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夏天,室外温度可能超过35℃,教室内温度要低于35℃,不可能达到45℃.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200m赛跑成绩不可能是10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书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D、教室内日光灯正常工作的电流在0.2A左右,发光功率在P=UI=220V×0.2A≈40W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大、反向、共线、共物,知道其中的一个力可以确定另一个力。【解答】解: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受到的重力是10N,由于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摩擦力大小也等于10N,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3.【分析】(1)家用电饭煲加热食物主要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2)修建人工湖,含水量增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据此分析;(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4)在微观粒子中,空间尺度从小到大的排列是: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解答】解:A、家用电饭煲加热食物主要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A错误;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气候;故B正确;C、由于机翼都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同一股气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机翼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小,速度小,压强大,机翼下方压强大于上方压强,机翼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故C错误;D、在微观粒子中,空间尺度从小到大的排列是: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选项中的说法搞反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电流热效应的应用、水的比热容最大的应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应用以及对微观粒子大小的了解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4.【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的雾气是什么状态,然后知道这种状态的物质从哪来的。雾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变来的。【解答】解:雨后的山上总有很多的水蒸气,但是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的。山顶的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雾。故选:D。【点评】本题中不要误以为雾气是水蒸气。生活中看到的白气、白雾都是液态的小水滴,而不是水蒸气,它的形成过程都是液化。如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烧开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成的水蒸气离开壶嘴后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冰棍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5.【分析】(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4)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色不同。【解答】解: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B正确;C、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可以运用到医疗领域,去除人体内结石;故C正确;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中国的古诗词也含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知识。6.【分析】结合选项的知识梳理中的内容,对照所掌握的具体知识,逐一做出判断即可。【解答】解:A、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用于夜视仪等;紫外线具有化学效应,可用来消毒、杀菌,故B错误;C、老花眼是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来矫正,故C错误;D、平面镜能成虚像,不能成实像;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凹透镜可以成虚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通过知识结构的梳理,考查了多个知识点,要对每一个知识有一定清晰的认识,综合性较强,但总体难度不大。二、填空题7.【分析】(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的比热容只跟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2)知道水的质量和比热容以及初温,根据Q吸=cm(t﹣t0)求出吸热后水升高到的温度。【解答】解:(1)将4kg的水倒掉一半,虽然水的质量和体积改变了,但比热容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水的比热容不变,仍然为4.2×103J/(kg•℃);(2)根据Q吸=cm(t﹣t0)可知,吸热后水升高到的温度:t=+t0=+30℃=55℃。故答案为:4.2×103;55。【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比热容和放热公式的理解与掌握,计算过程要注意水温升高了(温度的变化)和升高到(末温)的区别。8.【分析】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解答】解:球被顶出后,由于球具有惯性,继续向上运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且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受力不平衡;由于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而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足球最后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故答案为:非平衡力;重力。【点评】本题结合运动员顶球考查蕴含的力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知识点较多,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是中考的热点。9.【分析】(1)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v=计算他全程的平均速度;(2)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解答】解:(1)s=5km=5000m,t=41min40s=2500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2m/s;(2)李明同学在比赛中向前运动,则路灯相对于李明同学位置不断后退,所以他选择的参照物是他自己。故答案为:2;自己。【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和参照物的选择,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题目中一般涉及三个方面:研究对象;参照物;运动状态。题目中一般是告诉研究对象,再就是参照物和运动状态这两个量中的一个,确定另一个量。10.【分析】比较甲和乙的密度关系,可采用两种比较方法:①体积相同,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②质量相同,比较体积,体积小的密度大。先从图乙中找出对应的两个物理量,算出乙的密度,然后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V=算出乙的体积。【解答】解: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V=可知,体积相等时,物体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从图中虚线可知,当甲和乙的体积都为1dm3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所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或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ρV可知,质量相等时,物体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从图中虚线可知,当甲和乙的质量都为2.7kg时,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所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从图乙可知,当乙的体积为V乙=3dm3时,乙的质量为m乙=2.7kg,所以乙的密度ρ乙===0.9kg/dm3,则质量为1.8kg乙物质的体积:V乙′==2dm3。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是一道分析图象题,这类题是近几年考试的一个热点。本题利用图象来确定物理量的大小,巧用图象描述物理量间函数关系,是一道好题。11.【分析】结合生活经验,首先判断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围绕转动的支点,根据支点的位置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解:如图,在使用镊子时,在动力的作用下AC绕A点转动,镊子就相当于杠杆;A点是支点,AC的长度为阻力臂,AB的长度为动力臂,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镊子是一个费力杠杆。故答案为:杠杆;费力。【点评】本题考查杠杆支点的判断和分类,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对支点和力臂的判断,另外,要结合生活实际来解答。12.【分析】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解答】解:端上一碗牛肉面,香味扑鼻而来,这时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端碗时很烫手,手从碗上吸收了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热传递。【点评】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分子运动及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3.【分析】①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②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解答】解:①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减小,大气压也随之降低;而袋内气体由于密闭,气压几乎不变,外界大气压的降低导致袋装方便面内部气体膨胀;②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这包方便面的位置变了,但质量不变。故答案为:高;不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气压强和高度的关系的了解以及对质量特性的了解。三、识图、作图题14.【分析】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做功、压缩和排气,各冲程的特点不同,因此根据气门的状态和活塞的运行方向确定冲程;并且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还有压缩冲程有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解答】解:在四冲程汽油机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压缩冲程;根据图示可知,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容积增大,因此是做功冲程。故答案为:压缩;做功。【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热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各冲程情况的了解以及工作的实质,并掌握涉及能量转化的两个冲程。15.【分析】(1)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判断螺线管的磁极。(2)根据安培定则绕出螺线管的绕法。【解答】解:(1)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以判断螺线管的上端是N极,下端是S极。(2)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N极,四指就是电流方向,可以判断电流从螺线管的上端流入。如图:【点评】知道螺线管的电流方向、磁极、小磁针的磁极、磁感线中的任意一者,都可以根据磁极间的作用和安培定则判断。16.【分析】画重力的示意图首先确定重心,然后沿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这个力。【解答】解:图中已标出重心,从重心开始画一个竖直向下的线段,标上箭头,最后用G表示出重力即可。故答案为:【点评】画力的示意图的方法是:一定点,二画线,再在线上标尖尖。解释:“点”指力的作用点,“尖尖”指力的方向。17.【分析】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开关要接在干路上。电灯的接法:火线首先进开关,再入灯泡。【解答】解:两盏灯是并联的,两盏灯有一个开关控制,开关接在干路上;火线首先过开关再入灯泡。如图所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灯泡与开关的接法,利用好条件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开关要接在干路上,知道火线首先过开关再入灯泡。四、实验探究题18.【分析】(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实验过程要采用控制变量法;(2)当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要让钢球沿斜面的同一高度下落,这样保证下落速度相同;当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选择同一小球,这样可以保证小球的质量相同。【解答】解:(1)由甲图可知,两球质量相同,所以是控制两球的质量相等;而两球所处高度不同,两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不同,故探究的是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根据甲图可知,质量相同时,小球从斜面上较高的高度滚下时,小
2016年甘肃省武威、白银、定西、平凉、酒泉、临夏州、张掖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