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2023-11-01 · U1 上传 · 8页 · 675 K

浙江省绍兴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èi)骨。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横眉冷对千夫指,(fǔ)首甘为孺子牛.”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_____,水浸不透.他的身影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节选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mèifǔ_____骨_____首(2)给文中划线字“横”选择正确的读音。()A.héngB.hèng(3)给文中横线处选择合适的汉字。()A.融B.熔2.鸟影翩跹,人诗人文。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句子。(1)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2)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_______________,缥缈孤鸿影。(苏拭《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晏殊《烷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杜甫《春望》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7)在美丽的绍兴乡村,浅山婀娜,暮色氤氲,群鸟纷纷归巢,再现了陶渊明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田园美景。(《饮酒》其五)3.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作注释。(1)居①数月,其马将②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__________、__________(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__________、__________(3)一鼓作⑤气,再⑥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一)名著阅读4.小明在复习自己读过的科幻类小说时,发现一张掉落的插图(见下图)。根据画面内容,他应将此页放回《①__________》一书中去,理由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往往体现作家的匠心。它们或体现了人物性格。或暗示了人物命运,或寄寓了作者态度,或暗示了文章主旨,下列小说中的人物姓名有哪些深意?请参考示例(不要求仿照),选择其中一个,结合小说有关内容写出你的理解。鲁迅(《水浒》)翠翠(《边城》)祥子(《骆驼祥子》)【示例】香菱(《红楼梦》):“香”昭示了她的关丽温柔,诗心才情;“菱”是一种浮水水生植物,随波逐流,无所归依,暗示了她的命运一一从小被拐,后来被卖,最后被弃,一生悲渗。她的本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寄寓了这位女子悲惨的人生际遇,表明了作者片她的怜惜。(二)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飘逝的风筝徐国平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丛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三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鹞爷忧心忡忡,步屡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争,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桥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杜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删改)6.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7.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请任选一句作答)(1)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品析“蚕食”的表达效果.)(2)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结合划线词揣摩人物心理。)8.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9.本文题目是“飘逝的风筝”,飘逝的仅仅是风筝吗?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三)非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两封信,完成10—13题.关于“人际交往”的两封信【甲】青春热线编辑:你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很不自信。我很怕别人忽略我、讨厌我。每当我和别人打打闹闹或者开玩笑时都很开心,但是之后我又在想,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太疯了?有时我会遇到心眼儿多、圆滑的人,他们其实只是占了点小便宜,但我总感觉他们要害我。我有时也会怀疑,是不是我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但就是始终无法放下戒备心.和别人接触我总是提心吊胆,把他们说过的话翻来覆去地想。我害怕与别人接触。接触过后我又很自卑,怕别人讨厌我,我总感觉我的性格有问题,但是我的好朋友都说我的性格很好,我又觉得他们在骗我。我好恐惧,好焦虑,你能帮帮我吗?沉思【乙】沉思:你好!认真读完你的来信,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你在与人交往时内心的纠结和困扰。这样的矛盾情绪让你感到很恐惧、很焦虑,也很迷茫、很无助。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和心情。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同一性探索”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人会非常强烈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并以此为参照来对自己评价和定位。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后,随着成长以及心理能量的不断积累,我们的关注点就会慢慢从外部转移到内部,也就是从关注周围人时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转变为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可。到这个时候,我们对别人的评价就会有“批判接受”的能力,可以平静地接纳善意的、有改进意义的评价,而不理会那些不公平的或不切实际的评价。从你来信的叙述中,我基本可以推测你的心理发展正处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尚未完成的阶段,所以会格外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感到“提心吊胆”,生怕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种状态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心理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你也不需要过于焦虑。但是,如果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整,会极大地有利于积极、顺利地完成这个成长任务。自我调整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进行,一是学会悦纳自己并好好地爱自己,二是建立并明确自己的心理界线。学会悦纳自己是在自我同一性探索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因为对周围人际关系的种种担心和猜疑,折射出的正是我们对自己的不满意。如果潜意识里有一个不合理的信念,认为自己不值得别人喜欢,不值得被爱,现实中我们往往会把这种信念投射到周围人的身上,认为别人会讨厌自己,对自己有看法。但如果我们能够从内心真正接纳自己,愿意无条件地去爱那个真实但不完美的自己,就会发现“别人觉得我不好,我就一定不好”这个不合理信念的荒唐之处,就能够淡定豁达地做最好的自己,从而达到由内而外的身心和谐,实现自我同一性的圆满状态.建立并明确自己的心理界线是我们照顾好自己感受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自我同一性完成的一个标志。举个例子来说,你信中提到的一个场景,当遇到心眼儿多、圆滑的人时,知道他们只是要“占点小便宜”,那么要忍让接受还是拒绝反抗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心理界线来作评估:如果是无关痛痒的事情,自己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面对且不会造成困扰,那就可以接受;如果是触碰到了自己的心理底线.忍让会令自己内心很不舒服,那么就要毫不犹豫地拒绝。你所提到的戒备心,其实也是这个层面的问题,你并不需要完全放下戒备心,更不需要违背自己内心的感受去信任或迎合别人,只需要依据自己的心理界线去把握戒备的分寸,既不草木皆兵,也不开门揖盗。当然,这两个方面的调整说起来很容易,真正做起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需要你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和耐心。但我相信,只要你愿意,拟定能够凭借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完成发展任务,照顾好自己的感受,自信、乐观地经营好自己的人际交往,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理正能量。(选自《中国青年报·青本热线·心箱》2015年6月30,略作侧改)10.“沉思”来信有何目的?你觉得“沉思”看了“小月儿”的回信会有哪些启发?11.选出下列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A.“沉思”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拒绝与人交往。B.“小月儿”认为人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后,依旧非常强烈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C.“小月儿”建议“沉思”要无条件接纳真实但不完美的自己,努力实现自我同一性的圆满状态.D.“小月儿”结合“沉思”的来信内容,分析了戒备心的危害,并指出如何依据自己的心理界线去把握戒备的分寸.12.根据对象选择得体的语言才能达到劝说的效果。以【乙】文画线句为例,结合划线词分析“小月儿”劝说的效果。13.《心箱》是有关青少年心理咨询的知名栏目,走过了十五六个春秋,可是近两年这个栏目停办了,很多读者大呼可惜,强烈要求继续开办,你赞同吗?结合这两封信和生活经验阐述理由。(四)古诗文阅读阅读古诗文,完成14—19题.清白堂①记(节选)(宋范)仲庵一日,命役徒芟②而碎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扁③而淦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④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