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3-11-09 · U1 上传 · 14页 · 1.3 M

2024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涂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3.认真审题,仔细阅读;注意答题规范:字迹工整,分点分行,序号化。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思考如何发展农事生产以满足生存需要时,逐步认识到“天时”的重要性,于是形成了天象观测的传统。如距今5300年的青台遗址遗存中,指导农业的“斗柄授时”证明当时已观测出“北斗”天象。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A.呈现出精耕细作的特征 B.提升了历法的准确程度C.加速了早期国家的形成 D.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天象观测”属于文明的组成部分,材料中“指导农业”的“斗柄授时”证明当时已观测出“北斗”天象,表明我国原始农业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D项正确;新石器时代是原始农业,尚未具备精耕细作的特征,排除A项;新石器时代先民认识到“天时”的重要性,但不能说明当时有了“历法”和“历法的准确程度提升了”,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原始农业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不是加速早期国家的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2.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据此可知,西周封建()A.以神权政治为核心 B.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C.源于自然风土民情 D.强化了宗法制度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可知,西周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强调遵守天道礼法,教化百姓,蕴含“敬天保民”的德治思想,B项正确;材料强调西周封建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未体现神权政治,排除A项;西周封建依靠宗法分封制而建立,并不是源于自然风土民情,排除C项;材料强调西周封建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未体现宗法制度的重要性,排除D项。故选B项。3.有学者在谈及秦统一的原因时指出:“在秦人的价值评价中,没有给道德伦理留下位置……内心修养或道德的自我反省,在这里是没有必要的,需要的是对自我以外实际世界的探求和自身物质需要的索取。所以人们关心的是生产、作战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而不注意仁义之兴废、礼乐之盛衰以及道德之完善。”该学者意在强调()A.秦人汲取了法家强权的思想 B.功利主义价值观念推动秦的统一C.秦朝的国家组织力较为强大 D.耕战思想利于强化专制集权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生产、作战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推动了秦的发展,说明这些有着实用和功利色彩的价值观念有利于秦朝统一,B项正确;材料强调功利思想,并未涉及法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强调秦人的价值理念,不属于国家组织能力,排除C项;材料强调秦统一的原因,而专制集权属于秦统一后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4.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刘渊称帝,以刘汉后裔自居,因此国号为汉。随后,刘渊否定西晋的政权低位,同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这些做法()A.反映出中原故土文化依然强势 B.意在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C.彰显了其对统治合法性的追求 D.有效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刘渊称帝,以刘汉后裔自居,因此国号为汉。”并结合所学可知,刘渊试图通过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等行为,是为了获得汉人对自身政权的认同,彰显了其对统治合法性的追求,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原故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对比,无法得出其依然强势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所述是为了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并非借鉴具体的汉族政权统治经验,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阶级和民族矛盾的缓和,D项表述夸大了材料所述行为,排除D项。故选C项。5.20世纪70年代初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墓道两壁上绘有一幅以六人组成的“客使图”(如下图)。位于左边的三人为唐代鸿胪寺文职官员;位于右边的是东罗马使节和东北靺褐族的使者。该图可用于说明当时()A.大唐文明的影响力强大 B.民族关系和谐稳定C.中原王朝疆域空前扩大 D.朝贡贸易开始兴起【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胪寺官员和东罗马使节、东北靺鞨族使者在一起,体现了唐朝与罗马帝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交往和交流,反映了大唐文明的影响力较强,A项正确;中国与罗马之间的关系属于国家关系,并非民族关系,排除B项;材料只能体现唐朝与罗马帝国、东北地少数民族的交往,不能反映中原王朝的疆域,排除C项;据据材料中中国与罗马之间的交流,不能判断朝贡贸易“开始”兴起,且中国与罗马帝国之间的交流,并非朝贡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6.下表是两部史书关于交子的不同记载,说明()时间出处记载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初,蜀民以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元朝脱脱《宋史·食货志》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谓之交子A.历史研究需要对史料进行甄别 B.因记载不同无法得出历史真相C.两则史料互证即可揭示出真相 D.