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50分;第II卷为综合题,50分;共100分。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4.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东半球经纬网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②地的经纬度是()A.(30°S,10°E) B.(30°S,10°W) C.(23.5°S,10°E) D.(23.5°S,10°W)2.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高纬度 B.②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D.④地有极昼极夜现象【答案】1.C2.D【解析】【1题详解】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图中②点坐标为(23.5°S,10°E),D对,ABC错。故选C。【2题详解】图中①位于30°N—60°N之间的中纬度地区,A错;②位于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B错;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③位于赤道上,④位于北极圈上,因此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C错误。④地位于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经纬度。3.某日早晨,东营的小华把刚拍摄的日出照片发给在国外出差的妈妈。妈妈立即回复了一张照片,说:我正在欣赏日落。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①两地纬度不同②两地经度不同③地球的公转④地球的自转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地球绕着地轴的转动,称为地球的自转,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导致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不同经度间产生了时间差异,小华与妈妈所在地跨经度较广,因而造成两地时间差异大,故②④项正确,①③项错误;故D②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关于山体部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处易形成河流 B.乙处适合攀岩C.丙处为山谷 D.站在丁处嘹望范围最大5.对图示区域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A.地形以高原为主 B.居民区分布在河流沿岸C.生产的柑橘远近闻名 D.若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直线距离为2千米【答案】4.B5.D【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陡崖处可以进行攀岩运动,山谷之地容易出现河流。【4题详解】据图可知,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度低处凸出,地形是山脊,该地不会出现河流,故A错误;乙处是几条等高线重叠的部位,地形是陡崖,适合开展攀岩运动,故B正确;丙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度低处凸出,地形是山脊,故C错误;丁处海拔400—500米之间,在图中不是海拔最高的地方,瞭望的范围不是最大,该地形最高处海拔在800—900米之间。故选B。【5题详解】图示地形海拔在500米以上且起伏大,所以地形以山地为主,故A错误;图示居民区分布在公路沿线,故B错误;柑橘南方地区生产远近闻名的水果,依据图示地区纬度可知,图示地区不在南方地区,故C错误;若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直线距离=4÷1/50000=4×50000厘米=2千米,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图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6.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沿图中a-b方向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A. B.C. 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等高线图中连线的最高点、最低点和两端点的海拔高度,对照选项中的四幅图可以得出结论,进行分析解答。【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可知,a-b连线中,a的海拔高度在300-400米之间,b的海拔高度在200-300米之间;a-b连线最高山峰的海拔高度在800-900米之间,另一山峰的海拔位于400-500米之间。分析可知,平面图与之相符合的是A图,A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图的判读。华北平原曾是大海湾,山东丘陵为海中的一个大岛。黄河等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逐步堆积,使陆地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外推移。经过长期的变化,原来的海湾最终形成了华北平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7.能正确反映华北平原形成过程的排序是()A.②④③①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8.下面是同学们对此变化过程的讨论和思考,其中观点正确的是()A.所有海湾最终都会变成陆地 B.地壳变动是此变化的主要原因C.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变化中 D.此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答案】7.A8.C【解析】【7题详解】黄河在中游携带着大量的泥沙,流至下游地区。由于地形趋缓,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了华北平原。所以华北平原形成过程中,海湾面积不断缩小,华北平原的面积是在不断扩大的。读图和材料可知,②④③①符合华北平原的形成过程。故选A。【8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是在不断变化的,海陆变化的原因有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等原因,此图中海陆变化的原因是黄河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冲击形成了华北平原。所以ABD不正确,C正确。根据题意选C。【点睛】该题考查海陆变化的原因,读图分析解答即可。读印度、澳大利亚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两国共同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跨热带和温带 B.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C.濒临两个大洋 D.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10.关于两国共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B.大量出口小麦和稻米C.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 D.首都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答案】9.A10.C【解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印度和澳大利亚都被回归线穿过,地跨热带和温带,故A正确;印度和澳大利亚地形都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故B不正确;印度只临印度洋,澳大利亚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故C不正确;印度一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澳大利亚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10题详解】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印度主要分布在恒河沿岸和沿海地区,故A不正确;印度是人口大国,出口小麦和水稻少,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主要出口小麦和羊毛,故B不正确;工业分布都靠近原料产地,故C正确;印度经济最发达的是孟买和加尔各答,澳大利亚的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悉尼。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点睛】该题考查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地理知识,读图分析即可。11.今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中缅友谊源远流长。读下图,关于缅甸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与我国的云南等省区接壤②地势南高北低③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④河口三角洲地区盛产稻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读图可知,缅甸与我国的云南省接壤,①正确。缅甸河流多自北向南流,地势北高南低,②错误。缅甸纬度较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雨季和干季,③错误。河口三周地区,土塘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适合种植稻米。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缅甸相关知识。12.读下图,关于法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部沿海夏季多雨 B.地势东北高,西南低C.人口稠密,白种人为主 D.支柱产业是畜牧业【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法国主要在北温带。地形以平原为主。法国巴黎盆地盛产小麦;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盛产葡萄。法国的工业发达,以汽车、飞机制造为主体的工业在世界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服装、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解答。【详解】南部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A错误。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B错误。法国人口稠密,白种人为主,C正确。支柱产业是工业,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法国的概况。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读格陵兰岛位置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3.关于该岛的描述,正确的是()①位于亚洲北部,地处高纬度②常驻人口数量少③冬季有“日不落”现象④终年寒冷,冰川广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4.下列体验在该岛能实现的是()A.驾狗拉雪撬,赏炫丽极光 B.穿雨林大河,探异域风情C.游佛寺名刹,淋祝福圣水 D.越黄沙大漠,闻驼铃声声【答案】13.D14.A【解析】【分析】根据格陵兰岛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千米,最宽处约有1290千米,海岸线全长3.5万多千米。丹麦属地,首府努克,又名戈特霍布。全岛终年严寒,是典型的寒带气候,沿海地区夏季气温可达零度以上,内陆部分则终年冰冻,进行分析解答。【13题详解】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常驻人口数量少;有极昼极夜现象,在夏季有“日不落”现象;终年寒冷,冰川广布,D正确。故选D。【14题详解】格陵兰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内,属于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可体验到驾狗拉雪撬,赏炫丽极光,A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格陵兰岛的概况。15.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区夏季气温最低的是A. B. C.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图可知,A是位于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是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B是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部的青藏高原,因地势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C是位于大兴安岭东部的东北平原,是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D是位于阴山北部的内蒙古高原,夏季较温暖,但气温不是最低的,故选B.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的发展,春运发生了诸多变化。下图为2019年春运第一周统计数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6.运输人次最多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17.运输人次同比增长幅度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18.高铁建设在平原地区也多采用高架桥梁,主要是为了()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降低工程难度【答案】16.B17.C18.B【解析】【分析】根据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进行分析解答。【16题详解】读图表可得,运输人次最多的交通方式是公路运输,该运输方式具有机动灵活性,故B正确。故选B。【17题详解】由图表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运营人次增长幅度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航空,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出行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故C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18题详解】平原地区,高铁建设多采用高架桥梁,主要为了较少占用耕地,我国平原地区人口稠密,人多地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越来越少。依据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的特点。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水能发电在我国占重要地位。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9.我国水电站多分布在()A.人口稠密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地势阶梯交界处 D.大河中下游地区20.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①水能②天然气③核能④太阳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9.C20.D【解析】【19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水电站多分布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能资源不丰富。故选C。【20题详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①
精品解析:山东省东营市2020年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