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以及“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5页,满分40分。考试用时40分钟。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选择题(一)下面各题的备选答案A、B、C、D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启示我们()A.拥有广阔舞台就能实现远大理想 B.有了机遇就能实现人生梦想C.青年的历史使命是编织梦想 D.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的知识点。A:拥有广阔舞台也不一定能实现远大理想,“就能”的说法太绝对,A选项错误;B:有了机遇也不一定能实现人生梦想,“就能”的说法太绝对,B选项错误;C: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选项错误;D:题干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启示我们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D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2.《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古语与“止于至善”所蕴含的道理最接近的是()A.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D.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止于至善的正确认识。A: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意思是使用人的长处,做事就没有不成功的,A说法与题不符;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B说法正确;C: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意思是海是无限宽阔的,可以听凭鱼去腾跃;天是无限高远的,可以听凭鸟去翱翔。比喻社会给人们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C说法与题不符;D: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意思是说如果一千个人同心同德,就可以发挥超过一千人的力量,强调的是团结的作用,D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B。3.下面是某校八(l)班班务日志的摘录:3月19日,12名同学参加了公园管理部门开展的“约‘绘’春天”绘画活动。4月22日,全班同学到水稻种植基地上劳动课,部分同学还操作了智能衣机。5月12日,全班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应急逃生演练活动。同学们在日志评论区纷纷留言,其中,正确的观点是()①小哲: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②小怡:在实践中体验是学习的重要途径③小天:社会实践不是真正的学习活动④小晖: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代替课本知识的学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在实践中学习。①②:题干表述了某校八年一班的同学参加了许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见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社会实践,因为实践出真知。所以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而且在实践中体验是学习的重要途径。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错误,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做、都可以是学习。所以社会实践也是学习。排除;④:错误,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都属于学习,但二者不可互相替代,排除;故本题选A。4.下列对几名初中学生行为表现的点评,正确而中肯的是()行为表现点评小航:紧张时,我会做几个深呼吸,让心情平静下来。①改变认知评价可以调节情绪小帆:我和小俊在球场上是对手,在球场外是好朋友。②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小欣:我认识了几个新朋友,特别聊得来。③谈得来的朋友就是益友小颖:我参加校足球队队员选拔,两次落选,这次终于选上了。④挫折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绪,正确认识友谊,挫折的知识点。①:题干中小航紧张的时候做深呼吸让心情平静下来,他用了放松训练来调节情绪,①选项错误;②:题干中我和小俊在球场上是对手,在球场外是好朋友,说明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②选项正确;③:谈得来的朋友不一定是益友,对我们的成长有益的朋友才是益友,③选项错误;④:题干中,在两次参加校足球队队员选拔落选后,这次终于选上了,说明生活难免有挫折,挫折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④选项正确;故本题选C。5.小宇在“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手抄报设计活动中,收集了以下资料:★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上述资料体现了()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民主集中制③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①④:题干表述了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们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①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排除;③: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排除;故本题选B。6.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这告诉我们()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C.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刑事违法行为正确认识。A:观点错误,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观点正确,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C:观点错误,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D:观点错误,犯罪行为要追究刑事责任;故本题选B。7.王某因购买的家电有质量问题,向销费者协会投诉。在消费者协会的协调下,王某与商家达成协议。王某的维权方式是()A.和解 B.诉讼 C.仲裁 D.调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维权方式。D:我们要运用合法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题干中,王某向销费者协会投诉,然后进行调解解决问题,故D正确;ABC:题干中未涉及和解、诉讼、仲裁,故排除ABC;故本题选D。8.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施行40周年。某校九(2)班开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主题探究活动。下列同学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小轩: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B.小辉: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法C.小静: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小雯: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概括和总结,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A:结合教材知识,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A不符合题目要求;B: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法,B不符合题目要求;C:宪法是党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不符合题目要求;D: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D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选D9.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每学期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生活补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一举措有利于保障学生的()A.政治权利 B.受教育权 C.荣誉权 D.财产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受教育权。ACD:政治权利、荣誉权和财产权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CD;B:依据教材知识,武汉市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生活补助,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故B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10.周某因侵害他人名誉被人民法院判处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某化工厂因污染环境被环保部门处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周某、某化工厂所受处罚的法律依据分别是()A.行政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 B.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C.民事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 D.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ABCD:依据教材知识,因侵害他人名誉被人民法院判处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某化工厂因污染环境被环保部门处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AB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1.“安邦基石——武汉国家安全教育展”是全国首个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题的展览,该展览通过可移动的图文展板,走进社区和学校。重视国家安全教育,是因为()A.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宗旨B.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C.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D.提高公民国家安全意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C: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视国家安全教育,是因为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错误,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排除;B:错误,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排除;D:错误,提高公民国家安全意识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与物质保障无关,排除;故本题选C。12.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等。这表明()A.人大代表对政府负责,有权提出议案和质询案B.人民政府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机关通过的有关决议和决定C.人民政府对国家监察机关负责,受它监督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全国人大的地位。D: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体现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监督权,D说法正确;A:错误,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B:错误,人民政府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决议和决定;C:错误,人民政府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受它监督;故本题选D。13.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如图表示的是规则与纪律的关系。下列各组概念之间关系与图所示关系一致的是()A.姓名权与肖像权 B.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C.刑罚与刑事处罚 D.社会经济权利与劳动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D:规则包括纪律,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D符合题意;A:错误,姓名权和肖像权都属于人格尊严权,二者是并列关系,排除;B:错误,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C:错误,刑罚又称刑事处罚,排除;故本题选D。14.彭士禄是革命英烈彭湃之子,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历经磨难,初心不改,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他的感人事迹表明()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矛盾的C.要始终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D.人生是否有价值在于是否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C:题干表述了彭士禄历经磨难,初心不改,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他的感人事迹表明要始终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国家利益至上。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错误,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但不是完全一致,排除;B:错误,有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难免发生矛盾,但不总是矛盾的,排除;D:错误,平凡的人生也有价值,此选项的
精品解析: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