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23-10-26 · U3 上传 · 24页 · 650 K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一、(每题4分,共44分)如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4分)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4分)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过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进程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过程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3.(4分)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4分)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5.(4分)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如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6~8题.6.(4分)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7.(4分)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8.(4分)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中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如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9~11题.9.(4分)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式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10.(4分)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11.(4分)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76分)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如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1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如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按发展选纸业的理由.(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14.(10分)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图示意神龙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1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午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16.(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每题4分,共44分)如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4分)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考点】51: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5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而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正确读图,看清坐标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的是人口迁入比重和人口迁出比重,没有人口总数,所以得不出人口迁出或迁入的人口总量.【解答】解:A、迁出的人口数量与贵州和四川的总人口有关,图中只有人口迁出的比重,故不符合题意;B、迁入的人口数量与上海和广东的总人数有关,图中只有人口迁入的比重,不能计算出迁入人口数量,故不符合题意;C、由统计图坐标读出各省的迁入、迁出人口比重的高低,苏、津、粤、浙、京、沪等省市迁入人口比重高,迁出人口比重低,皖、赣、黔、川等省迁入人口比重低,迁出人口比重高。从而从图中比较得出机械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故正确;D、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图中信息只有人口迁出比重和人口迁入比重,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命题立意重点在于获取和解读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该题的易错点在于统计图的判读,易把横纵坐标的相对量看作绝对量,属于简单题. 2.(4分)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过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进程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过程 【考点】5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它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表现,一般具有个人的主观决策性。该题以文字和直角坐标统计图为信息载体,考查人口迁移对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影响及直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能力。【解答】解:我国2005﹣2010年人口迁移以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故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迁出地区乡村人口迁出,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文字材料信息显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延缓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加剧迁出地区的老龄化水平。A、皖、赣、黔等省的人口迁出比重较大,属于迁出省,加剧老龄化水平,故不符合题意;B、沪、京、津的迁入人口比重较大,属于迁入地,缓解了人口老龄化,故正确;C、皖、赣、黔等省的人口迁出比重较大,属于迁出省,迁出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故不符合题意;D、沪、京、津的迁入人口比重较大,属于迁入地,人口迁入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命题立意重点在于获取和解读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该题的易错点在于统计图的判读,易把横纵坐标的相对量看作绝对量,属于简单题。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3.(4分)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考点】23:大气的受热过程.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地膜的作用可知,地膜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故使用季节应该是降水少蒸发又强的季节.【解答】解:我国以季风气候为主,春季雨水少、气温较高、蒸发强,故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的时间为春节。故选:A。【点评】结合材料理解薄膜的作用,根据作用找出时间,难度适中. 4.(4分)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考点】82: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以图文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解答】解:“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说明该地区相对干燥且气温偏低、水肥流失容易(如蒸发旺盛),从以上考虑,西北地区最合适。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你考生多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等考点的理解. 5.(4分)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V2: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72: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析】该题目为材料题,此类题目注重综合考查考生的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迁移转化、总结阐释的能力.【解答】解:残留地膜在土壤中形成隔层,阻碍作物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引起农作物的减产。故选:A。【点评】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如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6~8题.6.(4分)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考点】2B: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定位和等温线判读.从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地应为台湾,图中区域东部地区等温线分布较密且呈环状由四周向中心递减,说明气温变化较明显,是受此处台湾山脉的影响;而西部等温线较稀疏温度变化幅度小,说明地势较为平坦,所以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解答】解:读图分析,区域东部地区等温线分布较密且呈环状由四周向中心递减,是受台湾山脉的影响;西部等温线较稀疏温度变化幅度小,是因为台湾西部是平坦的平原,故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温线的判读及影响温度的原因,只要能熟悉台湾的地形特点,即可分析台湾地区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7.(4分)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考点】2B: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及局部地区影响降水的因素,通过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岛屿是台湾岛,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但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降水存在明显差异,是受当地地形的影响,台湾山脉位于东部,东北西南走向,夏季阻挡了来自海洋上的水汽,迎风坡形成地形雨,背风坡降雨少;台湾西部是平原,地势低平,无地形雨,且位于台湾山脉的雨影区,降水稀少.【解答】解:岛屿东部是夏季风山地迎风坡的地形雨,岛屿西部是冬季风山地迎风坡的地形雨,但冬季风在此势力减弱,不如夏季风给台湾带来的降水多。解答本题可只考虑夏季风的影响,③地在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多地形雨;②④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①地气温高,海拔低,为岛屿西部沿海平原地,冬季形成不了地形雨,最主要的是夏季处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故选:A。【点评】影响降水的因素很多,如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等.分析降水差异时应结合具体的区域特征,从上述因素出发分析原因. 8.(4分)如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6~8题.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A.①地 B.②地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