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3-10-30 · U1 上传 · 8页 · 142.5 K

200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第1页至第4页,第二部分第5页五第8页;共五大题、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第二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O—16Na—23Cl—35.5Ca—40第一部分(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加快建成“资源节约型城市”,苏州市推出多项措施,其中不属于“节能减排”的是A.禁止生产、设计和使用粘土实心砖,以节约土壤资源B.“龙芯”绿色节能电脑引入苏州常熟百所学校C.加拿大太阳能有限公司将在苏州新区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D.优先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减少小轿车尾气排放2.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水的吸收B.动植物的呼吸C.光合作用D.燃料的燃烧3.向试管中加入固体或液体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4.以下有关玻璃捧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蘸取试液B.搅拌溶液C.引流液体D.研磨固体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A.碳酸钠NaCO3B.硫酸H2SO4C.氧化铁O3Fe2D.氢氧化钾K(OH)26.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界中是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7.人体中缺乏某些元素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引起疾病。例如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所缺的元素是A.锌B.碘C.钙D.铁8.下列物质中,不能提供动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是A.葡萄糖B.油脂C.蛋白质D.水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10.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A.铜B.干冰C.氯化钠D.金刚石11.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B.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C.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12.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13.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14.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B.ZnC.N2D.CO15.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A.NaOHB.NaHCO3C.Ca(OH)2D.NaCl16.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含有氧元素B.都是化合物C.都是氧化物D.都含有氧分子1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1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19.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20.下列过滤装置及其操作的简图(图中固定装置和混合液、滤液均省略,且玻璃棒末端均已轻靠漏斗内的三层滤纸处),其中正确的是二、选填题(本题包括3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1.(8分)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以下八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A.盐酸B.氯化钾C.氧化铜D.淀粉E.五氧化二磷F.氮气G.氢氧化钙H.甲烷题号物质分类标准字母序号题号物质分类标准字母序号(1)金属氧化物▲(5)非金属单质▲(2)非金属氧化物▲(6)挥发性酸▲(3)易溶性盐▲(7)最简单的有机物▲(4)微溶性碱▲(8)糖类▲22.(8分)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6)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气燃烧实验的仪器是▲;(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析出晶体的瓷器是▲;(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23.(4分)根据以下A、B、C、D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图,试推测元素分布领域,将图下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分布在人体中的是▲;(2)分布在海水中的是▲;(3)分布在地壳中的是▲;(4)分布在丙氨酸(C3H7O2N)中的是▲。第二部分(共40分)三、(本题包括2题,共14分)24.(10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1)生石灰放入水中:▲,基本反应类型是▲。(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该反应是▲(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镁条投入稀盐酸中:▲,基本反应类型是▲。(4)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液体的导电性比反应前▲(选填“增强”或“减弱”或“不变”)。(5)氯化铵晶体(NH4Cl)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氯化钙和水,同时生成一种氨臭味的气体(NH3):▲,检验该气体可用湿润的▲试纸。25.(4分)模拟酸雨形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硫在单质气体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通常情况下C为无色液体,B、C、D是氧化物;E、F和X都是酸,G是白色沉淀。试填空。(1)E的化学式为:▲。(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四、(本题包括2题,共8分)26.(3分)(本题在a、b两小题,考生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计分)a.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1)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在升高温度后会产生的现象是:▲,此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2)若向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奖▲(选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b.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1)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忽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3)B点代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若将满足B点指标的溶液恒温蒸发10g水,会有▲g氯化钠晶体折出。27.(5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石灰石样品研成粉末,然后取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滤渣质量的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样品的质量/g滤渣的质量/g第一次3.40.3第二次3.60.4第三次5.00.5(1)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结果精确到0.1%)。(2)引起三次实验数据差异的操作原因可能是:▲。(3)若利用题(1)的结果,煅烧100t这种石灰石,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多少吨?(结果精确到0.1t)五、(本题包括3题,共18分)28.(6分)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H+和碱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请根据以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实验1】用酚酞试液(1)向一锥形瓶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的方法(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用酚酞作指示剂可逐滴控制酸、碱溶液反应的量,视觉效果灵敏,操作简便。【实验2】用pH试纸(2)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沾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的预处理。【小结】(3)除了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外,还可用▲(填力法)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发生。29.(4分)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试填空。(1)该发生装置可以制备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填写化学式)。(2)图示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3)利用该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30.(8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切过咸菜的刀更容易生锈.而除锈用稀盐酸比稀硫酸快。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某校师生做了以下相关分组实验,请你根据自己平时课堂学习的体验一起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铜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放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1)若要正视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2)比较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步骤三】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操作、现象和结论见下表。(3)试将“影响因素”选项前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实验操作使用现象对比结论Ⅰ.一片用粗砂纸单向用力打磨3次,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用镊子取出。现象一:粗砂纸打磨的在划痕处有少量气泡,附着少量疏松的紫红色固体。现象一与现象二对比,说明①▲现象二:粗砂纸打磨的片刻内现象不明显。Ⅱ.一片用特细砂纸往复打磨数次,再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取出。现象三: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产生较多细小气泡,表面均匀附着紫红色固体。现象三与现象一对比,说明②▲现象四: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现象四与现象三对比,说明③▲★影响因素:A.打磨时用力程度及均匀程度不同B.选用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C.由于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4)比较步骤三各实验操作中用砂纸打磨的作用是:▲。(5)请仔细观察下图:试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1.A2.C3.A4.D5.B6.D7.C8.D9.B10.C11.C12.A13.A14.B15.B16.D17.C18.A19.B20.D二、选择题(本题包括3题,共20小题,每小题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