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考试结束前山东青岛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友情提示: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你可要冷静思考、沉着答卷啊!祝你成功!1.请你务必在指定的位置填写座号,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本试题共五道大题,含23道小题。其中,1—5小题为“单项选择题”,答案要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6、7小题为“古诗文理解题”,8—12小题为“课内阅读题”,13—22小题为“课外阅读题”,23小题为“作文”,6—23小题均在试题上作答。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0分,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请注意: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斗笠(lì)褶皱(zhòu) B.唿哨(hū) 汲取(jí)C.猝然(cù) 竹篾(miè) D.琥珀(bō) 阴霾(mái)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眼花瞭乱肆虐 B.南辕北辙雄浑C.姹紫嫣红苍穹 D.拈轻怕重匿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顶是 ( )A.因此,气象学家们总是忧心忡忡,深感内疚和不安。(形容心事重重.忧愁不安的样子)B.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一开一合的意思)C.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或发生)D.我们跟大家讨论××厂下岗职下如何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事迹。(形容性格坚强,做事果断)4.下列句子与课文原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 ) A.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B.请他们准备欢迎,请所有的人准备欢迎,当雄鸡最后一次鸣叫的时候我就到来。C.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D.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5.用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查找下列汉字有错误的一项是 ( )序号汉字 部首查字法部首笔画音序查字法A.等 竹 6 DB.渠 巨 7 QC.忍 心 3 RD.魁 鬼 4 K二、古诗文理解题【本题满分15分,第6小题3分,第7小题12分;其中,第7小题的(1)(2)(3)小题分别为3分、4分、5分】6.默写(3分)请注意:此题为选做题,请任选三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前三个小题。①男儿何不带吴钩,________________。(李贺《南园》)②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③越明年,________________,以告富者。(彭端淑《为学》)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马说》u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3)小题鱼我所欲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文选自《初中语文第六册》)(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苟得:________________)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_____________)(辟:______________)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________)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_______________)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答题(5分)①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阅读题【本题满分15分,共5道小题,其中第8、10、11小题各3分,第9小题2分,第12小题4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12小题气候的威力(节选)①……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气候。气候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因此,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②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③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④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⑤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此文选自《初中语文第四册》)8.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气候。请通读全文,概括出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气候对人类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请根据自己掌握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各举一个气候造福于人类和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要求:举例典型,表述具体,且不得引用文中的例子)。(1)造福于人类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本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其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从内容上看,文中运用画横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本文第④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顺着本文的写作思路,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要求:语言简明概括,过渡自然,6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外阅读题(一)【本题满分15分,共5道小题,其中第13、14小题各2分,第15、17小题各4分,第16小题3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17小题学贵质疑 黄菊①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而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用之于人民的事业。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②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人,无论
山东省青岛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