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1.柳公权的楷书用笔出自颜真卿,但又改变了横细竖粗的态势。柳体笔画匀衡瘦硬,爽利挺秀,结体严紧,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属于柳体的是()【答案】D2.下面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生活中总有些人,尽管不够幸运,甚至深陷泥沼、走tóu()无路,但内心始终翻腾着一股zào()动,就像遥远地平线上的光,挣()脱山峦的围缚,越过无垠的原野,迸()射出野蛮生长的力量。A.头燥zhènɡbìnɡB.投躁zhènɡbènɡC.投燥zhēnɡbènɡD.头躁zhēnɡbìnɡ【答案】B3.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一系列藩篱的不断消失,游戏行业的天花板被不断突破,整个行业又将迎来黄金期。B.新版《鹿鼎记》将于2018年6月开拍,制作方所选的演员都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明星。C.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嘉宾们就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用好政府、市场“两只手”,让政府和市场各行其是,相得益彰。D.小明买了一束玫瑰花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丽,但被她毫不客气地退了回来,他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词语(成语)的正确使用。A藩篱:本义是指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栅栏,引申为边界、屏障,也比喻界域、境界,或用来指某一范畴。根据语境,使用正确。B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贬义词。与语境不符。C各行其是: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与“相得益彰”矛盾,使用错误。D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与情境不符,使用错误。据此,答案为A。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B.“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赐教、寒舍、见谅等。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张”是姓,“十八”是他的排行。唐代以称人排行为高雅的风尚。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其中“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六;“既望”,农历十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古代文化常识。A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六艺”中的“射”是指射箭。B“赐教”是对他人指教或来信的敬称。C正确。D望日,指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旧历每月之十五日。“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据此,答案为C。5.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2)燕子来时新社,_______________。(晏殊《破阵子》)(3)《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4)中国诗以其特有的意象,构筑成一座民族风情浓郁的精神家园。请在本诗中任选两个意象(名词),分别写出一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答案】(1).(1)朔气传金柝(2).寒光照铁衣(3).(2)梨花落后清明(4).(3)以中有足乐者(5).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6).(4)示例:落日故人情白云千载空悠悠【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朔、柝、梨、奉”等字词容易写错。本题第4小题,语句主要的意象有“落日”“孤舟”“鸟”“流水”“白云”“明月”“芳草”等,选择这些意象的诗句默写作答。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6.名著(1)《水浒传》(一百回本)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A(地名)。梁中书见不是头势,带领随行伴当,飞奔南门。南门传说道:“一个胖大和尚B(人名)抡动铁禅杖,一个虎面行者,掣出双戒刀,发喊杀入城来。”……C(人名)浑身脱剥,睁圆怪眼,咬定牙根,手搦双斧,从城濠里飞杀过来……只见左手下杀声震响,火把丛中军马无数,却是大刀D(人名),拍动赤兔马,手舞青龙刀,径抢梁中书。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2)陆游诗云“稼轩落笔凌鲍谢”,称赞南宋_______(人名),他是_______派的词人。(3)《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啬鬼形象是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答案】(1).(1)A.大名府(2).B.鲁智深(鲁提辖)(3).C.李逵(4).D.关胜(5).(2)辛弃疾(6).豪放(7).(3)夏洛克(8).莎士比亚【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如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主要的故事情节、精彩片断、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的名言警句等,在平时就要对名著常识知识做好积累。(1)依据对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作答。(2)“稼轩”是辛弃疾的号。依据对识记有关辛弃疾的常识内容作答。(3)《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具有讽刺性的喜剧。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典型吝啬鬼形象。据此作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7.本诗从题材上属于(______),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_______)。8.“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9.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7.(1).边塞诗(2).高适(岑参)8.借代英勇无畏,视死如归。9.“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解析】7.试题分析:考查对诗词常识的识记。《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这首《陇西行》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所以从题材上属于边塞诗。唐代边塞诗人主要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王昌龄、崔颢等。8.试题分析:考查对修辞手法和诗文内容的理解。(1)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貂锦”原指战士身上穿着的衣服,这里采用的“局部代整体”的借代的修辞手法。(2)诗文的前两句的意思是: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沙场。这两句诗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的悲壮事实。“誓扫”“不顾”等词语,表现了唐军将士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据此理解概述作答。9.试题分析:考查对表现手法的理解分析。诗文中的“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将士战死沙场的真实场景,一边是梦境中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恋人,虚实相对,对比鲜明,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据此理解作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0.下列与“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一句中“国”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荆州)此用武之国B.等死,死国可乎C.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D.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11.根据本文,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庄子的思想,并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答案】10.C11.淡泊名利正面:面对物欲横流、争权夺利的社会现实,他能够独善其身,保持高洁傲岸的精神品质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反面:他的思想消极避世、知难而退、不思进取,对社会发展有不利的方面。【解析】1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题目中的“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中的“国”是“国都”;A项中“国”是“地方”;B项中的“国”是“国家”;C项中的“国”是“国都”;D项中的“国”是国家的名称。故选C。1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和庄子思想的理解。(1)本文可以从比喻的角度来分析庄子的思想,然后再结合生活实际从正反两方面谈自己的理解。文章中“鹓鶵”比喻庄子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惠子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腐鼠”比喻功名利禄。通过一系列的隐喻说明庄子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慕功名利禄的人。(2)对庄子思想的认识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庄子的思想有保持高洁傲岸、不慕名利高尚品质的积极的一面,但他的消极避世、不思进取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据此作答。参考译文: 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孝文帝立。居顷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勃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12.下列句子与例句“居顷之”中“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怅恨久之C.亲戚畔之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3.下列句子与“善,陈孺子之为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何陋之有?B.甚矣,汝之不惠!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战于长勺。14.翻译下面句子。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15.简要分析陈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案】12.B13.B14.如果每件事都有负责人,那么,您负责什么事呢?15.勤奋好学,公正无私,胸有大志,精明能干。【解析】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题目中的“居顷之”中的“之”是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A项中“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中的“之”是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C项中的“之”是代词,他;D项中的“之”是动词,“到、往”的意思。故选B。1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
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