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23-10-26 · U3 上传 · 32页 · 912 K

2010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计60分.1.(2分)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1~2题.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考点】25: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冰岛位置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冰岛位于北极圈以南附近,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冰岛正好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而冰岛以南是西风带,盛行西风,所以在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和西风带西风的影响下,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解答】解:A、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附近,冰岛不受其控制,故不符合题意;B、冰岛位于北极圈以南附近,正好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影响,故正确;C、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风分别位于30°附近和高低纬度地区,故不符合题意;D、东北风位于高低纬度地区,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以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为材料,考查了冰岛所处的气压带和火山喷发对交通的影响.难度一般,熟练掌握气压带风带即可解答此题.2.(2分)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1~2题.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考点】1K:地球的圈层结构.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此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要注意的是火山灰,其已经是漂浮在大气圈中,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出发,然后进入水圈、生物圈再回到岩石圈.【解答】解:由题干“蔓延的火山灰”知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又根据“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为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到岩石圈。故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的圈层结构.3.(2分)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3~4题.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考点】19:地球自转的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的特征,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根据图中四地6月22日和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判断四地的纬度.【解答】解:6月22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当地为23°26′N;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52°左右,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左右,且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2°左右,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丁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乙地接近南回归线,且位于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太阳高度比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说明丁地比甲地更接近回归线,纬度比甲地低。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为乙﹣丙﹣丁﹣甲。自北向南依次是:甲﹣丙﹣乙﹣丁。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所以四地线速度由大至小为乙﹣丙﹣丁﹣甲。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的特征.4.(2分)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3~4题.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考点】1G: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即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求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用90°减去该地与太阳直射点间的纬度差,利用该公式分析该地的纬度位置.【解答】解:图中丙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90°,该地位于北回归线;甲地距北回归线大约33°,距南回归线大约80°,可推断位于北回归线丙的北方;乙地距北回归线44°,距南回归线3°,可推断位于约21°S;丁冬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都比乙小,丁位于乙的南方。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甲、丙、乙、丁。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正午让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推理时综合冬至和夏至的情况,并运用图形,方能思路清晰,不至出错.5.(2分)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考点】49: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地震的要素是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震级、烈度.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解答】解:A.智利地震震中位于太平洋沿岸,海地地震震中位于大西洋沿岸,故不符合题意;B.智利地震震中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海地地震在美洲板块内部的断裂带上,故不符合题意;C.地震能量源自地球内部,故正确;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的烈度,地质构造,人口分布,建筑物的抗震程度,防灾减灾的意识和措施等多因素,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主要考查地震的要素,形成原因,致灾的影响因素,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全球海陆分布.6.(2分)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考点】82: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不同.【解答】解:根据图可以看出甲位于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乙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B、C、D错误;受西部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平原分布于沿海狭长的区域,所以甲、乙两地的耕地面积都较小,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包括图示的经纬度位置、板块位置、地形分布等;并结合地震的形成原因和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等内容分析.7.(2分)图1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2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考点】2K: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地理意义,洋流影响沿岸的气温,暖流增温,寒流降温.读图分析南半球大陆西岸为寒流,22℃等温线明显向低纬弯曲,由此判断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的原因.【解答】解:读图分析,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是由于22℃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弯曲,说明是受到大陆西岸寒流的影响,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使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8.(2分)图1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2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2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考点】2B: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气候类型的判读,首先读图1分析四地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图1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判读,甲地为热带沙漠带,全年高温少雨;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丁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然后分析图2气候资料图判读气候类型,图中气温曲线反映该地区全年高温,降雨季节长,从4月至10月为其雨季,年降雨量大约为1000多毫米,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解答】解:读图1分析四地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图1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判读,甲地为热带沙漠带,全年高温少雨;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丁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读图2气候资料图判读气候类型,图中气温曲线反映该地区全年高温,降雨时期长,从4月至10月为其雨季,年降雨量大约为1000多毫米,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注意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热带季风气候虽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分配也不均匀,但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比较短,集中在678月份,年降水量比热带草原气候多。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判读都是高中地理重要的考点,这些考点规律性比较强,学生应总结归纳并强化记忆。对一些相似度比较高的气候类型,需从细节入手比较记忆,如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具有海洋性特点的季风气候等。9.(2分)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10题。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A.KLOP线 B.KMOP线 C.KMNQ线 D.KRQ线【考点】E2: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H:等高线地形图;21:热点问题;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5: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分析】分水线:地形向两侧倾斜,使降水分别汇集到两条河流中,这一地形上的脊线起着分水的作用,也称作分水岭.【解答】解:两河的支流发源于分水线附近,看两河交界处即可,一般是山脊线。故选:B。【点评】该题考察了地形图的判读,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对地质地貌类型有熟悉的认识,可用排除法作答.10.(2分)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10题。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KRQPT线 B.KMNQPT线 C.KLOPT线 D.KST线【考点】E2: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H:等高线地形图;21:热点问题;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5: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分析】等高线是地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从高程基准面起算,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又称基本等高线【解答】解:由图中可以看出,KST线所经过的地区,经过的等高线最少,说明该小路所经过的地区地势较平缓,是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故选:D。【点评】该题考察了地形图的判读,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相对高度的计算,可用排除法作答.11.(2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览会于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