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云南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3-10-31 · U1 上传 · 17页 · 293.5 K

2020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远古传说时代文明作出杰出贡献,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是()A.炎帝和黄帝 B.尧和舜 C.黄帝和蚩尤 D.炎帝和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等,对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炎帝教人民种植农作物,后人尊称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A符合题意;尧以禅让制的形式传位给舜,故BD均不符合题意;蚩尤被黄帝打败,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2.据记载,汉朝廷曾赐给滇王王印,令其“复长其民”。如图文物可以印证汉朝时期()A.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云南地区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统治C.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 D.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由汉滇王金印可以印证汉朝时期,国力强盛,汉武帝开疆拓土,加强了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这枚金印见证了西南地区接受中央政权统治的史实,故B符合题意;材料是在说汉代中央和云南的关系,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3.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等措施的推行,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材料评价的是()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C.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D.元朝的行省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力排众议,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故B符合题意;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4.宋朝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材料反映了宋朝()A.民族关系融洽 B.商人地位不断提高C.海外贸易繁荣 D.江南经济飞跃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因此材料反映了宋朝海外贸易繁荣。选项C符合题意;商港、商船与民族关系内容不符,A排除;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B排除;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与“江南经济飞跃发展”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C。 5.有学者在提及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时指出:这些条款(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这一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因此这一不平等条约是A,A项符合题意;B项是十口通商,排除;C项是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D项不涉及割地和通商,排除。故选A。6.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其领导人是()A.陈胜 B.李自成 C.黄巢 D.洪秀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对人民的剥削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的矛盾日益尖锐,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故D符合题意;陈胜是秦朝起义领袖,李自成是明朝起义领袖,黄巢是唐朝起义领袖,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7.《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材料叙述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A.虎门销烟 B.公车上书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B正确;ACD与材料描述的不符,排除。故选B。 8.辛亥革命被称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的主要原因是()A.青年学生起了重要作用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D.宣告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辛亥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故D符合题意;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重要作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洋务运动中,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9.如下图是某同学的读书摘要,其中有错的是()A.时间 B.地点 C.制造者 D.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错误的”,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采取了不抵抗政策;结果导致东北三省沦陷。发生在卢沟桥的是七七事变。B符合题意;时间、制造者、影响是正确的,ACD排除;故选B。10.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 B.枣宜会战C.第三次长沙会战 D.平型关大捷【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林彪的指挥下,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战役。D符合题意;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A排除;枣宜会战,历时1个多月,中国军队歼灭日军2万多人。中国军队虽然伤亡也较多,但日军在此战中始终没能找到第五战区主力,也未能解除第五战区对武汉的威胁。B排除;第三次长沙会战在国内产生了积极影响,C排除;故选D。11.1945年8月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与社评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西安事变 B.中共七大召开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平解放【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这为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题干材料所示的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C正确;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地点西安。A排除;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B排除;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时间与题干不符。D排除;故选C。12.下列发生在北京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完全独立的是()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C.开国大典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完全独立的是开国大典。选项C符合题意;1898年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A排除;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B排除;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排除。故选C。 13.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摧毁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人民政权的是()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抗美援朝【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故A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抗美援朝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14.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建设成就是()A.鹰厦铁路 B.宝成铁路 C.川藏公路 D.武汉长江大桥【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可知,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故D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桥,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5.党的十九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2017年党的十九大确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故D正确;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故A错误;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故B错误;2007年党的十七大确定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故C错误。故选D。1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基础是()A.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民间团体的经济交流 D.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即在一个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回归后可保留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因此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也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著名的九二共识,故选项B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是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与题意无关。故选B。17.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一外交思想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材料指的是()A.开展全方位外交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一带一路”建设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选项B符合题意;开展全方位外交,属于中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内容,A排除;“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C排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