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附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地理+Word版含解析【KS5U+高考】

2023-11-09 · U1 上传 · 12页 · 2.2 M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地理等级考月考试卷(满分100分,6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试卷说明:(1)无标注的选择题均为单选题,有且只有1个答案。(2)标注“双项选择”的有2个答案。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铝土矿是制作铝材的基本原料,铝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产业。我国铝矿主要靠进口,主要来自于几内亚;几内亚的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且埋藏浅,大部分不需深挖即可开采,当地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下图为几内亚铝土矿分布图。(1)几内亚铝土资源的分布表现了自然资源的____特征;铝土矿等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到成矿条件的制约,具有____(选择:A.地带性B.非地带性)地域差异。(2)影响该国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资源 D.科技(3)几内亚的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的原因是()A.农矿产品直接出口经济效益高 B.中国市场对铝土矿的需求量大C.几内亚市场对铝制品需求量小 D.工业化水平低,加工能力不足(4)简述中国大量从几内亚进口铝土矿的主要原因。(5)为保障铝土资源安全,分析我国可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1)①.分布的不平衡性②.A(2)C(3)D(4)中国经济发展快,对铝材需求量增大;几内亚铝土矿丰富,储量大,埋藏浅,开采成本低,价格低;两国都有优良港口,海运便捷。(5)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勘探和开采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资源的储备能力;多渠道加强和资源国的交流和合作。【解析】【分析】本题以几内亚铝土矿分布图为材料,涉及自然资源特点、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以及资源安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几内亚铝土资源的分布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表现了自然资源的分布的不平衡性特征;铝土矿等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到成矿条件的制约,具有地带性。【小问2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几内亚铁路线密度较低、线路较少,沿铝土矿区分布,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主要是为了方便铝土矿等矿产品出口,与地形、气候、科技无关,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小问3详解】几内亚位于非洲,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较为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加工能力不足,因此,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D正确;农矿产品直接出口经济效益低,A错误;中国市场对铝土矿的需求量大不是导致几内亚铝土矿几乎全部出口的原因,B错误;几内亚人口数量较多,对铝制品需求量较大,C错误。所以选D。【小问4详解】由材料可知,我国铝土资源主要靠进口,且中国经济发展快,对铝材需求量增大;由材料可知几内亚铝土矿丰富,储量大,埋藏浅,易开采,开采成本低,铝土资源价格低;有铁路和港口相连,且两国都有优良港口,海运交通便捷、廉价。【小问5详解】发展科技,提高我国铝士资源勘探和开采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铝土资源利用率;减少进口,减少对国外铝土资源的依赖;加强我国铝土资源的储备,提高资源的储备能力;开拓更多的进口渠道,加强与其他资源国的交流和合作,促进进口渠道多元化等。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3年9月,我国举行了第33个全国“土地日”,其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防止“非粮化”(非粮化: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新疆是我国长绒棉的重要产区,近年来棉区面积在不断扩大。曾几何时,每年入秋后,数十万来自甘肃、宁夏、四川等地的农民组成“采棉大军”蜂拥进入新疆。近年来,“采棉大军”人数越来越少。如图为新疆区位略图。(1)推测图示区域棉花主要分布在()A.山麓地带 B.河源地区 C.荒漠地区 D.盆地内部(2)制约新疆棉花种植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推测“采棉大军”进疆,最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____。(3)近年来,“采棉大军”人数减少的原因是()(双项选择)A.采棉大军进疆的路费越来越高 B.新疆农业用工成本越来越高C.新疆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D.新疆棉花种植规模越来越小(4)简述新疆地区大面积种植棉花对当地资源安全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5)近年来,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由粮食向蔬菜、瓜果等“非粮化”类型转变,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答案】2.A3.①.水源②.火车4.BC5.大面积种植棉花,易导致农业结构单一,其他农作物种植耕地面积小,粮食等农产品对外依赖度高;棉花需水量大,大面积种植易加剧水资源短缺;大面积种植棉花,会破坏草地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加重;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等。6.膳食结构变化,市场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解析】【分析】本题以全国“土地日”与新疆棉花种植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变化、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粮食安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山麓绿洲地带,该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A正确;河源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海拔较高,不适宜种植棉花,B错误;荒漠地区、盆地内部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CD错误。所以选A。小问2详解】新疆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源;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产棉区,每年入秋后,来自甘肃、陕西、宁夏、四川等地的大量农民工进疆采摘棉花,随后又集中返乡,这已成为新疆铁路运输特有的现象,故最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火车,火车运量大,运输相对较快。【小问3详解】现代交通发展,运费应逐渐降低,A错误。现代经济发展,各行业工资水平逐渐提高,用工成本上升,B正确。现代农业发展,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采棉用工量逐渐减少,C正确。新疆种棉区位优势明显,不会大规模缩小种植规模,D错误。所以选BC。