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江苏宿迁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23-10-31 · U1 上传 · 5页 · 1.8 M

2012年江苏宿迁中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2012·江苏宿迁)19.下图所示的线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这条线路的开辟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首推()B A.班超B.张骞C.玄奘D.郑和(2012·江苏宿迁)20.贞观年间,家境贫寒、学富五车的张三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踏上仕途。张三的时来运转主要得益于()D A.分封制度B.宗法制度C.禅让制度D.科举制度(2012·江苏宿迁)21.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绝。这反映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D A.尊王攘夷政策B.休生养息政策C.君主专制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2012·江苏宿迁)22.一位南宋读书人书房的陈设,不可能存在的场景是()A A.桌上摆着曹雪芹的《红楼梦》B.墙上挂着隶书撰写的书法作品 C.桌上摆着活字印刷的《史记》D.墙上挂着孔子的画像(2012·江苏宿迁)2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事是()C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2·江苏宿迁)24.某校举办“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图片展”,其中一组图片内容为:《民报》发刊词、武汉新军使用的火炮、“大总统誓词”。这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C A.国共合作,抗日烽火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D.外争国权,实业救国(2012·江苏宿迁)25.右图是1987年发行的纪念邮票,邮票所纪念的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该事件是()B 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2012·江苏宿迁)26.属于中国军队抗击外敌侵略的战役是()A ①辽沈战役②百团大战③淮海战役④台儿庄战役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2012·江苏宿迁)27.右图是一幅珍贵的新闻照片。名称为《乔的笑》:人物是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地点是在联合国大厅。照片反映的历史是()B 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万隆会议圆满结束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12·江苏宿迁)28.下列哪一历史知识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希腊的历史文化?()C A.种姓制度B.大化改新C.《荷马史诗》D.《汉谟拉比法典》(2012·江苏宿迁)29.1799年,华盛顿总统病故。美国人民举行各种仪式,纪念这位“战争时期第一人、和平时期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华盛顿身后能获得如此殊荣是基于他()B A.推翻了封建王朝B.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C.发表了《社会契约论》D.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2012·江苏宿迁)30.某学生在历史课堂笔记中整理出如下知识提纲:这表明该学生学习的历史内容是()D A.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2012·江苏宿迁)31.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厮杀的双方使用坦克、毒气、飞机、潜水艇,使战争由平面发展为立体。这样的场景最早出现在()B A.拿破仑战争中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C.克里米亚战争中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2012·江苏宿迁)32.“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多次发表“炉边谈话”,其话题可能是()CA.欧洲对美国的威胁B.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国家产业复兴法》D.古巴导弹危机(2012·江苏宿迁)33.右图漫画画的是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等国的反对,这反映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D A.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 B.全球一体化不断加强 C.国际恐怖主义横行 D.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第Ⅱ卷非选择题(2012·江苏宿迁)34.(本题7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请回答:(1)图1图2图1、图2所示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巩固国家统一。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该制度的名称。(2分)图1:图2:(2)明清之际,中国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据,是谁从其手中收复的?在哪一场战争胜利后,台湾又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再度回归祖国的怀抱?(2分)(3)“国共内战,两岸分离”。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2分)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歌体现了华夏儿女怎样的情怀?(1分)34.(本题7分)(1)图1:郡县制。(1分);图2:行省制。(1分)(2)郑成功。抗日战争。(2分)(3)“一国两制”。(2分)渴望祖国统一。(1分)(2012·江苏宿迁)35.(本题8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就研究课题“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收集了如下材料,并设计了研究问题。请你参与研究,完成相关问题。(1)材料一示意图【注】“春”的含义:一战期间(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新的春天”含义:新中国初期(1949——1956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新生。请问上述民族工业“迅速发展”、“获得新生”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2)材料二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1958年)歌谣反映了当时的什么运动?对于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来说,该歌谣有没有史料价值?(3分)(3)材料三图片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1978年,中共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促进了上图所示城市的经济发展;1990年,中央对该城市的什么决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2分)(4)纵观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程,你得到什么启示?(1分)35.(本题8分)(1)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1分)三大改造完成。(或实施“一五”计划或公私合营)(1分)(2)大跃进运动。(2分)有。(1分)(3)十一届三中。(1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分)(4)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经济要遵循客观规律;工业化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能振兴民族工业。(任答一点)(1分)(2012·江苏宿迁)36.(本题7分)思想解放的历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和见证。(1)14—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广泛开展。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2分)(2)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启蒙运动。运动的中心在哪个国家?孟德斯鸠发展了什么学说?(2分)(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仁人志士多次掀起救亡图存的思想解放运动。请列举两例。(2分)(4)1992年初,在深圳、珠海等地视察的邓小平就“什么是社会主义?”发表的言论被称作什么?(1分)36.(本题7分)(1)人文主义。(1分)但丁。(1分)(2)法国。(1分)“三权分立”。(1分)(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任两点2分)(4)“南方谈话”。(1分)(2012·江苏宿迁)37.(本题8分)15世纪以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材料一反映了15世纪的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给世界历史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2)材料二科技改变世界图3图4图5材料二图示重大发明促进了世界各地的交往,他们分别是哪一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成果?(填在下面横线上)(3分)图3:图4:图5:(3)材料三A.(1946年)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对付俄国(苏联)。——选编自《世界通史》B.1995年,一个负责管理经济和贸易秩序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建立了。请问:①由材料A预见,二战后阻碍整体世界交往的因素是。②材料B反映的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组织名称是。(2分)(4)面对全球化的浪潮,你认为我国该怎样应对?(1分)37.(本题8分)(1)开辟新航路。(1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隔绝状态;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任答一点)(1分)(2)图3:第二次工业革命。图4:第一次工业革命。图5:第三次科技革命。(3分)(3)冷战。(或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对抗)(1分)世界贸易组织。(1分)(4)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分。若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给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