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023-10-30 · U1 上传 · 26页 · 366.5 K

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水果榨汁 C.分离液态空气 D.葡萄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水果榨汁的过程中只是从水果中分离出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分离液态空气,只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将液态氮和液态氧分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环境保护是2016年两会热点话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富营养化B.淘汰黄标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C.深埋废旧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D.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环境污染【考点】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分析;B、根据黄标车尾气会造成污染分析;C、根据深埋废旧电池会造成地下水、土壤的污染分析;D、根据农药的使用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分析.【解答】解:A、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富营养化,故说法正确;B、淘汰黄标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故说法正确;C、深埋废旧电池,会造成地下水、土壤的污染,故C说法错误;D、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环境污染,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属于社会热点题,本题考查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 )A.量取9.5mL液体 B.测定溶液的pHC.闻气体气味 D.点燃酒精灯【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B、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D、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解答】解:A、量取9.0mL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10毫升的量筒,故实验操作错误;B、测定溶液的pH时,应在玻璃片上放一条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得出溶液的pH,故实验操作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实验操作错误;D、应该用火柴或者燃着的木条去引燃酒精灯,故实验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二者分子构成不同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D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大量氢离子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错误.B、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D、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大量氢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少C.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考点】水的净化;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解答;B、根据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进行解答;C、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解答;D、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解答.【解答】解:A、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因为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不是纯净物,故错误;B、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故正确;C、油、水、洗洁精混合在一起发生乳化作用,形成乳浊液,不是溶液;故错误;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溶液具有均一性,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属于基础知识,只要同学们对课本知识能够掌握好,就可做好此题.6.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B.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结构,可用于杀菌消毒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进行解答;B、根据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进行解答;C、根据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D、根据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解答】解:A、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故A正确;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酒精能用于杀菌消毒,故B正确;C、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厨房天然气泄露,不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应该关闭阀门,并且开窗通风,故C错误;D、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故D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7.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磷、铁、钙等,被誉为“营养之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B.可用碘水检验马铃薯中的淀粉C.钙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D.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都属于有机物【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缺乏维生素C可患坏血病,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故选项说法正确.B、淀粉遇碘变蓝色,可用碘水检验马铃薯中的淀粉,故选项说法正确.C、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钙元素可预防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骨质疏松,故选项说法错误.D、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机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判断.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C、根据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解答;D、根据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答】解: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D、图中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青蒿素是由C15H22O5分子构成C.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提取青蒿素宜在低温下进行【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青蒿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青蒿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则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D、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提取青蒿素宜在低温下进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