【小问4详解】其他农作物种植耕地面积小,粮食等农产品对外依赖度高,威胁粮食安全;棉花需水量大,大面积种植易加剧水资源短缺,威胁水资源安全;大面积种植棉花,会破坏草地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加重;不合理灌溉,会导致上壤盐碱化等,减少可利用土地资源。【小问5详解】随着粮食供应充足和经济水平提高,人们膳食结构变化,市场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相对于种植粮食作物,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种植积极性更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使蔬菜瓜果的市场范围更大,销售时间更长,进一步增加了种植的需求。3.青海光伏发电与“青豫直流”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地区,该省新能源丰富。其中,塔拉滩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突出,风沙危害严重,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光伏产业,该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植被不断恢复。“青豫直流”工程起于青海省,止于河南省,是“西电东送”重点项目,是世界首个以光伏发电为主、全清洁能源打捆外送的特高压工程。截至2023年8月30日,该工程已累计向河南省输送“绿电”12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原煤消耗369.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09万吨。下图分别为塔拉滩位置示意图、光伏发电场景图、“青豫直流”工程区域图。(1)青海省可大规模开发的新能源主要有()A.生物能、风能 B.水能、太阳能C.太阳能、风能 D.水能、地热能(2)从地形与气候的角度,分析塔拉滩地区适宜建设光伏发电站的原因。(3)光伏产业发展通过以下逻辑链改善塔拉滩地区生态环境。____、____、____、____(4)该项目在沿线地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主要有()①淡水资源短缺②光照强烈③沙尘天气较多④土质疏松⑤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较高⑥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⑤⑥(5)为保障该工程外送电能的稳定性,需要发展()A.集热导热技术 B.节能降耗技术C.电能储存技术 D.特高压输电技术(6)分析该工程建成后对河南省的有利影响。【答案】(1)C(2)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充足;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建设大规模光伏电站。(3)①B②.A③.B④.A(4)B(5)C(6)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大气污染,利于改善河南省的大气质量。【解析】【分析】本题以“青豫直流”工程为材料,涉及区域发展、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以及资源跨区域调配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青海位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动植物资源较少生物能不丰富,A错误。青海省水能资源不丰富,B、D错误。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青藏高原上下垫面差异大,温差大,风力强,风能资源丰富,C正确。所以选C。【小问2详解】由题中图中塔拉滩地区稀疏的等高线可知塔拉滩位于地形平坦开阔的区域,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光伏发电站大规模的建设;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大气中云量较少,晴天较多,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光伏资源丰富,符合光伏发电站建设条件。【小问3详解】光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地面热力平衡和地表覆盖状况,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的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呈明显减缓态势。积极作用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阻挡气流运动,减弱风沙。太阳能电池板遮挡光照,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太阳能能源,减少樵采,利于植被保护。光伏产业的发展可以给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能够减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降低第一产业比重,促进退耕还草,保护植被。【小问4详解】读材料可知,该项目起于青海省海南州,止于河南驻马店市,沿线地区是从西部地区往东延伸,青海省气候干旱,沙尘天气多,且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对环境的保护要求高;沿线地区经过高原、山地,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这些是该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故③⑤⑥正确;淡水资源、光照条件、土质对于线路建设的影响较小,①②④错误。所以选B。【小问5详解】集热导热技术可以提高电力利用率,不能保障外送电能的稳定,A错误;节能降耗技术可以节约资源,不能保障外送电能的稳定,B错误;电能储存技术可以将储存的电能在需求量大的时候使用,保证供电稳定,C正确;特高压输电技术能够保障远距离的输电以及降低输电损耗,不能保障外送电能的稳定,D错误。所以选C。【小问6详解】从能源角度分析:“截至2023年8月30日,该工程已累计向河南省输送“绿电”12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原煤消耗369.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09万吨。”可知,“青豫直流工程”为河南输入电能,缓解河南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煤炭发热量低、环境污染较大,“青豫直流工程”输送的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电能,因此“青豫直流工程”可以优化河南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从环境角度分析:“青豫直流工程”输送的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电能,电能的大量使用有助于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而煤炭发热量低、环境污染较大,因此“青豫直流工程”有助于减轻河南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开发海洋资源,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莱州湾是山东最大的海湾,受寒潮天气的影响,莱州湾封冻期长达4个月。2023年,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当地启动,该项目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生态修复、资源养护、渔业生产、渔业碳汇、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休闲渔业、景观再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左图为莱州湾区域图,右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意图。(1)下列属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的是()①海洋牧场②海洋化工③潮汐能发电④滨海旅游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下列海洋开发活动与可能造成的主要污染相匹配的有()A.港口建设——废弃物污染 B.沿海电站——核污染C.海洋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