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3-10-31 · U1 上传 · 20页 · 3.1 M

泰安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适应某一特定环境的生物在进化上一定比较高等B.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C.引入外来物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D.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增强温室效应,会提高光合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只有适应生存的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生态系统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详解】A.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生物就生存下来,但不一定就比较高等,错误。B.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和它生存的环境包括空气、水和温度等,二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正确。C.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威胁当地物种的生存,降低生物的种类,降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错误。D.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不能改善生态环境,错误。故选A。【点睛】掌握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控制中心是线粒体和叶绿体B.人体红细胞寿命只有120天左右,成熟的红细胞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C.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形成的细胞群叫组织D.人体的血管与杨树的茎都与物质运输有关,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答案】D【解析】【分析】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详解】A.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是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控制中心,错误。B.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分裂,错误。C.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就叫组织,错误。D.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人体的血管与杨树的茎都与物质运输有关,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组织的定义、细胞核的作用、动植物的结构层次等是本题解题关键。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B.测定种子发芽率时,随机抽取适量样本,重复测定几次,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C.观察临时装片时眼睛看目镜内,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看清物像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实验装置要在37℃恒温条件下保持足够时间【答案】C【解析】【分析】(1)种子的发芽率的指发芽种子占全部种子的百分数,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采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抽样调查时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进行调查,并运用概率估计方法,根据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作测定结果。(2)正确使用显微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是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技能之一,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具体实验操作,要求学生熟练掌握。(3)唾液淀粉酶起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7℃,放置5~10分钟使唾液淀粉酶有充分的作用时间。(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详解】A.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的最主要特点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A正确。B.测定种子发芽率要重复测定几次,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可以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少误差,B正确。C.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以防玻片标本移动,影响观察,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不到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便于绘图。在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时,寻找物像,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C错误。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装置应放在37℃的环境中保持5~10分钟,因为37℃时,消化酶的催化能力最强,放置5~10分钟使唾液淀粉酶有充分的作用时间,D正确。故选C。【点睛】理解掌握学生使用显微镜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是某被子植物果实和种子形成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1是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B.2是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C.花粉是从雄蕊的花药散放出来的D.4和3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芽【答案】D【解析】【分析】一朵完整的花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才能结出果实,图中1子房,2胚珠,3卵细胞,4精子。【详解】被子植物产生后代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如图:。可见,受精后,图中的1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2是胚珠发育成种子;4精子和3卵细胞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雄蕊的花药能产生花粉,可见D错误。故选D。【点睛】掌握花的结构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5.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步骤是: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在光下照射几小时,脱去叶片中叶绿素,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叶片深色部分表示变蓝,浅色部分表示不变蓝。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操作是将叶片放人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变成黄白色B.甲和乙对照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甲中液体是清水,乙中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C.丙的实验现象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淀粉,实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D.丁装置天竺葵的银边不含叶绿素,实验现象说明叶片不含叶绿素的部分不能产生淀粉【答案】B【解析】【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氧气有助燃的特性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的就是对照组。【详解】A.酒精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故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变成黄白色,A正确。B.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使得密闭容器中的植物缺乏二氧化碳而不能合成淀粉,叶片不能呈现出蓝色(甲组实验结果),其对照组溶液为等量的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叶片能呈现出蓝色(乙组实验结果),故甲中液体是氢氧化钠,乙中液体是清水,B错误。C.丙的实验现象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淀粉,遮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故实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C正确。D.丁装置天竺葵的银边不含叶绿素,此区域未变蓝,叶片中间含有叶绿素,此区域变蓝,故实验现象说明叶片不含叶绿素的部分不能产生淀粉,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考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有关人体营养或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B.小肠中的肠液、胰液、胆汁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C.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D.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答案】C【解析】【分析】(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3)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详解】A.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糖类、蛋白质、脂肪,错误。B.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肠液、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不含消化酶,错误。C.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正确。D.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7.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的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B.在腕部内侧摸到搏动血管是静脉C.血小板在伤口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促进止血D.右心室里的静脉血从肺动脉流向肺部【答案】B【解析】【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详解】A.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气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气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故A正确。B.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血管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动脉虽然大多数分布在身体的较深部位,但是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如手腕部的桡动脉,故B错误。C.血小板无细胞核,体积最小,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所以血小板在伤口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促进止血,故C正确。D.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故D正确。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血管的种类及特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8.下图是某健康人汗液和尿液分泌量随外界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外界温度低于24℃时,人体尿液分泌量大于汗液分泌量B.随着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汗液蒸发时带走身体一部分热量,调节体温C.随着温度升高尿液分泌量减少,会导致体内尿素等废物积累过多,破坏水和无机盐的平衡D.人体通过排尿和排汗将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答案】C【解析】【分析】(1)汗腺是皮肤的附属器官,其主要作用就是分泌汗液。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的形式由皮肤排出,同时汗液蒸发带走热量,可以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详解】A.据图中曲线分析可知,外界温度为24℃时,尿液量和汗液量基本相等,外界温度低于24℃时,人体尿液分泌量大于汗液分泌量。A正确。 BC.据图中曲线分析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汗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皮肤通过排汗,可排除水、无机盐和尿素,不会导致体内尿素等废物积累过多,不会破坏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同时皮肤通过排汗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从而降低皮肤的温度,达到调节体温的作用。B正确,C错误。 D.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