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2023-10-30 · U1 上传 · 14页 · 69.5 K

2015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6分)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大米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空气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的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3.【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据此解答.【解答】解: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B、黄金属于金属饰品,错误;C、钢属于金属材料,错误;D、纯棉属于天然材料,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材料类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Zn+4HNO3=Zn(NO3)2+2H2O+2X↑可知,反应前锌原子是1个,反应后是1个;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是4个;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4个包含在2X中;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是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化学式是NO2。故选:D。【点评】判断X的化学式时,要注意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是2,2X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这样理解才不会出错.6.【分析】A、根据碘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进行分析;B、根据地沟油含有毒素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甲醛有毒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霉大米中有黄曲霉素进行分析。【解答】解:A、加碘盐中加入了碘元素,故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故A说法正确;B、地沟油含有毒素,一旦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故B说法错误;C、因为甲醛醇能和蛋白质反应,使蛋白质分解,破坏蛋白质的结构,故C说法错误;D、霉变的大米中产生了黄曲霉素,它有毒,不能食用,故D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7.【分析】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及性质分析: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正确;B、一氧化碳不能与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错误;C、CO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而二氧化碳不能,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组成、性质和用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是中考中的重要考点,二氧化碳的特性是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本考点综合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8.【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判断原子构成、元素组成,也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组成元素质量比.【解答】解:A、每个牛磺酸分子中含有14个原子,而牛磺酸中含有多个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牛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7+14+48+32=125,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牛磺酸中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6×3):32=3:2,该选项说法正确;D、每个牛磺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不含有臭氧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因此牛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是125g,而是125,要注意理解.9.【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氧气三者缺一不可,可以判断出只要去除其中的任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解答】解:A、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隔绝了空气,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不具备燃烧的条件而灭火,故灭火方法合理;B、桌面上酒精燃烧,可用湿抹扑盖,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不具备燃烧的条件而灭火,故灭火方法合理;C、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不具备燃烧的条件而灭火,故灭火方法合理;D、用水来浇灭电器着火,容易触电,故灭火方法不合理;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方法,解答时要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灭火的方法.10.【分析】根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Na2SO4杂质,即除去镁离子、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和泥沙,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④⑤③①②⑥或⑤④③①②⑥。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粗盐提纯中离子的除杂,除去多种杂质离子时,要考除杂的顺序、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过量的试剂.11.【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过量的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2.【分析】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首先需考虑物质的颜色,然后将鉴别出来的物质与其他物质混合,根据现象的不同加以鉴别,若物质都是没有颜色,则让溶液之间两两混合,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加以鉴别.【解答】解:A、可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再将CuSO4溶液滴入剩下的三种试剂中,都没有明显的现象,故错误;B、盐酸和硫酸都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现象相同,因此应用互滴法无法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故错误;C、采用溶液互滴法,碳酸钾和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和氯化钡反应产生沉淀,因此既能产生沉淀又能够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钾,和碳酸钾产生气泡的是盐酸,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钡,剩下的为氢氧化钠,因此可鉴别出四种物质,故正确;D、四种物质两两混合都没有明显的现象,无法鉴别,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不用其他试剂,应该采用供检物质两两混合的方式,根据物质的溶液颜色以及物质间反应实验现象进行,要求同学们掌握基础知识,以便灵活应用.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2)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3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3Fe2+.(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1)2N;(2)Al;(3)3Fe2+;(4)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4.【分析】(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B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2)A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铝离子;C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氯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铝,其化学式为:AlCl3.(3)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x,x=8.(4)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故答案为:(1)3;(2)AlCl3;(3)8;(4)107.9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