绿洲城邦国家开拓出的,连接各个绿洲的一段段道路和可以通过高山峻岭的一个个山口,这条通道逐渐成为欧亚大陆间东西往来的交通干线。文献记载表明,先秦时期的黄河流域就与葱岭以西地区有较密切的联系,而遥远的古希腊也具有对远东地区的模糊认识。斯基泰人的东迁南下对于中亚和南亚的人种与文明有着深刻影响,这表明中原与西方的交通道路在远古时期便实际存在。古代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与丝绸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春秋战国开始,东西方之间已经沿着如今被称为“丝绸之路”的欧亚大陆交通路线开始了丝绸贸易,丝绸成为了这条道路上的主要商品,以致后世将中国与中国周边世界的交流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它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存在于中西方历史的长河之中。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丝绸之路和经营西域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远古交通道路的重新认识和拓展,但更重要的意义是,中原地区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外部世界并延伸本土文化的活动空间。此后,各朝政府都延续了这种对外交往的传统,并于唐代达到顶峰,从而形成了地中海地区、阿拉伯地区以及波斯、中亚、南亚、东亚往来互通的交流格局。西方各地区的文化汇入中国,成为中国文化更新的重要动力,中国的特产渐次西传,在很多方面影响了西方诸地的生活习惯。(摘编自张国刚《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材料二:今天的“一带一路”不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建再造。丝绸之路这条道路历史上早就有了,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境外对中国的丝绸有需要才形成的。查中国的古籍,是找不到“丝绸之路”这个词的。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到中亚考察,提出约在公元前2世纪,存在着一条“丝绸之路”。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谁命名的问题,而是说明中国人以前并没有这样的自觉性。这些历史现在有些人不清楚,还以为是中国人为了卖丝绸才开了丝绸之路。今天的“一带一路”不是历史上概念的复制,而是中国自觉地向外发展,主动要与世界融为一体。借鉴其他世界的文明可以让我们更能看清自己,纠正自己发展中的偏差。我们今天提“一带一路”就是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要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形成经济发展带,组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全是平等的,互助的。有些人把“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这是错误的。因为对历史的误解,使得我们的观点会有偏差。比如我看到有幅漫画,画的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运了各种各样的物资,这是不可能的,运丝绸之外的东西是赚不到钱的。这样时间长了,就会误导公众,也容易让人产生“马歇尔计划”的联想。其实完全不是这样,今天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完全不同,我们是平等基础上的利益共同体的和平发展,是建立在双方互惠互利平等基础上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启示是,积极、平等、和平的传播,注重文化交融。实体的、大众的文化传播的速度和接受程度相对比较快一些,而抽象的、观念上的文化传播则相对比较慢。历史上一些宗教、价值观、意识形态的传播往往是通过武力或者是金钱实现的。而今天我们则不是以强制手段或者军事力量将文化强加给外国,而是用说明的方法,介绍、展示中国,为有兴趣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们提供帮助和平台。中国应该更多地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责任,在传播文化中首先是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化,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不是排他,而是“各美其美”;不是谁压倒谁,谁代替谁。其次是互相了解和欣赏“美人之美”。我非常赞同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认为今天的“一带一路”更多地在于一种合作、共同发展的精神,而并非具体哪条路。(摘编自葛剑雄《“一带一路”更在于精神》)材料三: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但事实上,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恢复和发展自身实力,因此美国提出许多苏联无法接受的苛刻条款,最终使其和其东欧卫星国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摘编自“百度词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草原之路和绿洲之路远古时期即已存在,是古代丝绸之路出现前沟通中国与西方的重要交流通道。B.唐代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巅峰时代,其文化扩展到当时中亚及欧洲等诸多区域。C.丝绸之路虽然早已存在,但因为它的命名权被西方人占得先机,所以中国人失去了这一命名机会。D.“马歇尔计划”实施时间长,投入资金巨大,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丝绸之路,前者谈源起和意义,后者谈命名和人们的认知。B.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谈及“马歇尔计划”,但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前者是为了与“一带一路”作比较,后者是材料阐述的对象。C.西方人理解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后,就开始喜欢中国的书画、京剧等众多艺术形式。D.