时代不同影响对历史事件解释【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至元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南宋时期“蜀民以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元朝时期“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谓之交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本史书对交子产生的背景表述不一,两本史书所处的时代不同,导致记述不一,说明时代不同影响对历史事件解释,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史料甄别”问题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续资治通鉴长编》与《宋史·食货志》都属于正统史书,“无法得出历史真相”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一手史料是判断历史真实性的第一依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与《宋史·食货志》都属于二手史料,两则二手史料互证即可揭示出真相,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7.据明万历《嘉兴府志》记载,当地四时土俗:小满时节,家家关门闭户,叫做“蚕关门”。直到采茧时,才开禁,亲戚之间才可以互相走动,叫做“蚕开门”。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有盂兰会、水陆道场、翻经会,乡人以为此类活动“利于蚕花”,趋之若鹜。据此可知当地()A.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D.风俗民情迷信色彩浓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在传统中国,民间信仰始终与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受社会经济变化的深刻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当地百姓四时土俗、年中行事几乎都与桑蚕事业有关,说明桑蚕业与当地民生休戚相关。结合所学,可以推断当地农家经营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升,桑蚕业甚至已由家庭副业逐渐成为主业,传统的农业结构发生了变化,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耕技术,不能说明农耕技术衰退,A项错误;自然经济的解体主要表现为耕织分离、纺织分离等,但材料均未能体现,C项排除;当人们把民间信仰与日常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当宗教活动与生计活动融为一体的时候,信仰的色彩逐渐淡去,演化为代代相传的习俗,所以不能说明迷信色彩浓厚,排除D项。故选B项。8.1656年,荷兰使臣携带表文和贡物来华觐见,要求“凡可泊船处,准我人民在此贸易”。顺治帝准其“八年一次来朝”,且“止令二十人到京,所携货物在馆交易,不得于广东海上私自货卖”。康熙二年(1663年),“荷兰国助剿海逆,并请贸易,奉旨,著二年贸易一次”。这表明末清初()A.延续了传统的贸易体系 B.海上走私活动猖獗C.统治危机主要来自海上 D.海禁政策日渐松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据材料可知,清代对外贸易仍被限制在朝贡贸易范围内,仍需要遵守贡期、贡道、人员安排、贸易内容等朝贡贸易体制的规定,A项正确;“不得于广东海上私自货卖”,并不等于海上走私活动猖獗,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清初统治危机主要来自海外,排除C项;材料中对海外贸易的限制是海禁政策的表现,这说明当时海禁政策并未松弛,排除D项。故选A项。9.如表所示为1894—1933年我国近代工业就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变动,这一变动主要源于()年份轻工业重工业工人数比重资本额(万元)比重工人数比重资本额(万元)比重18944559653,9%208342.0%3897546.1%287158.0%1911一191317085063.1%1508452.1%9986736.9%1384847.9%192040126071.9%33545594%15636228.1%2293940.6%1933412205640%103651.572.7%23202436.0%38926.227.3%A.轻工业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畸形发展C.民族工业技术依赖帝国主义 D.中国经济体系和结构的殖民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4—1933年(中国)。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我国近代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上,重工业所占比重较小,其原因是重工业部门投资额较大,周期长,且重要矿产和铁路干线被列强控制,加上内战不断,民族资本家不堪重负,只能在轻工业领域谋求发展,近代中国经济殖民地化是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D项正确;重工业也能解决就业问题,排除A项;近代民族工业一直是畸形发展,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据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重工业部门投资额较大,周期长,民族资本家不堪重负有关,实际上不仅是轻工业,重工业同样在技术上受制于帝国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10.在抗日战争中针对一次重大战事,国民党、共产党、日军发表了如下评论。这反映出()国民党共产党日军捷电传出,大家心理为之一变,国际上的观感也就焕然一新。给全世界援助中国的友人以满意答复,给一切反对侵略的人们证明中国军队英勇的作战,是可以把侵略军击退的。没有给予重庆军应有的打击,相反地,更加促进了这块土地上全民防御的高潮。A.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 B.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C.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囚笼政策 D.长沙会战的胜利产生积极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题干中“捷电”“把侵略军击退”“没有给予重庆军以应有的打击”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述为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一次胜利,并且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可推断是长沙会战,在1941年12月开始的第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