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2年天津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2023-10-31 · U1 上传 · 15页 · 704.9 K

2022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史(开卷)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场考试,合计用时120分钟。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2.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主张以德治国的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的创始人;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主张实行德政。他的思想被其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论语》。B项正确;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排除A项;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治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2.下列属于秦朝管理制度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B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西汉汉武帝时期设立刺史制度,元朝确立行省制,排除ACD项。故选B项。3.2021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A.勤俭治国 B.勤于政事C.善于用人 D.虚怀纳谏【答案】A【解析】【详解】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依据材料中“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欲为省,毋烦民”可印证汉文帝勤俭治国的特点,A项正确;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和虚怀纳谏与材料中“勤俭治国”不符合,排除B、C和D项。故选A项。4.下图中东汉末年和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烈下降,主要原因是A.频繁战乱 B.北人南迁 C.自然灾害 D.统治残酷【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纷起,军阀混战是导致东汉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人口大量死亡或流徙,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烈下降,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政治制度。回答下题5.《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一书中写道:“一个中国人必须获得通向进士的各种学位,才能成为一名朝廷官员。”创立进士科的是A.隋文帝 B.隋炀帝C.唐太宗 D.武则天6.随着科举考试的变化而出现的八股文产生于A.宋朝 B.元朝C.明朝 D.清朝【答案】5.B6.C【解析】【详解】1.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B项正确,排除A项;唐太宗和武则天完善了科举制,排除CD项。故选B项。2.为加强思想控制。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考试的形式有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C项正确;宋朝和元朝科举考试没有出现八股文,排除AB项;随着科举考试的变化而出现的八股文产生于明朝,排除D项。故选C项。7.以下是某同学归纳的关于边疆有效管辖的信息,据此判断其研究的区域是A.新疆 B.云南 C.台湾 D.西藏【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册封西藏首领为达赖、班禅;清朝政府颁发金瓶,由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决定转世灵童;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由此判断这是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措施,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8.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C.陈化成吴淞口率众抵抗D.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并结合所学可知,D项是作者对鸦片战争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D项正确;ABC项属于历史史实的陈述,属于历史叙述,排除ABC项。故选D项。9.创办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A.张謇 B.荣氏兄弟C.卢作孚 D.侯德榜【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A项正确;荣氏兄弟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排除B项;卢作孚被誉为“中国船王”,排除C项;侯德榜是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排除D项。故选A项。10.有西方史学家认为,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导致的后果就是整个中国陷入“大动乱”,但中国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一后果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他们评论的是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导致中国国内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项正确;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都是反对袁世凯的斗争,排除A和B项;北伐的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排除D项。故选C项。11.1938年创作的歌词“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把他在哪里灭亡。”从中可以感受到A.北伐军胜利进军的气势 B.井冈山艰苦奋斗的精神C.抗日军民乐观自信态度 D.解放战争人民必胜的决心【答案】C【解析】【详解】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从歌词“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把他在哪里灭亡。”可以感受到抗日军民乐观自信的态度,C项正确;北伐军胜利进军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井冈山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题干信息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解放战争的时间是1946—1949年,排除D项。故选C项。了解天津,鉴往知来。回答下题12.下图为天津市人民政府第一号布告。它颁布于()A.1947年 B.1948年 C.1949年 D.1950年13.1956年,完成公私合营的天津劝业场变成了统一管理的大型综合商场。该事件反映的是()A.实业救国 B.三大改造C.“大跃进” D.改革开放【答案】12.C13.B【解析】【12题详解】根据材料中图片信息可知,该布告颁布于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三十八年就是1949年。公元年=1911+民国年,是公元1949年。C项正确,故此题选C项。【13题详解】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项正确。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排除A项;“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全国在经济建设中开展的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主要特征的群众运动,排除C项;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第一题解题关键是纪年方法的换算,掌握公式:公元年=1911+民国年,即可解答。第二题解题关键信息是“1956年”和“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三大改造的时间与内容。 14.这是一场交战双方力量对比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现代化战争,首战两水洞、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都是这场战争中的典型战役。这场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是A.邓世昌 B.张自忠C.黄继光 D.雷锋【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首战两水洞、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壮烈牺牲。C项正确;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排除A项;张自忠牺牲于枣宜会战中,排除B项;雷锋是“解放军好战士”,排除D项。故选C项。15.1978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答案】B【解析】【详解】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956年召开,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982年召开,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987年召开,排除D项。故选B项。中国外交披荆斩棘,开创局面,贡献出智慧与方案。回答下题16.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方针C.共商、共建、共享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17.1971年中国政府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华。美国《时代》杂志报道说:“这‘乒’的一声全世界都听到了!”这件事推动了A.《波茨坦公告》的发表B.中苏两国正式建交C.《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答案】16.A17.D【解析】【1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被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A项正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排除B项;“共商、共建、共享”“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都不是周恩来提出来的,排除CD项。故选A项。【1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中国。“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之间友好往来的闸门;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项正确;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的发表于波茨坦,排除A项;1949年10月3日,中苏正式建交,排除B项;1953年,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在朝鲜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排除C项。故选D项。18.杨振宁在写给邓稼先夫人的信中说道:“稼先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邓稼先的巨大贡献有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答案】A【解析】【详解】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邓稼先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A项正确;“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不属于邓稼先的巨大贡献,排除B项;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排除C项;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不属于邓稼先的巨大贡献,排除D项。故选A项。19.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项符合题意;BCD项颁布在《汉谟拉比法典》之后,排除,故选择A。20.下图是19世纪梵高的油画作品。见图溯源,马铃薯最早出现在欧洲是因为 A.亚历山大东征 B.新航路开辟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著、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