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0=1500(倍);四种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50倍,所以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应选择A、目镜5×,物镜10×。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放大倍数最小的。2.【分析】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营养物质一般贮存在胚乳中,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解答】解:花生是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种皮的功能是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子叶两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因而我们吃的花生油主要是由花生种子的子叶压榨出来的。故选:B。【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3.【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解答】解: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其中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故选:D。【点评】关键点: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4.【分析】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项目血细胞类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状面凹的圆饼状球形形状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成熟的红细胞)有无大小、数量较大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最大(4.0﹣10.0)×109个/L最小100~300×109个/L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止血和加速凝血【解答】解:A、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不能吞噬病菌,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A不正确;B、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B不正确;C、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来吞噬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病菌。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可能明显增多的是白细胞,C正确;D、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因此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其血液中不可能明显增多,D不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细胞的功能。5.【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解答】解:A、水是大部分被重吸收,不是被全部重新吸,A不正确;B、葡萄糖可被全部重新吸入毛细血管,B正确;C、无机盐被部分重吸收,不是被全部重新吸,C不正确;D、尿素完全不重吸收,不是被全部重新吸,D不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6.【分析】所谓的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外界有害因素的污染以后,食品原有色、香、味和营养成分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结果使食品的质量降低或完全不能食用,这个过程称为食品腐败变质。【解答】解:食品腐败变质的本质是食品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分解变化过程。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和细菌能够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发生分解,从而使食品腐败变质。故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变质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道小题,每空1分,共8分)7.【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如图),各具有一定的功能,据此答题。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细胞质的流动能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液泡内含细胞液;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解答】解:在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中,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故答案为:细胞壁;细胞核【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础性的知识点,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即可答题。8.【分析】(1)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即21.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即22,3次分裂后形成8个细胞即23,….因此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2N。(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从图中看出新形成的细胞和原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解答】解: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2N.因此1个体细胞连续分裂3次,可得到子细胞个数为23=8(个)。 细胞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和原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因此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1个体细胞连续分裂3次,每个子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 所以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1个体细胞连续分裂3次,可得到8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故答案为:8;46。【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2N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9.【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解: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如蜘蛛结网。故答案为:遗传物质【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免疫的特点。10.【分析】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解答】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为变态发育,其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不能在空气中呼吸;成体青蛙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故答案为:鳃【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11.【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解答】解:甲肝患者治愈后一般不会再患甲肝,主要原因是体内留存有抵抗甲肝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具有专一性,该抗体只对甲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故答案为:抗体;特异性(或“后天性”)【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以及抗体的产生.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包括2道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2.【分析】(1)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周围充满了羊水,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相连。胎盘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血管与脐带内的毛细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2)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在耳垂的有无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小明出现了他的父母没有的性状,说明无耳垂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那么有耳垂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解答】解:(1)人和较高等的多细胞动物为有性生殖,要形成受精卵,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划分是,生殖:生殖器官产生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发育:受精卵开始分裂→发育成成体。所以人和多细胞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精子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出生前的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的子宫里,胎盘和脐带从妈妈那儿获得营养。(2)爸爸、妈妈都有耳垂,你却无耳垂,若控制有耳垂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无耳垂的基因用a表示,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则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其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Aa.(3)性染色体决定男女的性别,人类的性染色体是总数23对染色体的其中一对组成,拥有二个X染色体(XX)的个体是女性,拥有X和Y染色体各一个(XY)的个体是男性,所以,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我是个女孩,因此我的性染色体是XX。(4)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使得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故答案为:(1)输卵管;胎盘(2)aa(3)XX(4)雄性激素【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13.【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水稻→蝗虫→麻雀→蛇、水稻→麻雀→蛇、水稻→田鼠→蛇,因此该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为3条。(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稻属于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3)在该食物网中,蝗虫和田鼠同时以水稻为食,所以蝗虫和田鼠的关系是竞争。(4)如果大量捕杀蛇类,会导致田鼠和麻雀的数量增加,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水稻产量降低。故答案为:(1)3(2)生产;光合(3)竞争(4)降低【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4/1913:05:55;用户:1338301
2015年甘肃省武威、酒泉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