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兰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A卷)(解析版)

2023-10-30 · U1 上传 · 19页 · 497 K

2021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一、选择题1.在2021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B.积极执行兰州市升级版“限塑令”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做法合理;故不符合题意。B、坚决执行限塑令,可减少白色污染,利于地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不符合该理念,符合题意。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防止水体的污染,行为可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兰州牛肉面享有“中华第一面”的美景。下列食材富含蛋白质的是A.牛肉 B.面条 C.萝卜 D.辣椒油【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牛肉富含蛋白质,面条富含糖类,萝卜、辣椒油富含维生素。故选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味 B.二氧化碳验满C.浓硫酸稀释 D.测定溶液pH【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闻气味时,不能直接到瓶口去闻,要用手扇动来闻气味,不正确; B、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要放在瓶口,不能伸入瓶内,不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正确; D、测定溶液pH时,不能伸入溶液内,要用玻璃棒蘸取测定,不正确; 故选C。4.下图为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硒原子质子数为34B.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D.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2个电子形成Se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左上方数字表示硒原子的质子数34,说法正确;B、硒含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C、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正下方数字表示硒原子相对原子质量78.96,说法正确;D、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2个电子形成Se2-,说法错误;答案:D。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肥皂水能鉴别软水和硬水 B.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C.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B、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保护水源,不符合题意;C、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不符合题意;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符合题意。故选D。6.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B.“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C.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D.篝火晚会时架空火柴,有利于木材充分燃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说法错误;B、“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说法正确;C、物质燃烧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达到物质燃烧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说法正确;D、篝火晚会时架空火柴,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材充分燃烧,说法正确;答案:A。7.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性质决定。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B.熟石灰能与酸反应——改良酸性土壤C.金刚石硬度大——裁割玻璃D.苏打能与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条件下可以夺走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可用于冶炼金属,说法正确;B、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说法正确;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裁割玻璃,说法正确;D、苏打碱性较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一般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答案:D。8.小强在了解氯元素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类价二维图。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甲的水溶液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乙的化学式为Cl2OC.a处物质类别是酸D.丙物质可以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剂【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甲是氢化物,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化学式为HCl,水溶液呈酸性,能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说法正确;B、乙属于氧化物,氯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化学式为ClO2,说法错误;C、HClO属于酸,a处物质类别是酸,说法正确;D、丙物质属于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如果是氯化钠,就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剂,说法正确;答案:B。9.化学与人类生活联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a3(PO4)3属于复合肥B.人体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C.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D.利用汽油的乳化作用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Ca3(PO4)3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属于复合肥,说法错误;B、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说法错误;C、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说法正确;D、汽油除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利用乳化现象,说法错误;答案:C。10.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通过化学反应一步实现的是A.H2O→Ca(OH)2 B.KNO3→K2SO4C.CO2→CO D.Na2CO3→NaOH【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B、硝酸钾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硫酸钾,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C、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D、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选:B。1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点表示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t3℃时Q点表示甲的不饱和溶液C.t3℃时,将25g乙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D.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甲>乙【答案】D【解析】【详解】A、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表示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A正确;B、t3℃时,Q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下面,表示甲的不饱和溶液,B正确;C、t3℃时,乙的溶解度是40g,将25g乙放入50g水中,只能够溶解20g,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C正确;D、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甲、乙两溶液均有溶质析出,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乙>甲。故选D。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实验1探究铁锈蚀是否于水有关B.实验2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C.实验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实验4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发生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实验1一边是潮湿的铜丝棉,一边是干燥的铜丝棉,且用了干燥剂吸收挥发的水蒸气,观察到潮湿的铜丝棉生锈,干燥的铜丝棉未生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 B、实验2中两个瓶内均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石蕊小花一个干燥,一个湿润,观察到干燥的石蕊小花不变色,湿润的石蕊小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故B正确;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C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浸有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溶液的棉球显红色,若二者发生反应,则棉球会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故D正确; 故选C。13.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A.用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C.向足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Zn粉、Al粉、Mg粉D.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有催化剂时,反应速率更快,加热时间短,都是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够产生氧气,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说法错误;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水时,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说法错误;C、等质量Zn粉、Al粉、Mg粉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时,镁最先反应结束,锌最后反应结束,其中铝产生的氢气最多,锌产生的氢气最少,说法错误;D、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说法正确;故选:D。1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NaNO3溶液中的KCl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B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依次通入装有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C鉴别真假黄金灼烧D检验O2中是否混有CO2通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除去NaNO3溶液中的KCl,加入适量AgNO3溶液,KCl与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引入新杂质,符合题意;B、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依次通入装有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HCl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NaHCO3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浓硫酸可以吸收水,不符合题意;C、鉴别真假黄金,灼烧,假黄金变黑(假黄金的成分是黄铜:铜和锌,铜和氧气反应产生黑色的氧化铜),真黄金不变,不符合题意;D、检验O2中是否混有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变浑浊,说明含有CO2,不符合题意。故选A。15.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MN t0时刻的质量/g166450t1时刻的质量/g1248a9t2时刻的质量/g0049bA.b=36B.t1时刻,M和N的质量比为3:1C.该反应中,和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1:1D.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故b=16g+64g+5g-49g=36,故A正确; B、t1时,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2g=4g,M参加反应的质量是64g-48g=16g,生成的质量为9g,故N为生成物,此时生成N的质量为16g+4g-9g=11g,此时a=11g+5g=16g,M和N的质量比为48g:16g=3:1,故B正确; C、M、N的化学式不确定,和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无法确定,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故D正确; 故选C。二、填空与简答题16.“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2020年11月10日创造了中国潜入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的新纪录。其外壳和载人舱由强度高、抗压力强的钛合金制造。(1)钛合金属于_________。A合成材料B金属材料C天然材料D复合材料(2)工业上通常是在高温条件下,在氩气保护的环境中,用四氯化钛(TiCl4)与金属镁反应获得金属钛和氯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奋斗者号”使用的锂电池正极为磷酸亚铁锂(LiFePO4),其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磷酸亚铁锂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价。(4)碳酸二甲酯(C3H6O3)是锂电池电解液的一种成分,下列关于碳酸二甲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A碳酸二甲酯属于有机物B碳酸二甲酯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4C碳酸二甲酯由三种元素组成D碳酸二甲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答案】①.B②.③.+5④.D【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2)用四氯化钛(TiCl4)与金属镁发生反应获得金属钛和氯化镁,据此解答;(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4)A.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