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

2023-11-01 · U1 上传 · 19页 · 413.5 K

2015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题文】下列关于一些物理量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身高165dm B.我市今天气温为60℃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30m/sD.我国的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学生身高是165cm-175cm,故A错;气温最高一般不超过40℃,故B错;中学生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可达6m/s,故C错误;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符合实际,故D正确;应选D。【考点定位】常见物理数值的判断【结束】2.【题文】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A.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B.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升华吸热C.烧水时,壶嘴处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窗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撒盐是为了降低冰雪的熔点,使雪更容易熔化,故A错误;洒水时,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属汽化吸热,故B错误;“白气”不是气,而是水蒸气液化所形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窗花是水蒸气直接由气态变成了固态,属凝华现象,故D错误;应选C。【考点定位】物态变化【结束】3.【题文】因为有了光,世界才会如此绚丽多彩,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颜色的花是因为黄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B.假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做操时队伍更容易排直C.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D.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黄颜色的花是因为黄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故A错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做操时队伍才更容易排直,故B错误;由于光的漫反射,使的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物体,故C正确;当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故D错误;应选C。【考点定位】光现象【结束】4.【题文】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今天的科技发展,下列技术及其应用中说法正确的是:()A.新型电热毯的电阻丝是用超导体材料制成的B.LED灯中的发光二极管主要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C.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D.用纳米陶瓷粉制成的陶瓷耐高温,可惜太脆,一撞就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超导体材料电阻极小或为0,不能用于制造电阻丝,故A错误;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B正确;由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不能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故C错误;用纳米陶瓷粉制成的陶瓷不但耐高温,而且硬度,韧性都非常高,故D错误;应选B。【考点定位】物理与科技【结束】5.【题文】物理世界璀璨纷纭,自然奇观、生活奥秘、现代科技,无一不展现出物理学的神奇与魅力,下面说法正确的的是:()A.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B.在花丛中能闻到花的芳香,此现象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铁棒将电线挑开,并现场抢救D.电冰箱内的照明灯与压缩机是并联的,能够彼此独立工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加油机相对于战斗机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故A错;闻到花的芳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铁棒是导体,不能用来挑开电线,故C错误;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可以独立工作,故D正确;应选D。【考点定位】相对运动;扩散;导体;并联电路【结束】6.【题文】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下图,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B.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C.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D.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甲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就是压强,钉子陷入的越深,说明受到的压强越大,钉陷入的越浅,说明受到的压强越小,故A正确;图中的受力面积大小相等,只是压力大小不同,所以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故B错误,D正确;本题是保持受力面积不变,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所以是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应选B。【考点定位】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结束】7.【题文】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时间/min温度/℃612ABCD第7题图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该物质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A错;在第6min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故B错;石蜡属于非晶体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故C错;图中的BC段为熔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应选D。【考点定位】晶体的熔化【结束】8.【题文】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内部探伤,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一定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够被反射回来可以须知来探测金属内部的情况,故A正确;人要想听到声音必须要有传声的介质,故B错误;防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C错;“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应选A。【考点定位】声现象【结束】9.【题文】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A是点燃的蜡烛,B是没有点燃的蜡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蜡烛A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实验中应选取较薄的玻璃板,并竖直放置D.实验中随着A蜡烛的燃烧,A蜡烛的像与B蜡烛仍然重合第9题图AB【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明亮处,由于光非常强,使得像看起来很暗,不容易看清,故A错;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较薄的玻璃板,不容易出现重像,便于观察,竖直放置便于对比像于物体的大小相等,故C正确;随着A蜡烛的燃烧,A蜡烛的像将小B蜡烛不再重合,故D错误;应选C。【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结束】10.【题文】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材料,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下列关于碳纤维材料说法正确的是:()A.碳纤维材料适合制作打夯的重锤B.有两个等体积的实心航空器部件,分别用钢和碳纤维材料制成,它们的质量比为4:1C.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同一个航空器部件,在地球上的质量要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D.碳纤维材料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碳纤维材料密度太小,不适合制作重锤,故A错;当体积相等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钢的密度是碳纤维材料密度的四倍,所以质量比为4:1,故B正确;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C错;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无关,故D错误;应选B。【考点定位】质量与密度【结束】11.【题文】在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中,波斯军队用投石车投出巨石来攻击斯巴达克城的城墙,在巨石被投出到击中城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巨石在最高点时动能最大B.巨石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小C.巨石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巨石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投出点最高点城墙第11题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巨石在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对水平方向的速度没有影响,水平方向的动能不变,而在最高点处在竖直方向上动能最小为0,所以最高点时的动能是最小的,故A错;巨石在最高点时的高度最大,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最大的,故B错;最高点时的动能最小,所以动能是选减小再增大的,故C错;高度是选增大后减小,所以重力势能是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应选D。【考点定位】机械能转化【结束】12.【题文】如图所示,小东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木箱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箱没有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C.小东推木箱的过程中,木箱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D.小东推木箱的过程中,木箱的惯性变大第12题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A错;木箱没有动,受力平衡,推力等于摩擦力,故B错;由于木箱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状态是不变的,故C正确;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推木箱过程中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故D错误;应选C。【考点定位】力和运动【结束】13.【题文】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60℃的水比30℃的水所含有的热量多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0℃的水内能为零【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所以内能一定是增加的,故A正确;热量不能说含有,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有意义,故B错误;热量的传递方向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故C正确;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D错误;应选AC。【考点定位】温度;内能;热量【结束】14.【题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有益摩擦B.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有助于减小它对沙地的压强C.100N的力一定比10N的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明显D.飞机飞行时,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小,气流压强大【答案】ABD【解析】试题分析: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有助于行走,所以是有益摩擦,故A正确;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故B正确;由于没有说明受力面积的大小关系,所以作用效果无法判断,故C错误;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故D正确;应选ABD。【考点定位】摩擦力;压强【结束】15【题文】.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5Ω1.5A”,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A,电阻为5Ω(灯丝电阻不变)。闭合开关,要求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能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B.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变大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45WD.滑动变阻器允许的调节范围是4Ω~35ΩR第15题图SLAV【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灯泡与变阻器是串联的,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过程中,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灯泡应是变暗的,故A错误;电压表与电流的示数比等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所以比值是变大的,故B正确;当电流最小时,也就是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时,此时灯泡的电压为4.5V-3V=1.5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5V/5Ω=0.3A,所以灯泡的最小功率为P=UI=1.5V×0.3A=0.45W,故C正确;灯泡的功率最小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是最大的,此时的电阻为3V/0.3A=10Ω,当电路中的电流为最大值0.5A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小,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4.5V-2.5V=2V,所以此时变阻器的阻值为2V/0.5A=4Ω,所以滑动变阻器允许的调节范围是4Ω~10Ω,故D错误;应选BC。【考点定位】滑动变阻器【结束】16.【题文】如图所示,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0N,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5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的功率是1WB.2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1.2mC.5s内拉力F所做功的大小是15JD.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2NAF【答案】BCD【解析】试题分析:拉力的功率等于拉力与拉力的速度的积:P=Fv=5N×0.6m/s=3W,故A错;2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0.2m/s×3×2s=1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