最初,美国也曾想通过“马歇尔计划”对苏联进行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援助,但因其条件苛刻而被苏联拒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最后一段核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A.广地万里,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汉书·张骞传》·B.胡人见锦,不信有虫食树叶吐丝而成。——《法苑珠林》C.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李白D.色诺芬,我喜欢那由丝绸制成的宽大上衣。——希罗多德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答:5.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以及“协和万邦”等理念,这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有着怎样的体现?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6分)答:(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种一棵树邓文静从田地里荷锄挎筐归来,乡亲们蔫头耷脑,和田地里受害的庄稼一个模样。又是一个坏年景!他们把这该死的风沙在心里诅咒了上百遍。“种一棵树吧!”祖父对祖母说,对所有人说。那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可每个人都听得很真切。祖母伸出手来,好像要抓住什么,可是伸了一半又停住,凝固成一朵半开半合的花。半晌,祖母用力地点点头;冯三慢慢收回腿挺直身子,他挠了挠头,嘿嘿地笑了:“哟,种树,没那闲工夫呀!”乡亲们张了张嘴,声音却卡在了喉咙里——沉默不语,这是村里人从心里一点一点长出来的痂,这些痂硬成铠甲,保护他们进退自如。多年未变。月朗星稀的夜里,趁着风沙还没缓过劲来,祖父和祖母招呼着孩子们,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树。树种了很多,一直种到冯三的家门口。接下来的那些年里,风沙依然按时来访,它春天来,秋天也来;白天刮,晚上也刮。祖父依然自顾地种树,他在家里种树,去田间地头种树,更多的是在沙窝子里种树。几年后,风沙没变,小树苗却长成了大树。这些树,让风沙逐渐失去了它的威胁——祖父家的门,再也没被风沙堵住过;家里干净了许多,茶几上、碗柜里、被窝里,也寻不见沙粒的影子了。而沙窝地的那些树,在与风沙的斗争与磨合中蓬勃地生长着,它们用十几年的时间达成了和解——风沙向后退了几十里,树木长高了几十公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一年秋天的午后,当毁拉着布鞋、叼着根草棍晒太阳的冯三看到祖父田地里的庄稼长得郁郁葱葱,而自己田地里的庄稼长得稀稀拉拉时,他眯着眼睛,伸长了脖子看着那一棵棵树,一怔,他接连后退几步,随即一拍大腿,喊了一声——树上的鸟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冯三捂着嘴,挪开几步后放手笑了起来,他一溜小跑回了家,扛起铁锹出了门。冯三上山种树去了!云彩吐出太阳,人们卸去铠甲,小村也似乎在一夜之间醒了过来。没有人召唤,没有人呼喊,大家都扛起铁锹来种树。正在种树的祖父停了下来,他站在树荫下,看着忙忙碌碌的乡亲们,左腮不凹不凸,右腮不凸不凹,脸上平静得看不出一丝悲喜,那是祖父在看眼前。几年的工夫,小村、沙地、山岗,被一棵棵树慢慢点绿了,它们舒筋展骨,有了前些年不曾见过的生机与绿意,长出了不曾有过的骨骼与肌肉,窜出了罕见的热闹与声音。家家房前屋后都是树,漫山遍野也是树,这些树木绿色卫士一般守护着小村,守护着这片土地,风沙远远地张望着,不敢肆虐了;田地里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乡亲们看天的眼神也是舒展的——这天是他们的天,地也是他们的地。人们笑了,祖父也笑了——他们在土地里书写人生,生生不息。小村就这样慢慢地接受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村子里的一些人死去,一些人出生;有的人走出去,也有人走回来。几十载春秋,树木一岁岁地往天上走,带走了祖父——他一个人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可那个声音还在。如今,那个声音总会翻山越岭而来,来敲家里的门。父亲就是听到这个声音,在这种召唤下,带我来看祖母,带我来到这片小树林的。看着眼前的这片绿,我耳边响起祖父爽朗的笑声,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可我知道,这片绿,距离那时候的绿,又多走了二十几年的路。这是我第一次带你来这里呢,父亲说。我愣住了,忽然想起我六岁时的那个清晨,不是祖父带我来过这里吗,难道我不曾来过这里,那些过往都是我梦里的情形吗?我不知道。没人能给我答案。我试着回到我以前走过的每一个日子里去翻找我和祖父一起种树的时刻,什么都没有找到。可是我总觉得自己来过这里,祖父也曾经对我说过什么,在那个漫天黄沙里,祖父拉着我的手,对一个年幼的孩子轻轻地说。抚摸着这一棵棵树——祖父亲手种下的这一棵棵树,顺着繁茂的枝叶我抬起头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在树影的斑驳里我仿佛看到祖父的身影——当年他像种下一棵树一样种下了自己,那个影子越升越高,越变越淡,最后越过树顶,凝固在蔚蓝的天空的一隅。在那一瞬间,久远的记忆悠悠苏醒——那个清晨,沙尘暴袭来时,祖父把我紧紧地护在怀里,独自迎着风沙。风过,我接住一片树叶,祖父的声音落下来。你长大后,也要来这里种一棵树,祖父说。我的双眼模糊了,有泪流下来。“种一棵树吧!”我对自己说,也对父亲说。时光踽踽独行。祖父曾在这里,用十多年的时间种下了一片小树林,也种下了自己一生一世的乡愁。风过,在涛涛的林海声中,我似乎听到了树跳动的声音,小村跳动的声音,山岗跳动的声音,还有我和父亲的心跳声。树叶中阳光和风雨的味道扑面而来,我抚摸着嫩绿的叶子,又听见祖父的呼唤声翻越千山万水跋涉而来,这才发现,原来生与死、寒与暖也能以一棵树的姿态温柔邂逅。(有删改)【注】祖父生活的村庄常年遭受风沙侵袭,为了抵御风沙,祖父顶住乡亲们的冷嘲热讽和风沙的侵袭坚持种树。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祖父第一次提出种树时,内心充满忐忑和不自信,除了祖母外,没有人赞成他的做法。B.“小村也似乎在一夜之间醒了过来”用拟人手法写出人们受到祖父的影响也开始种树。C.“又多走了二十几年的路”表明二十多年来,村里人没有停止种树,村里的树木越来越多。D.文章语言颇具特点,在娓娓叙述中蕴含无限的情感,在生动描
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四)语文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