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卷面分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本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及座位号填写清楚3、试卷总分含卷面分1分。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1分)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追朔殷(yān)红驰骋(chěng)销声匿(nì)迹相形见绌B.静谧濒(bīn)临遒劲(jìn)叱咤(zhà)风云耸人听闻C.蓦然雾霭(ǎi)深邃(suì)高屋建瓴(ling)粗制滥造D.窘迫舐(shì)犊清洌(liè)满载(zài)而归谈笑风声2.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4分)那些内心高贵的人,即使①(曲折挫折)不断,即使被压迫在人生的谷底,他区别于他人的是拥有一张②(从容不迫从容自扣)的纯正的脸。脸如同一个人的心。林肯说,一个人活到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脸负责。在父母的无私之爱中孕育出的清纯美丽的脸,四十年后是否还能不染浊尘,无阿谀之风、汲汲之气、躲闪之态…………这取决于我们自己。古往今来,那些优秀的、内心过着严肃生活的人,他们的外表.往往是本真的、朴素的:真正的清贵之气,不是一件精于裁剪的皮装,不是位高权重的地位,,而是一颗对自己、对他人都无比真诚的心。真正高贵的人,是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选自《读者》2008年第10期,有删改)(1)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分)①②(2)请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补写出第二节中的一句话。(1分)(3)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3.名著阅读(3分)A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1)文段中A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2)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他的另一个故事:4.语文实践活动:(4分)学校开展“魅力徐州”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以下两个板块的主题活动:【文化名城】徐州北接齐鲁大地,南临江淮平原,纵横四百里,上下五千年。其灵山秀水,孕育了众多杰出人物:汉高祖刘邦、音乐家马可、美术家李可染等都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其雄风雅韵,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李白、韩愈、苏东坡等都在此留下了光辉的篇章。(1)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推介一位名人作为“文化名城”的代表,你的建议是:(2分)我建议推介(填人名),因为【聚焦奥运】(中国江苏网消息)5月23日上午,从全市各行业选拔出的9名北京奥运会徐州火炬手启程前往苏州。他们将代表900多万徐州人民参与奥运圣火25日上午在江苏境内首站的传递。9名火炬手包括丰县女交巡警张敏、《都市晨报》记者王瑜珩、第九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冠军苏红等。据悉:江苏境内传递火炬手总数为624名。5月25日至27日,北京奥运圣火将在我省传递。届时,徐州火炬手将和其他615名火炬手一道,高擎奥运火炬,在江苏境内完成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宣传北京奥运会“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理念的神圣使命。(2)标题是对消息内容的概括,请帮助校报记者在下面的横线上为此消息拟个标题(2分)5.默写古诗文名句或填写作家作品名称。(8分)(1),白露为霜。(《诗经》)(2)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3)了却君王天下事,。(作者:《破阵子》)(4),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5)《出师表》中有这样两句话“,”与《诸葛亮集》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的意思一致。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l)故不错意也:(2)长跪而谢之曰: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②太守谓谁B.①秦王不悦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①安陵君其许寡人②潭中鱼可百许头D、①愿终守之②愿借子杀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译文:(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分)答:(二)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俄顷立就(2)日沃汤数次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分)如是者六七始已。译文:12.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l分)(三)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l分)答:14.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2分)答: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至19题.(12分)每一棵草都会开花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15.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2分)答:16.文章前四节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2分)答:17.品读第⑥节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2分)答:18.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明“我”在文中的作用。(3分)答:19.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很少受到关注。选择你身边的其中一人.以花喻人写出一段话,表达你对他(她)的评价和关怀。(不得出现真实姓名,60字左右)。(3分〕答:(二)阅读下文,完成20至24题。(13分)记住回家的路①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阑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②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③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④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时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描,找到录适合自己的领域,并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于是你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选自《记住回家的路》百花文艺出版社周国平/文有删改)20.读完全文,你认为题目中“家”的含义是什么?(2分)答:21.研读①②两节,归纳作者所持的观点。(2分)答:22.第⑧节画线句中的“禀斌”和”习惯”分别指什么?(3分)答:23.周国平的文章淡泊中蕴含着积极,平实中闪烁智慧,给人启迪。请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④节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并举出一例作为事实论据。(3分)答:24.请你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并联系本文,写出你的探究结论。(3分)(1)春节联欢晚会上,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一夜之间就传播了大江南北;听着优美的萨克斯乐曲《回家》,总会让天涯游子油然而生思乡之情。(2)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
200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