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

2023-11-01 · U1 上传 · 14页 · 1.1 M

2022年河北省中考道德法治真题(解析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5.文科综合开卷考试,考生须独立作答,不得讨论,不得传抄。6.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个小题,1~19小题每题2分,20~23小题每题3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一名儿童小号手吹响《我和我的祖国》的悠扬旋律。中国各行各业、先进模范人物,56个民族的代表,用双手将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传递到体育场升旗区,交付礼兵手中。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这一场景()①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尊严②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力量③激发起我们强烈的国家认同感④激发起我们强烈的文化优越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爱国情感。①③:吹响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传递国旗,升国旗,高唱国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这一幕幕场景都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尊严,激发起我们强烈的的爱国情感和国家认同感,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这一场景未展现出我国科技水平和中华优秀文化,从中我们无法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力量,未能激发起我们强烈的文化优越感,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下面这组图片适合用于() ①尊重他人教育②诚实守信教育③遵守规则教育④热爱劳动教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遵守规则、尊重他人。①③:疫情防控遵守一米线距离,是遵守规则的表现;我们要尊重他人隐私,参与网络生活也要遵守道德和法律;礼让行人是尊重他人、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隔窗抛物行为是没有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的表现,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③说法符合题意,所以A说法正确;②④:诚实守信和热爱劳动教育不是这组图片的整体体现,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3.“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以创新成果助力广大农民致富:“糖丸爷爷”顾方舟一生致力研究脊髓灰质炎防控,守护几代国人健康成长;植物学家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16年跋涉于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采集了数千万颗种子。这些科技工作者用行动诠释了()①自己的生命价值②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③平等的人类理想④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责任、爱国、生命价值的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①④:从题文中科技工作者用行动的事迹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将国家利益至上,提升了生命的价值,①④说法正确;②③:保护知识产权和平等在题文中没有体现,②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4.随着网红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乱象。比如,网红明星偷逃税、“直播带货”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流量造假等。有人主张,治理这些乱象,需要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经济法律制度做出调整和完善。这一主张包含的思想观念是()A.尊重人权 B.制约权力 C.网络无限 D.崇尚法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厉行法治。D:题干表述了有人主张治理网络上的乱象,需要一些法律做出调整和完善,这一主张包含的思想观念是崇尚法治。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题干表述的内容与尊重人权无关,A不符合题意;B:错误,题干表述的主旨不是制约权力,而是依法行使权力,排除B;C:错误,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排除C;故本题选D。5.设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实施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制度、法律解释制度。其目的是()A.丰富宪法内容 B.惩治违法犯罪 C.保证宪法实施 D.实行依法行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保证宪法实施。A:观点错误,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是全国人大的职权,其他举措无法丰富宪法内容,A错误;B:司法机关与公安部拥有惩治违法犯罪的权力,B不合题意;C:宪法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题文中这些举措都是坚持宪法至上,践行精神,推动宪法实施的行为,故C符合题意;D: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依法行使行政职权,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6.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机关的重要职责。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措施,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的是()A.审理涉黑涉恶犯罪案件 B.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C.严惩危害生物安全犯罪 D.审议通过反外国制裁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A:审理涉黑涉恶犯罪案件是人民法院的职权,故A不符合题意;B: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故B不符合题意;C:严惩危害生物安全犯罪是司法机关的职责,故C不符合题意;D:审议通过反外国制裁法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故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7.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A.表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B.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C.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 D.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发展的相关知识。A: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没有体现,A错误;B: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B正确;C:并没有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C错误;D:没有反映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社会主要矛盾,D错误;故本题选B。 8.我们要善于从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汲取智慧。下列传统文化与现代智慧对应正确的是()序号传统文化现代智慧①“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权利义务相统一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建设生态文明③“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走和平发展道路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勇于开拓创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权利义务、生态文明、和平发展、创新的相关知识。①:“行己有耻”简单地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①错误;②:中华传统宇宙观强调了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②正确;③:“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体现了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走和平发展道路,③正确;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主旨是以人民为中心,④错误;故本题选C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完成下面小题。9.在超市,消费者仔细挑选来自世界各国的生鲜海产品:在工厂,中国企业生产的家用电器销往全球各地;在产业园区,一个个重大外资项目加速落地……这一幕幕景象的出现得益于()①我国不断融入全球经济②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③国家间发展差距在缩小④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中国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实施;中国累计批准实施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严格履行条约义务;中国在绿色经济、国际环境公约履约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提高发展中国家环境管理能力的项目和活动,全球80多个国家受益。这些事实最适宜说明()A.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B.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C.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 D.中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答案】9.A10.A【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①②:消费者仔细挑选来自世界各国的生鲜海产品,中国企业生产的家用电器销往全球各地等体现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我国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①②说法正确;③④:国家间发展差距在缩小、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题干无关,应排除③④;故本题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积极有作为。A:中国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签署、生效、实施,中国在绿色经济、国际环境公约履约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提高发展中国家环境管理能力的项目和活动等体现出中国积极有作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A说法正确;BCD:说法与中国对世界环境的贡献无关,应排除BCD;故本题选A。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陈双村是一个有着壮族,汉族、毛南族、苗族等11个民族杂居的移民大村,从最初的语言不通,到如今不同民族间真正实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其乐融融。完成下面小题。11.当初,易地扶贫搬迁过来的苗族同胞不会种稻谷、甘蔗,其他民族踊跃相助,手把手地教。后来,苗族同胞将砂糖桔产业发展起来后,也回过头来帮助其他民族脱贫致富。我们从中体会到陈双村的各民族()①生活上同步富裕②经济上互帮互助③情感上相互亲近④风情上基本相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每逢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村里都举行民族民俗展演活动,苗族的“芦笙踩堂舞“、毛南族的“傩戏舞”、壮族的“罗嗨山歌”在这里竞相表演。举办民族民俗展演()①解决了民族间语言不通的问题②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③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民族问题。②③:苗族同胞和其他民族互帮互助,实现脱贫致富,说明陈双村的各民族经济上互帮互助,情感上相互亲近,②③说法正确;①:错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④:错误,民族风情不同;故本题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民族问题。②④:每逢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村里都举行民族民俗展演活动,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②④说法正确;①:错误,举办民族民俗展演并不能解决民族间语言不通的问题;③:错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早已经确立;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24题9分,25题10分,26题9分,27题12分,28题30分,共7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围绕“保护英烈”这一话题,小涛、大海、小蕊先后发言、表达了看法。(1)小涛的发言表明法律对道德建设有什么作用?(2)结合大海的发言,简要说明法治维护正义。(3)小蕊的发言给你什么启示?【答案】(1)英雄烈士保护立法从无到有、从有到多,表明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2)人民法院审结多起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犯罪案件,说明司法机关依法保障人民正当权利,保护了英雄烈士的名誉与荣誉,让侮辱英雄烈士的人受到了法律惩处。体现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作为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3)英雄烈士们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用鲜血染红战旗,夯成了共和国坚实的基础,他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弘扬民族精神、司法维护正义、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政治认同【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法律,需要运用法律与道德建设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英雄保护立法从无到有、从有到多→联系法治与德治促进与保障、相辅相成的关系。第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