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地理真题+答案】

2023-10-26 · U3 上传 · 9页 · 820 K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全国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长l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图1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详细步骤】本组题以区域图为背景,综合考查我国各地气候的差异及影响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着重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和图文材料解析的能力。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前提,正确地解读所获取的信息是解题酌关键,如材料中的“气温骤升”“洪灾”等,本组题的难度轻小且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对我国北疆地区雪灾的显性介入。第1题,由经纬网可知,北纬48和东经84~88。之间的区域为阿尔泰山的南麓,属于额尔齐斯河流域,其西面有缺口向大西洋敞开,产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答案】1.C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详细步骤】第2题,读材料可知,该区域于2010年5月初气温骤升后出现严重的洪灾,说明5月之前降水量较多,气温较低。阿尔泰山区的河流主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只有气温升高,积雪才能融化补给河流。【答案】2.D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答案】3.C【详细步骤】第3题,2010年5月初气温骤升说明出现了晴朗天气,而造成晴朗天气的天气系统是反气旋,只有C项符合,而A、B、D三项均可能造成阴雨天气。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4~5题。图24.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详细步骤】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就是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大的年份。人口比值越大,说明该年龄段的人口数越多。从图上看,0~18岁年龄段的人口比值最大.,说明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数最多,当他们进入劳动力人口年龄以后,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当他们进入老年后(65岁及以上),劳动力人口负担最重。【答案】A5.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详细步骤】出生人口的减少会影响劳动力人口的数量,但是需要一段时间,不是最先受影响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与人口数量无必然联系。而出生人口减少会导致妇女就业数量的增多,因此出生人口减少最先影响劳动力的职业构成。【答案】B表1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1,完成6~8题。表1发展阶段时间方式①产品“走出去”1991~1997年接收订单,代工生产②销售“走出去”1998~2001年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③品牌“走出去”2001~2003年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④资本“走出去”2003年~至今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6.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详细步骤】第6题,①阶段是产品“走出去”,②阶段是销售“走出去”,主要的发展目标不是建立品牌形象、吸引国外资金、降低生产成本,而是通过产品、销售的“走出去”,扩大国际市场【答案】A7.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详细步骤】该公司在尼日利亚和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是进入了资本“走出去”的阶段,是为了便于扩大产品的销售。【答案】C8.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详细步骤】研发中心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地的技术。【答案】D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9~11题。图3【详细步骤】根据经纬线和湖泊、海洋等信息,可以判断图示地区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中东地区(一部分)。甲地位于沙漠地区以西,远离海洋,还有季节性河流,夏季降水量应在50mm左右【答案】9.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详细步骤】死海附近地区再一次出现在了高考的试卷上,也再一次验证高考试题不在乎覆盖面,区域地理不是轮流坐庄,想考哪就考哪,没有概率,一切以能力立意。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再结合降水量,确定该区域应为地中海气候与热带沙漠气候的过渡带。第1题的关键词是“夏季”,不管甲地是地中海气候还是热带沙漠气候,他夏季的降水量都会很少。这是我找到的以色列某地的气候资料,情况确实如此。 【答案】A10.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详细步骤】第2题考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径流量小,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所以建水库调节径流不如海水淡化有效,何况西亚的海水淡化是卓有成效的,还有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十分先进和普遍。第3题的D选项水到渠成,是很明显的答案。甲地区的湖泊为成水湖,不能用作灌溉水源,发展农业主要的【答案】B11.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详细步骤】从上题的分析中可以知道,甲地区发展农业主要是采取喷灌和滴灌技术,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答案】D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0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1~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5题,共135分)3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图5(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分)(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8分)36.(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详细步骤】:首先考查区域空间定位的能力,只有判断出是我国东北地区,才能清楚各种地彤的分布,而地形是分析雪期、降雪量、侵蚀差异的基础和关键,其次考查地图叠加分析、等值线阅读、区域时比分析等能力,所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影响侵蚀强度的因素等,它们全部是主干知识中的枢纽知识。由于东北地区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区域,加上考查的知设点又是常见的主干知识,因此本题难度不大。第(1)题,由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是我国的东北地区,M处位于大兴安岭,N处位于长白山地,两者之间是东北平原。等雪期线中段向北(东北)凸出,表明地势高的山地气温低,雪期长;地势低的平原地区气温高,雪期短。第(2)题,从图上可以读出甲、乙两地雪期的长短,影响雪期长短的因素主要是气温。甲、乙都位于山地,但是乙地的纬度更高,气温更低。根据等降雪量线可以看出甲地多于乙地,原因是东北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甲地距海近,位于长白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更多。第(3)题,移响侵蚀程度的因素主要有植被、径流量的大小和流速、土质状况、坡度以及人类活动等。丙地是丘陵,乙地是山地,丙地的地势比乙地低,集水多,加上丘陵地区农业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因此更容易受到侵蚀。【答案】(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O℃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O℃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3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图6(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8分)(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分)(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详细步骤】本题除了考查传统的读图.识图能力外,还特剐注重对地理事物评价能力的考查,答案设置灵活·不拘一格,非常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创新思维,这是素质教育在高考中的具体体现。第(1)题,题目要求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因此回答的角度必须立足全国,而图示材料反映的正是全国桑蚕业的发展。读圈可知我国桑蚕业的发展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对图进行描述即可。第(2)题,文字材料中说明了桑蚕业发展的自然备件,对广西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可以描述其优势自然条件。不可忽视的是材料中还有“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这句话,由产业转移的知识我们知道,产业移出地区距移入地区近,可为产业转移提供有利条件。第(3)题,依据发展桑蚕养殖业需要的条件,将贵州和广西进行对比,分析贵州具备的优势条件或不利条件,然后做出肯定或否定回答。【答案】(1)答案要点一: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发展迅速,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答案要点二: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2)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离珠三角洲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3)答案一: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答案二: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较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在第41、42、43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1.(10分)旅游地理图7分析图7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41.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