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聊城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3-11-01 · U1 上传 · 21页 · 458 K

2015年聊城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是27℃左右 B. 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220V C.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N D.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声速;电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不符合实际;B、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家用空调的额定电压与家庭电路电压相同,为220V.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不符合实际;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340m/s左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得多.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对于估计问题,要记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特别是与电有关的数据,如家庭电路电压、一节干电池电压、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功率等等.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还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C.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声,观察振动的快慢.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 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的响度跟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解答: 解:A、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敲鼓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C、图中钢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钢尺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故C错误;D、图中是将发声体放在真空罩中,随着空气的抽出,声音越来越小,所以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1)掌握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掌握转换法在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响度和振幅实验中的具体应用.(3)解决此题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3.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 小车对斜面的压力就是小车的重力 C. 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 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参照物及其选择;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专题:长度、时间、速度;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小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车的重心,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根据v=s/t比较不同路程的速度.解答: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相当于木块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车是运动的,故A错误;B、小车对斜面的压力不等于小车的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小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小车的重心,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故B错误;C、图中所示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是6s,BC段运动所用时间是2s,故C错误;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所以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压力及重力及参照物,属于中等题. 4.如图所示实验,在橡胶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气体 B. 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C. 水蒸气的温度升高 D. 这个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考点: 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专题: 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 (1)白雾都是小液滴,即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2)物体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3)在汽油机的四冲程中,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试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可以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与做功冲程相同.解答: 解: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小液滴,即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故A错误;B、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B错误;C、该过程中,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错误;D、在汽油机的四冲程中,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试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可以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与做功冲程相同,故该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故D正确;故选D.点评: 该题考查了液化现象的理解、做功改变内能的应用、内燃机工作原理的理解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5.如图所示,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B. 金属球和金属箔都带正电 C. 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D. 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考点: 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专题: 应用题;电流和电路.分析: 解决该题需掌握:(1)在实验室中,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2)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其制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答: 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也带上负电,即验电器的金属球和两个金属箔片上都带上了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其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故选C.点评:知道实验室中如何取得正电荷和负电荷,且明白验电器的制作原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6.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其升高后释放,观察滚摆运动过程,长时间后滚摆停止上下滚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滚摆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B. 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滚摆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 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滚摆的机械能减小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专题: 应用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 分析滚摆的向上运动时的速度及高度的变化,则可知动能及重力势能的变化;根据机械能的定义可知机械能的变化.解答: 解:A、滚摆下降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故动能增加,高度减小,即重力势能减小,故错误;B、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同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故是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故错误;C、由于空气的摩擦,所以整个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故机械能是减小的,故错误;D、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滚摆的机械能减小,故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机械能的定义及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注意在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时,机械能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7.如图所示的环保型手电筒,筒内没有电池,使用时只要来回摇晃手电筒,使磁铁在线圈中来回运动.灯泡就能发光.以下四个实验中,能反映这种手电筒电源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考点: 电磁感应..专题: 电动机、磁生电.分析: (1)手摇电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磁铁在线圈中来回运动,使线圈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感应电流,使小灯泡发光.(2)逐个分析下面四个选择项中各个设备的制成原理,将两者对应即可得到答案.解答: 解:手摇电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磁铁在线圈中来回运动,使线圈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感应电流,使小灯泡发光;A、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无关,故A错误.B、此图探究的是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中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无关,故B错误.C、此图反映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无关,故C错误.C、图中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可以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来体现),这是电磁感应现象,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相符合,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1)此题考查了电磁感应、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奥斯特实验、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等知识点.(2)首先根据题目告诉的:明确出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保持不变,两灯泡都标有“3V0.9W”字样,要使两灯泡都能正常发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 B. 同时闭合S1和S3,断开S2 C.同时闭合S1和S2,断开S3 D. 只闭合S2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额定功率..专题: 电能和电功率.分析: 要使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应使其两端的电压都等于其额定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即可.解答: 解:电源电压为3V保持不变,两灯泡都标有“3V0.9W”字样,要使两灯泡都能正常发光,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应等于3V,所以两灯泡应并联;A、若只闭合S1,只有L2正常发光,L1不发光,A错误;B、由图知,当同时闭合S1和S3,断开S2时,两灯泡并联,B正确;C、同时闭合S1和S2,断开S3,L1短路,不会发光,C错误;D、只闭合S2,两灯泡串联,都不能正常发光,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额定功率概念的理解,能够确定两灯泡需并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9.下列有关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虚像 B. 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C. 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D. 平静的湖面映出蓝天白云,这是光的折射现象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紫外线..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 ①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②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③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④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解答: 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此选项错误;B、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工作的.此选项正确;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此选项正确;D、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此选项错误.故选B、C.点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紫外线的特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理解和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10.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零下5℃的液体也能蒸发 B. 糖放到水里过一段时间水变甜了,这是扩散现象 C. 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属于汽化现象 D. 秋天,草叶上“露珠”的形成过程,要放出热量考点: 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扩散现象..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 (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可以进行的;(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状态;(3)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