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西梧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11-01 · U1 上传 · 18页 · 158.5 K

广西梧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14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lián),牵动着阳光的彩棱(léng)镜。B.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wù)兀穷年,沥(lì)尽心血。C.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八千观众一齐翘(qiāo)首而望,屏(bǐn)息敛声的一刹那。D.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xiè dú)职业之神圣。【答案】C【解析】【详解】C.翘(qiáo),屏(bǐng)。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B.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C.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周围的薄荷。D.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摊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孱孱成溪。【答案】D【解析】【详解】D.摊—滩,孱孱—潺潺。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新时代中国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B.一些商家抓住“互联网+共享”的热点,在创新服务模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C.北京世园会上,美轮美奂中国馆园区以“生生不息,锦绣中华”为理念,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D.每年秋天的日落时分,一群白鹭在西江江面上飞舞,浮光掠影,与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相映成趣。【答案】D【解析】【详解】D.“浮光掠影”意思是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浮光掠影”与此处的语境不符。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以来,中国在量子信息科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墨子号”。B.梧州市委、市政府把民族团结工作融入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中,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新征程。C.“五一”期间,通过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宣传引导等方式,我市倡导的文明出游活动取得了不错效果。D.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如藤县禤洲舞狮已被打造成为梧州的文化名片之一。【答案】B【解析】【详解】B.“谱写”与“征程”搭配不当,应该把“征程”改为“篇章”。【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②雕刻塑像本来是无言的,也可以拿来说明无言之美。③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④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⑤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A.②④①③⑤ B.④②③①⑤ C.④①③⑤② D.①③⑤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细读各句可知,②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排除BC两项;①③⑤是对雕像“无言”的具体阐述,应该放在②④后面。故选A。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当仁不让”等。B.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一般认为,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习俗有喝菊花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茱萸等。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赏脸、寒舍等。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答案】A【解析】【详解】B.“喝菊花酒”“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习俗;C.“劳驾”是敬辞,不是谦辞;D.《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故选A。7.下列关于名著内容阐述有误的一项是A.尼摩船长常能运用科学知识带领大家脱离险境,如当鹦鹉螺号遭遇土著人围攻时,尼摩船长将电通到船的铁梯扶手,土著人触电后吓得魂飞魄散退走了。B.《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说的是为了促成孙、刘联合大业,诸葛亮跟随周瑜来到江东,与江东众谋士展开舌辩,驳得众人无话可答。C.“我是大火中的一点火星,趁生命之火没有熄灭,我投入火的队伍、光的队伍,把‘一’和‘无数’融合在一起,为真理而斗争。”出自艾青《光的赞歌》。D.傅雷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意志消沉时,用克利斯朵夫的例子来启发他,希望他能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答案】B【解析】【详解】B.“诸葛亮跟随周瑜来到江东”有误,应该是“诸葛亮跟随鲁肃来到江东”。二、非文学性文本阅读(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对语言文字保持敬畏李思辉①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一句话令人难忘:“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诚然,文字是一个民族最坚实的屏障。而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②为什么中华文明成为唯一不曾断代的古文明,包括汉语汉字在内的汉文化不断接续发展是一个重要原因。书同文,语同音。汉语汉字源远流长,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发音都有一定的标准。捍卫标准、纠正错误,就是在捍卫汉语汉字的纯粹性,确保它们上承先民文化道统,下启时代语言美学。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社交空间,也给了语言文字更宽阔的表达空间。层出不穷的“网言网语”满足了个性化表达的需要,各种舶来词、缩写、简写,形成了一些新的语言文字搭配方式,让我们看到了语言文字与时俱进的活力。然而,网络上的个性表达是一回事,媒体的传播又是另一回事。④媒体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它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必须是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示范者、引领者。某个词语发音如何,某个字词该怎么搭配,乃至某个标点符号该怎样使用,媒体的用法是人们眼中的“标准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名媒体从业者,包括编辑、记者、校对等等,客观上都是人们的“老师”,需要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责任感、使命感,保持对语言文字的敬畏。⑤有人认为业界对语言文字的细致关注是“吹毛求疵”,有人批评因为语言文字上的疏漏就淘汰一些参加评奖的作品是“以偏概全”,甚至有人对语言文字挑错者冷嘲热讽,这暴露了他们的短视。好比一只啄木鸟飞到一棵大树上啄食虫子。大树却说:“走开,我被你啄痛了!”啄木鸟温和地说:“大树兄弟,你身上的虫子已经许多了,再不驱除掉,可危险啊!”大树满不在乎地说:“我这么魁梧,有几只小虫子有什么了不得,我看你真虚假,自己想吃虫子,却非要找个借口!”啄木鸟飞走了,最后大树被蛀空了。没有一点闻过则喜的雅量,没有一点极目楚天舒的远见,怎么能在语言文字的大厦里更上层楼?⑥时下,各种新媒体、自媒体风行,良莠不齐。且不论内容,单从语言文字的使用上看,不少“小编”就根本不具备基本的编辑素养,更不要说是给受众当“先生”了。传统媒体尽管面临着转型的考验,有的处境比较艰难,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匠心不改。当这一轮媒体变革尘埃落定,机遇扑面而来,人们真正信赖的还是对语言文字精雕细琢的工匠,而非主谓宾定状补不分、字词句错乱成灾的“小编”。(选自《杂文月刊》2018年7月下)8.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延续发展的最重要保障。B.媒体要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使用保持敬畏之心。C.网络个性化表达激发了语言文字与时俱进的活力。D.要警惕新媒体、自媒体对语言文字纯粹性的破坏。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中华文明不曾断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汉语汉字得到了不断接续的发展。B.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语言文字的表达空间,让个性化表达得到满足。C.媒体的公共属性要求它的从业者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使用上要有责任感。D.当下新媒体、自媒体风行,但是不少“小编”的语言文字素养严重缺失。10.下列对文章的有关论证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捍卫汉语汉字纯粹性的必要性--网络个性表达与媒体传播的区别--对一些错误认识的驳斥--对传统媒体的期望”的思路展开论述。B.第③段指出网络技术促进了语言文字的个性表达,以此引出下文,去着重论述作为具有公共属性的媒体还必须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C.第⑤段运用例证法,以“啄木鸟给大树治病”为例去阐明只有正确对待业界在语言文字规范使用上的严要求,才能让语言文字的大厦更上层楼的道理。D.文章最后一段联系现实,不仅指出新媒体、自媒体的不足,而且更重在呼吁面临转型考验的传统媒体要匠心不改,肩负起对语言文字精雕细琢的使命。【答案】8.B9.A10.C【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结合题目“对语言文字保持敬畏”及全文内容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媒体要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使用保持敬畏之心。故选B。【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A.有误,中华文明不曾断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包括汉语汉字在内的汉文化不断接续发展,不仅仅是汉语汉字。【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思路的把握和论证方法的辨析,需要结合具体的内容来分析。C.有误,第⑤段运用的不是例证法,应是比喻论证,把业界对语言文字的细致关注比作啄木鸟给大树治病。三、古诗文阅读(18分)11.古诗赏析,完成下列各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B.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C.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C.有误。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并不是抒发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陈康肃公善射多谋善断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手不释卷C.惟手熟尔深思熟虑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置之不理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睨之久而不去已而之细柳军C.而钱不湿何苦而不平D.以钱覆其口其业有不精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面对卖油翁观射时不以为然的态度,康肃在质问时称呼、语气的变化,淋滴尽致地表现了他傲慢无礼、骄矜暴躁的个性。B.酌油术表演后,卖油翁以一句“我亦无他”来教训康肃“你亦无他”,举重若轻,一个沉稳老练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