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3分)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桂林时指出:“桂林是一座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呵护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加强植树造林 B.严禁乱采石挖沙 C.随意堆放垃圾 D.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微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题型】空气与水.【思路】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解析】解:A.加强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B.严禁乱采石挖沙有利于保护环境,不合题意;C.随意堆放垃圾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符合题意;D.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有利于保护空气质量,不合题意。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了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等,难度不大。2.(3分)下列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微点】氧气的用途.【题型】性质决定用途;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思路】根据能供给呼吸的气体应具有能供给呼吸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A、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B、氧气能供给呼吸,是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能供给呼吸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3分)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微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题型】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思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析】解:A、纸张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玻璃破碎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汽油挥发是汽油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拨】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加块状固体 C.加热液体 D.闻气味【微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题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思路】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该用试管夹夹持,与桌面成45°角,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用手拿着试管加热,且试管直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拨】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3分)为了防止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适量补充的元素是( )A.铁 B.碘 C.钙 D.锌【微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题型】化学与生活.【思路】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解析】解:为了防止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适量补充的元素是钙。故选:C。【点拨】“呵护生命,保障健康”,是人类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试题是历年中考热点之一,应加强学习。6.(3分)俗称“干冰”的物质是( )A.二氧化锰 B.固体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钙 D.碳酸钠【微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题型】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思路】根据常见物质的俗称,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故选:B。【点拨】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俗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3分)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碳 B.银 C.镁 D.钾【微点】元素的简单分类.【题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思路】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液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氵”字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A、碳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B、银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C、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D、钾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拨】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3分)含氟牙膏能防止龋齿。这里的“氟”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微点】元素的概念.【题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思路】这里的“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析】解:家庭使用的含氟牙膏中的“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氟”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拨】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9.(3分)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钠 B.铝 C.铁 D.铜【微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题型】金属与金属材料.【思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选项提供的四种金属中钠的位置最靠前,故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钠。故选:A。【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3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糖 B.花生油 C.食盐 D.味精【微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题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思路】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析】解:A、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B、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B正确;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D、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B。【点拨】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11.(3分)测定某溶液的pH,可用下列哪种仪器取该溶液滴到pH试纸上( )A.胶头滴管 B.集气瓶 C.试管 D.药匙【微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题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思路】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或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故可用胶头滴管取该溶液滴到pH试纸上。故选:A。【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3分)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葡萄糖(C6H12O6) B.乙醇(C2H5OH) C.乙酸(CH3COOH) D.水(H2O)【微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题型】物质的分类.【思路】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解析】解:A、葡萄糖(C6H12O6)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错;B、乙醇(C2H5OH)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B错;C、乙酸(CH3COOH)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C错;D、水(H2O)中不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D正确。故选:D。【点拨】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13.(3分)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A.尿素 B.氯化钾 C.磷酸钙 D.碳酸氢铵【微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题型】常见的盐化学肥料.【思路】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析】解: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B、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C、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D、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拨】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3分)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了,用湿抹布覆盖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着火点 B.清除可燃物 C.隔氧又降温 D.产生二氧化碳【微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题型】化学与能源.【思路】根据灭火的方法与灭火的原理来分析。【解析】解: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了,用湿抹布覆盖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隔绝氧气,也通过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来灭火。故选:C。【点拨】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难度不大。15.(3分)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物质Y和Z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7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X+Y═Z D.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微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题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思路】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Y、X分子数不断减少,因此为反应物,Z分子数不断增加,则为生成物,在t1时X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为6n﹣3n=3n,Y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为5n﹣4n=n,参加反应分子总数为4n,生成Z分子数为2n,参加反应的X、Y、Z的分子数之比为3n:n:2n=3:1:2;根据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化学方程式为3X+Y=2Z;从图2可以看出,在t2时,Y全部参加反应质量为14g,生成Z质量为17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17g﹣14g=3g,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g:14g=3:14;根据化学方程式3X+Y=2Z,参加反应的Z、Y的质量比为17:14,即2Z:Y=17:14,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Y的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解析】解:A、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Y、X分子数不断减少,因此为反应物,Z分子数不断增加,则为生成物,在t1时X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为6n﹣3n=3n,Y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为5n﹣4n=n,参加反应分子总数为4n,生成Z分子数为2n,因此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故A错误;B、从图2可以看出,在t2时,Y全部参加反应质量为14g,生成Z质量为17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17g﹣14g=3g,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g:14g=3:14;故B错误;C、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Y、X分子数不断减少,因此为反应物,Z分子数不断增加,则为生成物,在t
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